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制粉系统启动、停止及运行维护

锅炉制粉系统启动、停止及运行维护

第八节制粉系统启动、停止及运行维护
一、制粉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在制粉系统启动前, 必须做好全面检查与准备工作。

检修工作结束后, 工作场所应打扫干净, 并保证有良好的照明。

1. 检查煤粉管道各部件, 应符合下列要求 :
(l) 各设备及其周围不准堆积煤粉、杂物或其它易燃物品。

(2) 制粉系统各部件、煤粉管道和空气管道上无积粉自燃现象。

磨煤机进出口处焊补应无夹层, 进出口处不得有积粉、煤、钢球等杂物。

(3) 所有挡板能灵活开关, 传动装置安装完整, 标志明确, 挡板的开关方向及位置与标示一致;遥控装置动作正确;各挡板风门置于全关时应严密。

(4) 各锁气器严密关闭, 动作灵活。

(5) 旋风分离器下的筛子应完整, 盘动应灵活, 筛孔合适, 筛子上无煤粉杂物。

换向挡板灵活。

粗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在规定位置。

(6) 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 管道保温良好, 无漏风。

所有防爆门严密, 引出管及防雨设备完整牢固。

(7) 煤粉仓粉位测量装置完整。

动作灵活, 指示正确, 把粉标提高到最高测量位置, 以防被煤粉压住;吸潮管无堵塞。

(8)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齐全, 各灭火门应关闭。

2. 检查转动机械, 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靠背轮连接良好, 各地脚螺丝完全、紧固, 各遮拦和防护罩完整 ; 齿轮密封罩完好。

(2) 电机接地良好, 通风道完整无杂物。

(3) 润滑油系统严密、阀门完整好用, 油箱内油量充足, 润滑油洁净合格, 所有油位计完整, 指示正确, 清晰。

(4) 轴承及油箱的冷却器、冷却水管和阀门完好, 进水、回水畅通。

(5) 油温、风温测点完好, 温度计指示正确, 热工仪表及事故按扭完好。

对检修后的制粉系统, 在启动前一般应做拉合闸试验, 事故按扭试验和联锁试验。

各种转动机械检修后, 应进行 4 小时试运转。

二、制粉系统的启动
1. 投入磨煤机稀油站和润滑油站
接到启动命令, 达到启动条件后, 可投入磨煤机稀油站和润滑油站, 切换低压油泵于联锁位置,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手动或自动启动高压油泵。

调整各轴承的润滑油量, 保持正常油压 0.25~0.3Mpa, 打开减速箱进出口润滑油门和主轴承进出口润滑油门, 若油温低于20°C, 还应手动投入电加热器。

2. 启动排粉风机
启动前打开磨煤机入口总风门和冷风门。

启动后检查, 空载电流正常, 旋转方向正确,振动正常无磨擦、撞击声, 轴承温度正常。

正常后, 逐渐开大排粉机入口风门和磨煤机入口热风门, 关小冷风门、再循环风门投自动, 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至 60 ℃左右, 入口负压0.2~0.4Kpa。

3. 启动磨煤机
磨煤机启动条件满足后, 启动磨煤机, 检查旋转方向, 电流正常, 轴承温度正常, 减速器及传动装置无噪声, 振动正常。

启动后, 关冷风门。

4. 启动给煤机
启动给煤机后投入制粉系统联锁。

检查磨煤机进煤的水分与浓度, 合格后, 可调给煤机转速, 增加给煤量至正常运行要求。

5. 制粉系统启动正常后, 检查各防爆门无漏风, 管道无发热和漏风现象, 各锁气器动作正常, 磨煤机出入口无积粉, 漏粉等。

稳定后, 投入自动。

三、制粉系统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
制粉系统运行中一般通过保持连续均匀给煤, 保证煤量合适, 保持合适的通风量, 减少漏风 ; 在较高的入口风温下保持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

从这几方面来满足制粉系统的经济性, 要以保证合格的煤粉细度和水分, 维持正常的风温风压, 降低制粉系统的电耗, 使磨煤机在最大经济出力下运行。

制粉系统定期工作有 : 添加磨煤机钢球;清理细粉筛子、术屑分离器 ; 定期试验设备倒换;定期降粉;化验润滑油质, 清扫滤油器 ; 检测轴承振动值等。

1. 运行中需监视的内容包括
(1) 制粉系统运行中转动机械轴承温度振动应满足 :
滚动轴承最高允许温度 80 ℃允许温升 45 ℃
滑动轴承最高允许温度 70 ℃允许温升 35 ℃
磨煤机大瓦允许温度 60 ℃
对于不同转速下的允许振动值
转速rpm 〈1500 <1000 750
振动值 mm 0.10 0.13 0.16
串轴不大于 2 mm
(2) 润滑油系统油位应保持正常, 油压为 0.25~0.3MPa, 油温一般不超过 30 ℃, 对油泵运行、冷却情况及油质应进行监视。

减速器、传动装置应润滑良好、运行无杂音, 无冲击磨擦, 振动正常。

,
(3) 磨煤机入口负压保持 0.2~0.4KPa, 出入口压差保持 1.5~2.OKPa, 气粉混合物温度保持 100 ℃内。

煤粉水份、细度应符合要求。

(4) 给煤机给煤连续均匀, 堵煤、断煤应及时处理, 监视进煤水分和粒度。

(5) 制粉系统各管道, 设备均应严密, 减少漏风。

(6) 粉仓粉位应定期测量, 防止满粉、漏粉或低于 2m 以下粉位, 保证给煤机正常运
行。

2. 需进行调整的内容主要有 :
运行中应及时调整给煤机转速, 供给足够的煤量来适应磨煤机的出力, 同时应注意防止原煤中的煤矸石, 铁件及木板等进入刮板卡坏机件。

磨煤机的出力, 可根据出入口压差、出口温度、磨煤机电流、制粉系统风压等进行调整, 增减给煤应缓慢进行。

磨煤机出入口跑粉时, 说明煤量过多, 必须减少给煤。

磨煤机出力随风量增加而提高, 变更通风量时,应相应调整给煤以维持磨内煤量适当。

保持磨煤机入口有一定的负压, 但应使入口不跑粉, 如跑粉则应减少进风或给煤。

运行中应加强检查漏风情况。

发现漏风及时予以消除, 漏风会减少进入磨煤机内的热风量、恶化通风、降低磨煤机出力, 增加制粉电耗。

运行中可变更通风量及调整粗粉分离器挡板等方法来调整煤粉细度。

当通风量减少, 粗粉分离器挡板关小时, 煤粉变细, 反之, 变粗。

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 可改变磨煤条件, 从而提高出力, 因此在运行中磨煤机出口温度尽量在上限运行。

出口温度可与热风门和再循环门一起调节, 控制不了时可用冷风门节。

运行中还应经常监视磨煤机主轴承及冷却情况, 以满足运行要求。

利用系统各风压求及CRT 屏幕, 监视各段阻力, 发现堵漏及时调整处理。

检查粗、细粉分离器, 下粉筛等以防卡堵造成跑粉、堵塞或增加三次风带粉, 引起燃烧恶化。

四、制粉系统停运
制粉系统停运与启动顺序正好相反。

停止磨煤机前, 将自动改为手动, 做好停运准备。

开启冷风门, 关小热风门, 随着温度的下降, 相应减小给煤量, 待磨煤机入口温度降到60 ℃时, 停止给煤机。

若设备需修检, 在停给煤机前, 应先关煤斗闸门;若机组大修或长期停炉, 则应将原煤斗中的煤用完 ( 先停止上煤 ), 再停给煤机。

给煤机停运后, 关闭磨煤机入口热风门和再循环门。

此时磨煤机应继续运行 10 分钟以上, 待其内煤粉被抽尽、粗粉分离器回粉管锁气器不动作后, 停止磨煤机。

关闭排粉机入口风门并停止运行。

关闭总风门。

此时排粉机二次风出口冷却风应自动打开, 否则手动开启。

全都停止后, 可断开油泵联锁, 停止油泵, 并关闭冷却水。

最后对系统及设备作一次全面检查, 关闭粉仓吸潮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