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锐器伤
国内护士针刺伤的流行概况: 2003年毛秀英等对1075名护士的问卷调查报道针刺伤 率为80.6%,年人均针刺伤3.5次。 5个城市的三甲医院中228名护士调查显示,2004年12 个月中注射前和注射中意外针刺伤83%、注射后针刺伤 58%。 根据中华护理学会2007年的调查,在职的一线护士中 约90%曾有针刺伤史。 根据中华护理学会2015年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 收回210份,有效率100%。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理。针刺伤的次数在被调查的护士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有 204名,占被调查护士总数的97.14%,共发生378次 针刺伤,人均1.8次。其中发生1次针刺伤占32.3%,发 生2—3次者占48.3%,发生3次以上的占19.4%。 其他,如人禽流感、猴痘等传染病也极有可能成为21世 纪医务人员新的职业伤害。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 作过程中,意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 皮肤或黏膜,或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 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有可能感染血源性传 染 生物性职业暴露 化学性职业暴露
运动性职业暴露 社会、心理因素
物理性职业暴露
锐器伤 负重伤 辐射伤
锐器伤
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 血的意外损伤,针刺伤是最主要的锐器伤。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90%是 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锐器伤
••国--2外0针03刺年伤美的国流疾行病概预况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道:
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
构成比
45. 73 27. 24 8. 33 4. 98 2. 97 1. 91 1. 85 1. 79 1. 71 1. 55 1. 39 0. 55 100. 00
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种类构成比( %)
•操作种类锐器伤次数 •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时2161 •回套针帽时1857 •手术缝合时1834 •医疗废物处置时1519 •抢救时1058 •静脉注射时895 •拔动静脉针时904 •针头和器械传递时876 •抽血时688 •整理手术器械时538 •手术切开时553 •抽血气时231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地点构成比( %)
•发生地点 •普通病房 •手术室 •ICU •医废暂存 •急诊科 •门诊抽血 •门诊部 •消毒供应 •口腔科 •输液室 •检验科 •血液透析 •合 计
锐器伤次数
5997 3572 1093 653 389 250 242 235 224 203 183 73 13114
锐器伤
•一、不同护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调查结果显
示不同护龄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存在差异,护龄 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 二、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护士发生的378针刺 伤的操作环节分别为吸取药液及配药占14.81%, 取针头占11.38%,注射及拔针占2.96%,回套 针冒占20.37%,收集废针头占13.76%等。 三、护士发生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情况在378次 针刺伤后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用流动水冲洗消毒 有108次,占28.6%,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的有 202次,占53.4%,预防接种者6次,占1.6%。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2016
前言
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 近几年来新的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医务 工作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临 床护士因与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的机 会较多,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也较大。从 而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提纲
1 职业暴露概念及分类 2 职业暴露防护与标准预防
构成比
16. 48 14. 16 13. 99 11. 58 8. 07
6. 82 6. 89 6. 68 5. 25 4. 10 4. 22 1. 76
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构成比( %)
•医疗器具
构成比
•输液头皮针4447 •注射器针头3552 •手术缝针2592 •手术刀片663 •静脉留置针455 •玻璃玻片241 •手指采血针184 •一次性血糖针177 •骨穿针140 •剪刀143 •剃刀116 •切片刀108 •电刀73 •其他器具a 223 •合 计13114
•血--截源止性到疾2病0的00传年播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 •诊--C为D感C染统了计H美IV国,每其年中因护针士刺24伤人感。染HBV者中,有
100~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感染危 险性排列依次为:护士、妇产科医生、外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牙科医生等。
锐器伤
1999年在对长沙市的几大医院的441名护理人员 调研中发现,在一年内有83%的护士被利器刺伤 1339次,平均每人每年3次。 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专科22名医护人员,在 1990-1999年间,即使在十分小心的情况下,仍 有5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器械划破手套而损伤皮肤, 幸运的是未造成HIV感染。
操作过程中
• 摆弄针头、传递器械(刀片、
缝针)
• 为不合作的病人进行动、静脉
穿刺或抽血
• 采血针直接插入真空试管 • 输液针头插入肝素帽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 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针刺伤
一、创造安全的操作环境 二、用过的注射器不能再套回针帽(一定要回套时,必须单 手回套) 三、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四、重视使用后锐器的处理 锐器盒的使用: (一)作用: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以及各类刀片、头皮 针、缝合针、小玻璃制品等锐器。
33. 91 27. 09 19. 76 5. 06
3. 47 1. 84 1. 40 1. 35 1. 07 1. 09 0. 88 0. 82 0. 56 1. 70 100. 00
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1)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缺乏规范化培训
•(2)技术不熟练
抽吸药液、拔针、手术配合时
•(3)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回套针帽、徒手进行污针头等锐器处理
操作过程中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 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注意:取血或注射后,从病人身上拔出针头时; •在穿刺后拔出留置导管针芯时;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