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开展计划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建设了“留守儿童之家”。
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涉及他们的权益保护,更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健康成长,特制定如下活动安排计划:一、活动组织形式:、全校留守儿童分两组开展活动,即:中低年级组:学前班、一、二、三、年级;高年级组:四、五、六年级。
二、活动时间安排:中低年级组活动时间为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高年级组的活动时间为每周的周二和周四。
三、具体活动内容:1、举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或爱国主义影片观看活动,使每位留守儿童每周至少受到一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充分运用少先队活动和班委会两大活动阵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及遵纪守法教育。
3、坚持不懈的开展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4、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服务、信息服务活动,以提高“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意识。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
7、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聘请专业心理老师给学生定期上心理辅导课,每月一次恳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
四、指导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教师:小寨孜学校全体教师。
具体安排如下: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关爱“留守儿童”的几点做法在我国市场经济节奏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人口迁移变得日益频繁。
由此社会现象而引发的社会衍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内向和孤僻,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以及逆反心理严重等不良特征。
在人格特征上,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自信,敏感、自卑,易感情用事,有较强的依赖性,遇事忧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等。
勿庸置疑,如何有效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已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了亲情的温暖,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可以这样说,没有爱就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爱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灵魂。
那么究竟如何真正做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呢?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一、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实施跟踪教育。
每学年初,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调查统计本班的留守儿童,详细了解其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法等,并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
在此基础上,我还适时地主动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让他们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空洞而又重复的说教,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其效果甚微,难以持久。
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却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团结和协作意识,而且其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深刻的、持久的。
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活动更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家”的温馨。
如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情况,我在班上长期开展“帮学促行”活动,让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们结对,在学业上给他们提供帮助,在品行上为他们树立榜样;为了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组织了“假日小队”,利用双休日带着他们走进社区、敬老院,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为他人服务,学会与人交往;我还在班上开展了“你的生日大家过”活动:每位学生的生日都由班级所有的学生共同为他庆祝,一起祝福他有个幸福快乐的未来。
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更照顾到班上留守儿童的心情,有效地化解了他们的孤单心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去,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一个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
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标语1、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和谐社会2、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3、留守家庭安心,外出务工放心4、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5、关爱农民工,情暖千万家6、同在一片蓝天下手心相牵助成长7、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8、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9、用心关爱留守儿童,让爱连接你我他10、为留守儿童送上关爱,让远方父母安心在外11、关爱留守儿童,让社会的未来健康成长12、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小家13、我们多一份关爱,父母少一份操心14、留下希望,守住幸福,让儿童在快乐中成长。
15、关注留守儿童,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6、关注未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系校园情系留守儿童17、留下的是种子我们用爱心来呵护18、春风成就了建国人仁爱成就了国人根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我幼以及人之幼20、用爱心来接力为建设者加油21、一心为留守宝贝着想两耳会听得悦耳童音22、争做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23、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4、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25、播撒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26、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和谐校园27、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28、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和留守儿童共成长29、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30、关爱留守儿童,让世界充满爱!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
例如我校罗昆同学,作业不按时完成,成绩很差,甚至在上学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学相邀一起打牌,家人以为在校读书,学校以为生病在家,影响非常恶劣。
找到他爷爷和奶奶协调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说:“教育孩子我们也不懂,我们给他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全靠老师帮忙教育。
”对此我们有何话可说呢。
虽然我们在生活上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但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心理、生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又给予了多少关心和关注呢?比如孩子在校干什么?表现如何?及时回家吗?……这些我们关心了吗?虽然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不离爱”,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与管理的有效性,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要像新娘一样对待孩子,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
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亲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
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性格孤僻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
2、有自卑心理情绪。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3、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
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如:与家人顶撞,不听亲人劝告;不听老师的教导,与教师对着干。
4、产生怨恨父母心理。
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
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
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其中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现比较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们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谨慎。
我们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
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
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三、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1、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怎么办?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怎么办?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
3、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怎么办?我们要充分冷静,等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5、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总之,班主任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不能抱着与学生斗的心理,要有个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过分自尊,要适时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要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交朋友,老师要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