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方案

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方案

石桥中心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区属于寄宿为主的学校,生源分布面较广。

多年来,我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经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还缺乏集中性、系统性,缺少由点到面的辐射。

为努力实践“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实际现状,经反复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结合集中性、系统性的原则,形成“学生成长导师制”,让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力度加大,从而力争达到预期转化效果。

二、预期目标
1、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后进类型,做好针对性辅导。

2、通过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导师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切实及时地体会到自己的变化,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3、通过集中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成绩、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和不良行为习惯。

4、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成长导师制氛围,让校园充满爱心,让全体教师用“人本”教育理念来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一份真情。

三、具体措施
1、学生的确定。

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学习习惯、品德行为、心理素质等推荐出4—5名学生上报教务处确定。

2、导师制的结对。

教务处将各班名单汇总,各任课教师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个性和特长,对应学生的不足分别到所任的班级名单里选择两名学生为结对学生。

(科任导师原则上优先)
3、辅导时间安排。

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

(1)学校安排每周三下午第4节课为“成长课程”(30分钟),该时间为定时辅导时间。

(2)另课余时间、午休时间及晚休时间为不定时辅导时间。

建议开展“三个一”爱心活动:邀请孩子到自己家做客一次,为孩子的生日赠送一份小礼物,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次。

4、辅导的地点。

周三下午定点以各导师的办公室为主(也可自主选择较固定的场所上报教务处),其他时间的地点不固定。

5、导师辅导的要求。

导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周至少要辅导所带的学生一次以上。

每次要将辅导的大致内容及学生近期情况作记录分析。

同时,各指导师也可采取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撰写1-3篇教育随笔、德育案例等,作为个人教科研的重要素材。

6、辅导的内容。

导师要从做人、处事、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并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要从学科知识上辅导,心灵深处里交流,情感尊严上呵护。

辅导的方式有鼓励谈话、作业辅导(可适当为其选择教辅练习本)、学习方法引导、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

7、开展活动。

学校将在第3周举行成长导师制结对仪式大会,第8周举行专题心理辅导课,第12周举行理想教育课。

校园社团文化节期间将专门安排学生的一些比赛活动,增强自信心。

8、档案建立。

对学生每人设立一份档案袋,每单元的测试试卷、优秀作业作品等均收存保留。

学期结束进行总结:⑴总结出全校进步最快的学生若干名;⑵总结转化工作方法等。

四、考核与奖励
1、《成长导师制手册》指导师要如实填写并每月上交教务处考核评定。

(占月专项考核的50%)
2、学校班子成员将定期与不定期结合于周三下午的“成长课程”时间进行巡视考勤考核。

(占月专项考核的50%)
3、学校每月加设“学生成长导师制”专项奖金80元,按考核情况给予发放。

每学期期末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进步情况、行为习惯转变及“档案袋”的材料完整性再发放“成长导师制期末专项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