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研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研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社会调
查报告书
题目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研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二〇一二年四月
概要:
义务教育即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

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目录
一、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 (1)
1、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 (1)
2、教研经费不能合理利用 (1)
3、教师工资待遇低,无心教学。

(2)
4、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2)
5、社会干扰,不良现象多 (3)
6、家庭的支出能力和支出方面 (3)
7、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4)
二、应对措施 (5)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
1、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
虽然国务院已经明令禁止不再向农村中小学生收取书本费,课桌费等费用,而学校则巧立名目实施乱收费,有家长反应,有的学校将练习册,英语磁带等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在开学初收取费用,到了学期过半或学期将要结束时,再将这些项目重新向学生收取,造成重复收费。

还有家长告知我们,有的学校在刚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课桌凳费用,并且不开具任何的票据,班主任将学生的姓名记录下来交给学校领导就行了,在收费时承诺学生在离校时可以将课桌凳带走,或者按使用情况退还费用,可到了学生毕业时却只字不提,造成家长不满,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明知向学校要钱无门,索性将课桌凳砸烂,以泄愤,造成公物损坏现象严重。

学校收费情况看法
2、教研经费不能合理利用
国家这几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义务保障经费,但是一些学校将这批义务保障经费私自挪用,用来美化校园,添置一些并不实用的教学设备、办公用品,真正用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教育教研经费却少的可怜。

通过调查,有的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老化,在许多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找不到量筒、量杯。

在地理课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即使有的学校有,也是紧锁于实验室、图书室,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设备添置了,但大多一买了之,一把锁就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一线的教师隔绝。

3、教师工资待遇低,无心教学。

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使得许多教师不能专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虽然这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却很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

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待遇低,而教育行业又是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行业。

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待遇却相对老教师来说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现代社会,人才多,每年的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将大学生找工作拿来热炒。

使得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得靠学校、政府出面搞什么招聘会,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这一错觉,尤其对于农村学生,他们一方面无力承担学生高额的学习负担,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无后台、背景,将来也未必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脆不读了,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正反一比,厌学情绪更重,
家长态度
实际受教育情况
率。

5、社会干扰,不良现象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

各方面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也难免受其影响,
学生往往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所俘虏。

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有时会将虚拟的网络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使得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
往往会形成团伙犯罪,给社会制造不安定因素。

另外,现在的家庭的不良现象严重:赌博等不良现象不避学生;一些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也易造成心理伤害。

社会对学生关爱不够,对教育关注不够,也是教育不良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6家庭的支出能力和支出方面.
关于家庭在x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

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

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

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

如表所示:
家庭在x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教育支出住房及医疗支出其它支出
人数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7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㈠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⒈关于失学学生数量的问题。

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
46.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

⒉关于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问题。

在185位老师里面,56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还有位老师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学学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况占61.29%,在50%以上的情况占38.71%,显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学情况并不比男生严重,人们在关于子女辍学上对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所改变。

⒊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

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

⒋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

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

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其他原因
⒌对于学生提出退学老师采取的对策(多选)。

48.25%的老师自己深入了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21.49%的老师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52.63%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1.75%的老师选择向社会求助,3.70%的老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0.44%的老师选择其他办法.在处理学生主动退学方面,老师首选的办法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解决,老师们第二个优先的办法就是自己了解情况,争取自己解决,第三位的就是请求学校解决,老师们的第四个选择就是寻求法律手段解决,而请求社会帮助的只占较小比例。

应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

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

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

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

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

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

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但是中国式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穷国办大教育”,只靠政府的投入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中国人不仅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且有重教兴学的文化传统,有充沛的社会教育资源,需要将这一强大的文化优势和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的优势。

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全民的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