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2:易混虚词辨析——区分语法功能【按期/按时】“按期”,副词,依照规定的限期。
“按时”,副词,依照规定或约定的时间。
我国唯一以“子路问津”典故命名的书院——问津书院一期本体维修及二期修缮复原工程已按期..完工,三期室外配套工程亦将启动。
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多留课外作业。
【本来/原来】“本来”,做副词时,有两个义项:一是原先、先前,二是表示理所当然。
“原来”,做副词时,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前者强调原先的情况,多用于上半句,下半句有时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后者强调对先前的真实情况有所发现或醒悟,多用于下半句,时常是用真实情况对上半句加以说明或解释。
我本来..不知道,到了这里才听说有这么回事。
我说夜里怎么这么冷,原来..是下雪了。
【不免/未免】“不免”,免不了。
“未免”,副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不免。
“不免”,只能用于肯定句中;“未免”常与程度副词“太”“过于”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等连用,表示对某事委婉地给出否定评价。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更好继承,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教材“去中国化”的做法不免..让人心寒。
[2014.江西卷.T3.(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未免..太不礼貌了吧。
【不只/不止】“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不止”,做副词时,“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标志着新一轮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式按下了启动徤,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不只..是动“棋子”,而且要调“棋盘”。
(2014•浙江卷•T3•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止..一个人。
(“不只”用于此处,使用错误,应为“不止”。
)【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英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认为,睡眠不足11个小时的学龄前儿童,会更想吃东西,尤其是他喜欢的零食,从而..容易发胖。
(2014.四川卷.T3.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此处混淆了两个词语的用法,应该用“进而”)【姑且/暂且/权且】“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如“这事姑且搁起”。
“暂且”,副词,暂时,姑且。
“权且”,副词,暂且,姑且,如“权且如此”。
三者均表示暂时。
“姑且”重在强调让步,“暂且”重在强调时间短暂,“权且”重在强调迫不得已。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你解释一下今天为什么迟到吧。
今天晚上你暂且..先住在这里,明天再去宾馆。
定稿本一时找不到,权且..送上初稿本。
【关于/对于】“关于”,介词,引进关涉的对象。
“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
兼有两种情况,用“关于”“对于”皆可。
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
对于..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
【何况/况且】“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况且”,连词,用在后一分句前面,表示页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何况”带有前后对比的意味;“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
(2015.浙江卷.T3.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竞是个嫡亲的孙女。
【即使/尽管/不管】“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
“尽管”,做副词时,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如“有意见尽管提出来”;也可做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
“不管”,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
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尽管..以后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趋势还是可以估计的。
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不相信,我只好请老师帮我们调解纠纷。
【径直/径自】“径直”,副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二是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每当听到或唱起有关梦想的歌,歌词和旋律都会变作一股强大的力量,径直..注入我们尚未老去的心。
俄罗斯一名38岁坐轮椅的残疾男子叶戈尔,与40岁友人鲍里斯到结冰的涅瓦河河面上冰钓,不料友人因为看到警察乘着气垫船往他们的方向过来,以为警察要来驱赶他们,径自..逃走。
【接连/陆续】“接连”,做副词时,指一次跟着一次地,一个跟着一个地。
“陆续”,副词,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接连”侧重动作行为或性质的发生、出现的相接或紧接,反映说话人对数量的强调;“陆续”则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的发生、出现的有序性或逐次性。
接连..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他感觉很累。
春节前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的农民种植的甜玉米、无筋豆等农作物陆续..上市,该镇农民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作物,实现了农民增收。
【基于/鉴于】“基于”,介词,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如“基于以上理由”。
“鉴于”有两个义项:一是做介词,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如“鉴于党的领导地位,更加需要向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二是做连词,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如“鉴于群众反映,我们准备开展质量检查。
老舍在他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有一句关于“友情”的话:“友情的结合,往往是基于..一件偶然的事情与遭遇的。
”鉴于..历史问题和岛屿争端,当前中日战略和军事互信都很低,而造成该局面的责任都在日方。
【终究/到底】“终究”,副词,毕竞,终归,“到底”,做副词时,有三个义项:一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二是用在问句中,表示深究,如“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三是毕竟(多用于强调原因),如“到底还是年轻人干劲大”。
桃园市云南民俗打歌促进协会理事长张石林说,两岸就像一家人,两兄弟纵使过去打打骂骂,有困难还是需要帮助,他认为大陆已经崛起,台湾人终究..还是要回去。
到底..是小孩子,有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倏忽/忽而】“倏忽”,副词,很快地,忽然,如“倏忽不见”。
“忽而”,副词,忽然(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形容词等前头),如“忽而说,忽而笑”。
老宅的屋檐下,有燕子倏忽..飞过。
院子四周有一些花草,如太阳花、满堂红之类,虽不名貴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墙角恣意地绽放着。
他忽而..低头沉思,忽而掩面悲泣,似受了打击。
【一经/一旦】“一经”,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一旦”,做副词时,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一旦”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
那些没有生命的花岗岩,一经..能工巧匠们的雕琢,转瞬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卉、人物,令人惊叹不已。
羊在圈里喂得太久了,一旦..放到草原上就不知道怎样览食、撒欢儿。
【一向/一直】“一向”,做副词时,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二是表示从上次见面到现在。
“一直”,副词,有三个义项:一是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二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三是强调所指的范围。
萧乾认为,一向..谨小慎微的自己之所以被打成右派,完全是上了某个人的当。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贾樟柯一直..对艺术影院的建立十分关注。
【以至/以致】“以至”,连词,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2013.浙江卷.T3.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c吴清源天天沉浸在这些棋书中,从早到晚一只手拿着沉重的棋书,另一只在打谱,日复一日,以致..他两只手的中指都变了形,呈微微弯曲状。
【纵然/固然】“纵然”,连词,即使。
“固然”,连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二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时光对她来说是一把美工刀,在她不同的年龄阶段,为她離刻出不同的美,纵然..岁月流逝,她一直从容而骄傲地美丽着。
反腐有成绩固然..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做斗争没有“完成时'【逐步/逐渐】“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
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逐渐”,副词,渐渐。
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自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