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B )A.受表扬B.好奇心C.学本领D.活动身体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B )A 2-3B 3-4C 4-5D 5-63.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A 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B 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C 他在自然角观察了20分钟D 他今天带来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4.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 D )A 儿童学到科学知识B 儿童探索中的发现C 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D 儿童在科学探索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发展5.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观察的是(B )A 观察彩虹B 观察春蚕C 观察水果D 观察石头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 )A 2-3B 3-4C 4-5D 5-67.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B )A 科学教育的依据B 科学教育的方向C 科学教育的任务D 科学教育的结果8.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 A )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小、中、大班9.“关心、爱护动植物好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B )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小、中、大班1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A)A 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 科学回答的“是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D 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11.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活动的是(B)A 植物的生长B 摩擦起电C 生命现象D 水的流动12.认识“太阳、月亮、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问题(A)A天文现象 B 自然生态 C 物理现象 D 气候现象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 )A.形象生动性B.注意稳定性C.时空宽广性D.媒体多样性14.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A.可操作性B.针对性C.层次性D.灵活性13..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14.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B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15.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 D )A.个别物体的观察B.个别现象的观察C.比较观察D.长期系统观察17.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D )A.“你发现了什么?”B.“它是什么样的?”C.“你有什么办法?”D.“它们一样吗?”16.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D )A.沙、石B.土C.水D.空气1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17.关于科学角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材料要精心考虑,不必求全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C.要根据儿童年龄放置材料D.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18..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应是( C )A.儿童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B.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C.儿童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D.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19.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科学内容是( C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C.观察和探索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雪、雾、雨等D.了解雨的成因20.在有关力和运动的教育内容中,学前儿童最难学习的是( D )A.感受力的大小,探索、发现力的方向B.探索各种机械,发现它们的作用C.玩跷跷板、天平等,体验力的平衡D.探索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21..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错误的...看法是( B )A.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B.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C.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D.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24.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 C )A 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B 参观奶牛场C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D 了解动物园中的人工喂养25.“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C)A 知识方面B 方法方面C 情感方面D 技能方面26.幼儿学习将系那个关物件一一匹配,这属于(B)A 分类B 对应C 排序D 比较27.数的组成中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中存在(B)关系A 互换B 互补C 函数D 等差28.数的守恒一般安排在(C)进行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小、中班29.等差关系存在于(C)A 数的组成B 序数C 相邻数D 数的运算30.(A)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A 口头数数B 按物计数C 说出总数D 按数取物31.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B)A 小班B 小班到大班C 小班到中班D 中班32.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A 气温的变化B 四季的成因C 雨雪现象D 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3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D)A 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 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 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D 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34.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C)A 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B 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C 能尊重儿童D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35.学前儿童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这属于(B)A 正式量具测量B 非正式量具测量C 比较测量D 观察测量36.有关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C)A 了解灯的历史B 制作不倒翁C 了解基因工程D 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37.儿童在“玩水”活动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
这一感受属于科学教育的(D)A过程 B 结果 C 原理 D 问题38.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A 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 儿童要分班、分组进行活动D 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39.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A 个人探索B 集体教学C 分组学习D 小组讨论40.学前儿童可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A太阳的结构 B 太阳能发光发热C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D 太阳黑子4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B 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D 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42.下列不属于电教媒体的特点的是(d)A 具有形象生动性 B具有时空宽广性 C 具有媒体多样性 D具有直接性43.在科学教育中,有些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达到教育目标,但由于幼儿园的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提供儿童观察的条件时,则可以(D)A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 B提供种植和饲养来进行C提供散步和采集来进行 D通过观察图片或借助于电教媒体来进行44.小明在课堂上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之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猫”的概念是(B)A科学概念 B初级科学概念 C科学经验 D想象中的概念4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B)A教师的指导 B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 C获取知识 D主动建构46.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C)A 心理前提 B物质前提 C核心要素 D以上都是47.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D)A 探索情绪 B物质前提 C探索意识 D探索态度49.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C )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50.在学前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作为物质前提的要素是( A )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51.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B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52.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 )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C.观察蝌蚪D.观察小草53.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54.科学的本质在于(B )A.认识真理B.探索真理C.相信真理D.捍卫真理5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C )A.0~6岁儿童B.2~6岁儿童C.3~6岁儿童D.4~6岁儿童56.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D)A.“它是什么?”B.“它们一样吗?”C.“你们愿意参加吗?”D.“你刚才发现了什么?”57.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 )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58儿童通过养蚕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这属于(A )A.长期系统性观察B.个别现象的观察C.个别物体的观察D.比较性观察59.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 D)A.个别物体的观察B.个别现象的观察C.比较观察D.长期系统观察60.“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 A )A.大班目标B.中班目标C.小班目标D.托班目标61.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 C )A.整合性B.灵活性C.年龄层次性D.可操作性62.关于儿童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C )A.儿童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是互不相关的B.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C.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D.儿童有时是活动的主体63.“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属于教师应具备的( C )A.教育知识B.教育技能C.科学素养D.教育观念64.一儿童说:“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所以星星就会眨眼睛了。
”这反映了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 C )A.好奇的特点B.好探索的特点C.自我中心的特点D.好动的特点65.关于正规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B.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66.老师对小朋友说:“在草地上走,会把小草踩疼的。
”儿童就信以为真,都不去踩小草了。
这反映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C )A.好奇的特点B.好探索的特点C.自我中心的特点D.好动的特点67.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操作活动与简单摆弄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D )A.对材料、工具的依赖性不同B.游戏化程度不同C.思维的参与程度不同D.目的性、程序性不同68.教师让儿童到室外休息、自由活动,结果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围在一起捉小虫子,这时教师的态度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