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其中良好的书写习惯犹为重要,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可是,就近期我们对一二年级成绩较差的学生调查的情况看,很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的书写质量普遍不高,不论是日常作业的书写还是做单元检测题的卷面都存在书写不认真、不规范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坐姿不正、握笔不到位、距离不合适等等问题。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现在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学时间紧张,就拿语文课来说,识字、读课文占用了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有时为了赶进度,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写字的机会比较少,课外有大量的书写要求,有时即使在课堂上练练写字,但为了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一篇课文的练习,也不得不匆匆忙忙,快马加鞭。
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关注自然也就减少了,课外就更不用说了。
二是家长大部分只注重学习成绩,对于书写时的姿势等习惯很少关心,即使发现了也只是顺口带上一句,并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书写不认真、不规范不但从感官上不美观,而且是缺乏耐心的表现。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使学生变得细心、严谨、认真,从而收益终生。
因此我们确立了“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和研究”这一课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人本教育理论。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在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如果一旦形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害无益,需要我们及时纠正。
3、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活动的首要前提是唤醒并树立少年儿童的主体意识,只有孩子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体验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
我们将经过“优秀作业展示”、“小书法家”、“作业之星”等评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更多的孩子注重规范的、美观的作业书写,最终达到培养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目的。
三、课题的界定
3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