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教案及学案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教案及学案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及阅读题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选文优雅动情的语言。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部分,并将这些不起眼的事物,经过细腻、多情的铺陈、描绘,赋予生命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章的主旨——爱能够遍布人间。

教学重难点:
品味优雅动情的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学法指导:
朗读教学法、美点探究法。

学情预设: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作者用优雅动情的语言,繁富多彩的修辞,针对“爱”这个主题,真诚地阐发了自己美好的愿望——爱能够遍布人间。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结合散文的特点,我将此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以及体会文章的语言上。

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即将成为毕业生这一现实,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选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选文。

2、学生齐读选文,初步感知文意。

3、提问: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

1、学生自主品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选文的美点。

(1)赏析内容美
(2)赏析语言美
提问: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自然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4、学生齐读选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课堂小结。

五、中考链接(2013湖北孝感试题)
1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示例: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


②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
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

14.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拦腰截断)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
→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
15.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4分)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

“团团簇簇”写出了槐花开得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

赋分标准:(指出其中一处的修辞,并能结合内容或情感作答即可。

修辞1分,内容或情感1分)
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

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定的意思,体现了我不知道回故乡是否会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时,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导入,学生都比较熟悉,尤其是文中以花喻人的写法和行文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对学生影响较深。

因此便于学生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在品味语言环节学生大多都能选取运用修辞或表达情感的语句进行品味,这一环节为后边介绍中考题型奠定了基础,赏析句子基本上都能扣住得分点。

听课评委和教师反馈意见,建议教学过程可以在慢点,给学生以反刍的时间;授课时表情不够丰富,创设情境不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