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当起重机的位置和尺寸确定后,要复核起重量、 起重高度和回转半径三项工作参数是否满足建筑 物吊装要求,保证起重幅度能将材料和构件直接 运送任何施工地点,尽可能不出现“起重死角” 轨道。
➢ 通常布置方式有:单侧布置、双侧布置或环形布 置等形式。
➢ 施工时应注意路基的平整、坚实,必要时应增加 转弯设备,同时应注意轨道路基的排水畅通。
的,可远离起重机。
6.3.4施工现场水、电布置
(1) 施工水网的布置
➢1)施工用的临时给水管,一般由建设单位的干管或 自行布置的干管接到用水地点。布置时应力求管网总 长度短,管径的大小和水龙头数量需视工程规模大小 通过计算确定其布置形式有环形、枝形、混合式三种。
➢2)供水管网应按防火要求布置室外消防栓,消防栓 应沿道路设置,距道路应不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 应小于5m,也不应大于25m,消防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120m,工地消防栓应设有明显的标志,且周围3m以内 不准堆放建筑材料。
➢ 固定式塔式起重机不需铺设轨道,但其作业范围较 小,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占地面积小,且起重量大, 可自行升高,但对建筑物作用有附着力,内爬式塔 式起重机布置在建筑物中间,且作用的有效范围大, 均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
(2) 自行无轨式起重机械 ➢ 此类起重机有履带式、轮胎式和汽车式三种。 ➢ 它们一般用作构件装卸和起吊构件之用,还适用于
(2)施工平面图设计原则 1)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2)有效利用土地面积。 3)充分利用现有便利条件。 4)合理划分施工区域。 5)符合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的要求。
6.1.3 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施工平面图设计主要内容
➢ 1)建筑总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的一 切房屋、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 2)测量放线标桩位置、地形等高线和土方取弃场 地。
➢ 3)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 ➢ 4)材料、加工半成品、构件和机具的仓库或堆场。 ➢ 5)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如搅拌站、高压泵站、
钢筋棚木工棚、仓库、办公室、供水管、供电线路、 消防设施、安全设施、道路以及其他需搭建或建造 的设施。
6.1.2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1)施工平面图设计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原始资料。 2)建筑平面图。 3)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管道布置资料。 4)建筑区域的竖向设计资料和土力调配平衡图。 5)各种材料、半成品、构件等的用量计划。 6)建筑施工机械、模具、运输工具的型号和数量。 7)现有房屋和可利用的设施状况。
6.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内容
6.3.1 施工现场道路布置
➢ 应按材料和构件运输的需要,沿着仓库和堆场进 行布置,使之畅通无阻。
➢ 宽度要符合规定,单行道不小于3~3.5m,双车道 不小于5.5~6m。
➢ 路基要经过设计,转弯半径要满足运输要求。要 结合地形在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 现场应设环形路,在易燃品附近也要尽量设计成 进出容易的道路。
➢ 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 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3.5m。
6.3.2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1) 塔式起重机的布置 ➢塔式起重机具有起重、垂直提升、水平输送三种功 能。 ➢按其在工地上使用架设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固定式、 有轨式、附着式和内爬式四种。
➢ 有轨式起重机一般沿建筑物长向布置,其位置、 尺寸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尺寸、构件重量、 起重机的性能及四周施工场地的条件等。
井架,龙门架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 1)当建筑物的各部位高度相同时,应布置在施工段 的分界线附近。
➢ 2)当建筑物各部位高度不同时应布置在高低分界线 较高部位一侧。
➢ 3)井架、龙门架的位置以布置窗口处为宜,以避免 砌墙留槎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
➢ 4)井架、龙门架的数量要根据施工进度、垂直提升 的构件和材料数量、台班工作效率等因素计算确定, 其服务范围一般为50~60m。
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的吊装。 ➢ 吊装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
面布置、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和吊装方法,一般不 用作垂直和水平运输。
(3) 固定式垂直运输机械 ➢ 井架,龙门架等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要结
合建筑物的平面形状、高度、施工段的划分情况、 材料的来向、及已有运输道路情况等而定。 ➢ 布置的原则是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能力,并使地面 和楼面的水平运距最小。
➢ 如果现场设置搅拌站,则要与砂、石堆场及水泥库 一起考虑,既要靠近,又要便于大宗材料的运输装 卸。
➢ 木工棚钢筋加工棚可离建筑物稍远,但应有一定的 场地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木材、钢筋和成品。
➢ 仓库、堆场的布置应进行计算,能适应各个施工阶 段需要。
➢ 易燃、易爆品的仓库位置须遵守防火、防爆安全距 离要求。
➢ 石灰、淋灰池要接近灰浆搅拌站布置。 ➢ 构件重量大的,要布置在起重机臂下,构件重量小
➢ 6)场内施工道路与场外交通的联结。
➢ 7)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管线、供气供暖管道及 通讯线路布置。
➢ 8)一切安全及防火设施的位置。
➢ 9)必要的图例、比例尺、方向及风向标记。
➢ 上述内容可根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图、现场地形 图、现有水源、场地大小、可利用的已有房屋和设 施等情况、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方案、进度计划 等经科学的计算优化,并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来进行 设计。
(2)施工平面图设计步骤 1)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①把场外交通引入现场。 ②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 ③加工厂布置。 ④内部运输道路布置。 ⑤行政管理与生活临时设施布置。 ⑥临时水电管网和其它动力设施的布置。
2)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①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一般设计步骤是: ②确定起重机的位置。 ③确定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加工厂的位置。 ④布置运输道路。 ⑤布置行政管理、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 ⑥布置水电管线。 ⑦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 5)卷扬机的位置不应距离提升机太近,以便司机的 视线能够看到整个升降过程,一般要求此距离大于 或等于建筑物的高度,水平距离外脚手架3 m以上。
➢ 6)井架应立在外脚手架之外,并应有一定距离为宜。
6.3.3施工现场生产设施和仓库的布置
➢ 搅拌站、加工厂、仓库、材料、构件堆场要尽量靠 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内,运输、装卸要 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