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耳目》教案3

《口耳目》教案3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 口耳目》(人教部编版)识字3 口耳目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汉字,会写四个汉字2、掌握笔画“横折、撇、弯钩”3、读儿歌,了解手耳目口足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师说口令:生说动作(1)站起来(2)拍手(3)眨眼睛(4)唱歌(5)捂耳朵2、生说说刚才用到了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脚、手、眼睛、嘴巴、耳朵(再展示下你的这五个部位)生做动作展示3、师:那这些部位呢,在古代啊,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描述它们。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二、学习课文(一)结合图片,学习生字1、出示图片,学习“口”(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口”,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口口口,口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3 组词:口水开口口袋(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口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耳”(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耳”,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耳耳耳,耳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6 组词:耳朵耳鸣耳垂(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耳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目”(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目”,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目目目,目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5 组词:目光题目目的(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目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手”(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手”,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手手手,手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4 组词:手心双手拍手(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手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足”(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足”,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足足足,足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7 组词:足球足够满足(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耳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师:现在我们来书中找一找这些生字吧。

快看,你在哪里发现了它们?指名说,什么字在什么旁边(描述图画)(二)学习儿歌1、师:小朋友们找的很棒,所以,五个生字朋友准备给你们奖励一首小儿歌,看,你会读吗?(生自由朗读)2、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可做动作3、站如松:站得好像松树一样挺拔(挺胸收腹,显得有精神)坐如钟:坐得好像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坐着要象座钟那样端正(看起来端正、稳健)行如风:行走要象风那样快而有力(体现出精神面貌、干脆利落)卧如弓:睡觉像弓一样绷直身体(身体放松,能解除疲劳)(生看图片,再做动作)认读“站”、“坐”理解含义:儿童青少年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

(出示正确站、坐、行的正确姿势)4、齐背诵儿歌。

(三)总结拓展我们的口耳目手足很重要,我们也可以用它们做很多事情,那你还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宝贝呢?并说说作用。

生自由回答:鼻子、牙齿、大脑、头发等三、作业1、熟读儿歌,背诵,发语音。

2、说一说:我可以用()做什么。

3、完成小练习:生字、图片连一连第二课时一、复习1、背诵儿歌2、认读生字,开火车读二、教学生字1、再认“田字格”,生说一说组成部分2、认读二会字2、教学四会字(1)学习新笔画“横折”、“撇”,“竖钩”“横折钩”●师,范写,注意:横稍往上斜,折往左边斜一点,靠近竖中线生范写2遍。

师点评师范写口,说笔顺,生跟着书空,说笔顺。

共3笔生仿写2遍口,师点评。

(眼离书本一尺....提醒书写姿势)说说词语●师,范写“竖钩”,注意:竖中线竖直下来,钩斜一点,笔拎空生范写2遍。

师点评●师,范写“撇”,注意:从右往左,起笔稍顿,收尾时笔尖拎空,撇出尖。

生范写2遍。

师点评(范写这里的平撇,稍平,稍短)师范写手,说笔顺,生跟着书空,说笔顺。

共4笔生仿写2遍手,师点评。

(眼离书本一尺....提醒书写姿势)说说词语师,范写“横折钩”,注意:横稍往上斜,折往左边斜一点,钩往左,笔拎空生范写1遍。

师点评师范写目,说笔顺,生跟着书空,说笔顺。

共5笔生仿写1遍目,师点评。

(眼离书本一尺....提醒书写姿势)说说词语师范写耳,说笔顺,生跟着书空,说笔顺。

共6笔生仿写1遍耳,师点评。

(眼离书本一尺....提醒书写姿势)说说词语三、作业1、抄写笔画、生字各2遍,拼音标好。

2、抄写生字分步骤(笔顺)1遍,并发语音。

(分步骤说出来:一笔,二笔,共..笔)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口耳目人教(部编版)团结中心学校教案设计专用表1课题口耳目(1)备课时间年月日(周)主备人周希斌上课时间年月日(周)教学目标1、会认“口、耳、目、手、足、站、坐”七个生字,会写“口、耳、目、手”四个生字,认识“┐、一、弯钩”三种基本笔画。

2、了解”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

3、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睡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会认七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团结中心学校教案设计专用表1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耳目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课标描述】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8.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9.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材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五个生子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的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认真、规范、正确写“口、目、耳、手”4个字3.正确朗读课文,结合图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评价方案】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随机出示里面的生字,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认识字形。

2.结合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动笔之前先观察范字,养成少用橡皮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言: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你做”!教师说头部器官的名字,学生指。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落实目标1)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口”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耳”“目”。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耳”和“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手”“足”。

(1)课件出示两个字的字理图。

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口:①象形字识记。

“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

“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

“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

“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

“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 课间游戏中识字。

出示象形字图片大拼盘,说一说,认一认。

将象形字、楷书分成四组,请学生“说说认认”,看谁说得正确,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

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

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落实目标2)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