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整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高等学校职业教育优势和信息化资源,逐渐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要求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各项育人支持政策,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学生从仅仅具有“学生”的单一身份转变为具有“学生”、“徒弟”的双重身份,并且在“老师”、“师傅”的带领下开启职业生涯,学习本领、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2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究其本质是为经济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培养能做好经济管理活动的会计人才。
随着国内GDP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功底。
为了让会计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会计专业育人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现代学徒制日益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2.1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创造更多的会计实践机会
会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有限,小型企业的会计岗位更少,不能承担也不可能承担高职院校全班几十人的实习和轮岗,企业很难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长期实训基地和合作对象,学生也不能时常感受到会计专业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行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信心,摆脱原先的实践教学时空的制约,而且可以解决原先因会计岗位分散使得实践教学组织的困难矛盾,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更多
的核心工作。
2.2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培育更高的会计实践素养
高职会计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现有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会
计专业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面对企业经
济业务缺乏基本的、快速的职业判断能力,信息敏感性不够。
因此
迫切需要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会计教学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学习
现状在学校内更新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倡导的
为了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的育人模式。
现代
学徒制紧密衔接了高职学生的在校学习,全面深化了针对会计学科
知识的多层次理解,增加学生处理账务的动手机会,应当能够指引
会计专业的同学们更多地参与会计综合实践。
3引企入校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专业
育人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
紧密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设
计整改,审时度势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企业依托人才创造更多
经济效益,贡献社会效益;学校依托企业,整合信息化资源,改革
信息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双方共赢,共同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
这种现代育人模
式更有利于建立平稳、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产教融合。
为加
快推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引企入校,依托社会会计服务公司等
成立会计服务分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平台。
由合作企业提供经济业务原始依据,在徒弟面前呈现处理经济业务
的法律依据,保障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
学校与合作企业
诸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等商讨合作培养意向,签订合作
协议,明确培养总目标和时段目标、合作培养期限、共同考核办法、
师徒双方薪金与奖励待遇等内容。
学校为会计服务分公司提供校园
内工作场所,争取税务部门、教育主管机构的各项支持,提高会计
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合作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升
师傅和学生(徒弟)的成功感、幸福感。
在现代学徒制管理中采用
双导师制,结合学生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建立学徒成长档案,对学徒建立双考评制度,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职业
素养等方面。
优秀学徒可获得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分公司推荐
工作奖励机会。
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为学生在校园内营造企业真
实工作场景,处理真实的会计业务,以此作为学生进行实践的途径,提高业务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众多问题,提升自身水平,保证自身符合国家与社会的要求。
这样学生在校园里就能积累会计
岗位工作经验,为毕业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胜任会计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4基于现代学徒制下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4.1现代学徒制下会计专业任务设计
现代学徒制要求校企双方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化训练,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校内外双师要共同配
合带领学生完成学徒制任务实践,教师的任务引领与企业的经济业
务活动节奏一致,符合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原则,实现了教与学
的统一,具体学习时段安排如表1。
4.2现代学徒制下会计专业轮岗设计
现代学徒制要求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
体系。
学生进入会计服务分公司进行学徒试岗和轮岗,在企业师傅
和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按经济业务流程,从事会计工作、办理会计
事项。
在按照现代学徒制进行相关课程设计中坚持连续两学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