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考点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叶片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 线粒体
B. 细胞核
C.叶绿体
D. 细胞质
答案:C*9
2.在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射下,水草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 以上三项全是
答案:A
3.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答案:D
4.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
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
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答案:B
考点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答案:B
6.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A. 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 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 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 植物、动物和光照
答案:C
7.(2010·菏泽市)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
答案:C
8.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一氧化碳
答案:B
9.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B.在探究CO
2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
答案:B
考点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0.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
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
A.减少农药使用量 B.发展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A
11.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2010.·深圳市)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答案:B
13.以下是老王在种植大棚蔬菜时的一些做法,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去掉了部分枝叶 B.生长发育期,白天适量通入二氧化碳
C.生长发育期,夜晚提高棚内温度 D.开花结果期,取下一些雄花的花蕊触碰雌花的花蕊
答案:C
1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