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寿险合同负债评估测试方案

寿险合同负债评估测试方案

附件3寿险合同负债评估测试方案一、总体评估方法及要求(一)本测试方案适用于保险公司对寿险负债进行评估,包括长期寿险业务、长期健康险业务和长期意外险业务等。

(二)寿险合同负债由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组成。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按照本测试方案相关规定执行;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按照现行会计规定执行,以会计账面价值为认可价值。

除非特别说明,本测试方案所指准备金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等于最优估计准备金和风险边际之和。

其中,最优估计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根据监管机构审慎监管的原则及相关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经验和行业有关参数,将未来估计现金流折现得到的现值。

(四)保险公司在评估准备金时,应当将单个保险合同作为一个计量单元,也可以将具有同质保险风险的保险合同组合作为一个计量单元。

(五)保险公司在评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未来净现金流出的期间为整个保险期间。

对于包含可续保选择权的保险合同,如果保单持有人很可能执行续保选择权并且保险人不具有重新厘定保险费的权利,保险公司应当将预测期间延长至续保选择权终止的期间。

(六)本次测试应按照账户(至少应该包括:万能账户、分红账户、传统账户),分别对最优估计准备金和风险边际进行评估并上报各个帐户的评估结果。

二、最优估计准备金(一)最优估计准备金应当以保险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出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差额,即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为基础进行计量。

其中,预期未来现金流出,是指保险人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必需的合理现金流出,主要包括:1. 根据保险合同承诺的保证利益,包括死亡给付、残疾给付、疾病给付、生存给付、满期给付、退保给付等;2. 根据保险合同构成推定义务的非保证利益,包括保单红利给付、万能结算收益相关给付等;3. 管理保险合同或处理相关赔付必需的合理费用,包括保单维持费用、佣金及手续费、理赔费用、监管费用等;4. 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必须支出的税金等。

预期未来现金流入,是指保险人为承担保险合同相关义务而获得的现金流入,包括保险费和其他收费。

最优估计的现金流应当客观的考虑保险公司管理层策略以及保单持有人行为的影响。

(二)万能保险最优估计准备金应整体评估保险部分与投资部分现金流,不进行拆分。

(三)投资连接保险的最优估计准备金应按照投资账户部分和账户外部分分别评估。

投资账户部分的最优估计准备金为其评估当日的市场价值,账户外部分现金流的最优估计准备金按照本规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估。

(四)折现率测试方案最优估计应反映合同履约中相关现金流所对应的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最优估计所采用的折现率,应根据客观、便于统一监管的原则确定。

折现率假设的测试方案包括:方案一:保监会定期指定行业统一的折现率,本次测试分红、万能、投连业务设定为4.5%,其它业务设定为3.5% 方案二:所有业务的折现率采用评估日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综合溢价。

其中综合溢价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分为三种水平,适用范围(以下规则也适用于本附件其它方案下的溢价确定)为:1. 1999年(含)之前签发的高利率险种适用高档综合溢价水平2. 传统险及分红险适用中档综合溢价水平3. 万能险、投资连结险及变额年金适用低档综合溢价水平相关假设见《寿险公司偿二代定量测试报告模板》(附件13)。

方案三:折现率等于基础折现率与综合溢价之和,其中综合溢价假设及确定方法与方案二一致。

基础折现率采用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相关折线率假设见《寿险公司偿二代定量测试报告模板》(附件13)。

方案四:现金流映射法根据负债的现金流结构,并考虑其与资产现金流的映射关系确定合适的折现率。

本次测试只收集方案四的相关基础数据(填报要求见附件13),具体测试范围及测试方法另行通知。

(五)费用假设费用假设应包括维持有效保单所有必须的相关业务管理费用,且考虑费用中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

本次测试的费用假设须包含应该由有效业务分摊的所有相关费用。

公司应明确费用分摊原则,把应该由有效业务分摊的未来费用超支部分计入费用假设。

保监会定期制定并发布费用假设(不含佣金手续费)下限表和通货膨胀率假设。

保险公司采用的最优估计评估费用假设不得低于保监会规定的费用假设下限。

本次测试的假设下限表如下:I类公司和II类公司的划分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X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中的要求确定,即满足下列任意两个条件的保险公司为I类保险公司,其他为II类保险公司:(1)公司成立超过5年;(2)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规模保费超过50亿元或总资产超过200亿元,人身保险公司规模保费超过200亿元或总资产超过300亿元。

规模保费是指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费;(3)省级分支机构数量超过15家。

3.每保单费用的通货膨胀率假设下限为每年度2%。

在以上费用假设下限规定的基础上,公司应在费用假设中按照实际情况考虑佣金手续费、保险保障基金、监管费和营业税的影响,并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设臵。

上表中未涉及的渠道维持费用最优估计假设,请公司根据相应的费用分析结果确定,不设下限要求。

(六)退保率假设保险公司应基于自身退保率(含续期缴费率、部分领取率)经验分析等方法,根据审慎性原则确定最优估计退保率假设。

保监会将定期发布退保率假设指导区间表。

如果保险公司的退保率假设在某些保单年度突破指导区间,公司可以提供经验分析等材料证明退保率假设合理性的情况下,继续采用公司自身的最优估计假设;否则公司应根据指导区间调整退保率假设,保险公司退保率假设小于指导区间下限时,采用下限假设,大于指导区间上限时,采用上限假设,并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最优估计准备金:Max(BER保险公司最优估计,BER保监会指导区间)其中:BER保险公司最优估计为基于保险公司自身退保率最优估计假设计算的最优估计准备金;BER保监会指导区间为基于上述方法调整退保率假设后计算的最优估计准备金。

本次测试的假设指导区间或下限表如下:1.传统非高现价产品退保率指导区间其中,高现价产品的定义参照《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4]12号)的规定,预期存续时间应根据该文中的相关评估要求、在产品层面确定。

对1999年(含)以前签发的高利率保单以及本规则中未涉及的非高现价产品渠道(如经代、网销、互联网等)业务,保监会不设指导区间要求,请公司基于经验分析等方法合理确定退保率假设。

(七)保险事故损失发生率假设保监会定期发布保险事故损失发生率假设上限或下限表。

保险公司采用的最优估计保险事故发生率假设应符合保监会损失发生率假设上限或下限的要求。

本次测试的假设上限或下限表如下: 1. 死亡率假设死亡率最优估计假设采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作为基础生命表,乘数因子应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上限或下限。

非年金险的死亡率下限表年金险的死亡率上限表,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经验确定前3个保单年度的核保选择因子,不受上表的限制。

2. 重疾率假设重疾率最优估计假设采用《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作为基础表,乘数因子应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下限。

重疾率下限表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经验确定前3个保单年度的核保选择因子,不受下表所列的下限要求。

3.其他保险事故损失发生率假设可根据自身经验确定。

(八)保险公司管理层策略以及保单持有人行为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业务的特征,在最优估计现金流中合理客观的反映保险公司管理层策略以及保单持有人行为对推定义务非保证利益的影响。

本次测试请具备条件的寿险公司,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参考《保险负债损失吸收》(附件11)计算分红、万能等业务的损失吸收情况,并提交相关的计算方法、参数和结果。

(九)分红险分红水平及万能险结算利率公司应基于客观、现实的原则,充分考虑公司分红及万能未分配盈余(包括特别储备)、保单持有人合理预期、市场竞争、公司历史实践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公司分红策略及万能结算利率策略;本次测试中,公司可采用各种测试方案下的折现率确定投资收益率,并结合公司相关分红策略及万能结算利率策略,合理确定分红险分红水平及万能险结算利率假设;在计算最优估计时,分红水平及万能结算利率不能低于以下的下限规定。

1、分红险的红利现金流水平不得低于以下三者取大:(1)至少分红账户的70%可分配盈余应分配给投保人;(2)预测期间每年度向投保人分配的红利水平不得低于产品红利演示低档红利所对应的水平;(3)预测期间每年度向投保人分配的红利水平不得低于上年度红利分配水平的【80%】。

2、万能险的万能结算利息水平不得低于以下三者取大:(1)预测期间每期结算利息不得低于合同约定的最低保证利率;(2)预测期间每期折现率与结算利率之间的利差假设应当不高于【100BP】或【结算利率的20%】之间的较小者;(3)预测期间每期的结算利率不得低于上期结算利率水平的【80%】。

(十)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TVOG)最优估计应反映合同中嵌入的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

公司应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确定经济情景,赋予不同的概率权重,在每个情景下计算最优估计,将这些代表性情景下的最优估计加权平均,其与基础情景下最优估计之差,即为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TVOG = w i ×BE i −BE 基础n i=1其中:TVOG 为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 n 为有代表性的确定经济情景总数;w i 为每种确定经济情景的概率权重;BE 为最优估计,BE i 为每种确定经济情景下的最优估计,BE 基础为基础情景下的最优估计(与以上折现率方案假设一致)。

本次测试对TVOG 的评估采用以下简化方法:1. 基于悲观情景、基础最优估计及乐观情景共三个情景对TVOG 进行评估,其中基础最优估计情景与最优估计折现率保持一致,悲观及乐观情景见《寿险公司偿二代定量测试报告模板》(附件13)。

2.各情景下的权重w i 为1/33. 只需评估折现率方案二下的TVOG ,并计算方案二TVOG 与最优估计准备金的比例,同时假设该比例不变,并结合其它方案下的最优估计现金流折现结果,近似评估其它方案下的TVOG 评估结果4.TVOG 评估仅应用于分红、万能及变额年金业务 公司应预测各个情景下的未来现金流,特别是对悲观和乐观情景下的非保证利益现金流进行估计,并反映公司管理层策略对非保证利益现金流的影响。

其中,分红水平及万能结算利率不能低于本规则的下限规定。

三、风险边际的计量方法本次测试风险边际的计量方法包括:方案一:资本成本法在资本成本法下,风险边际等于未来每一期规定风险最低资本的成本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RM = PV (MC t ×CoC rate )n t =1其中,RM 为风险边际;n 为未来预测期间;PV 为贴现值;CoC rate 为资本成本率,本次测试设定为6%;MC t 为第t 期规定风险的最低资本,公司可以选择最相关的摊销因子对其进行估计;本次测试也可以选择最优估计准备金作为载体进行摊销,采用近似公式:MC i =MC 0 * BER i /BER 0其中BER i 代表第i 期最优估计准备金,本次测试可使用以下简化:1. 摊销载体BER i 可以不包含TVOG2. 评估时风险最低资本MC 0只包含保险风险最低资本 方案二:情景对比法在情景对比法下,风险边际等于指定情景下最优估计与基础情景下最优估计之差,且不得为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