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会内阁制是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2.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理、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论述题英国议会内阁制的产生: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年)1.首相兼任财政大臣的惯例2.加强与辉格党联系,形成了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的惯例.3.他加强与下院联系,使下院权力逐渐加大.4.开始首相入主唐宁街的惯例5.其辞职成为对议会负责惯例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形成过程: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1)起源: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外交委员会(2)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3)发展:18C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惯例(4)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3、内阁的权力制定(政策);提交(议案);行政(最高行政权);协调(政府职权);紧急状态下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4、内阁的地位:英国最高行政机构,最高立法动议机构。
19--20世纪以来,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核心。
5、内阁制的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6、议会与内阁的关系: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后来发展内阁控制议会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2、英国宪政(或政治制度)的特点:1、虽然三权分立,但是议会处于优势地位,至少在宪政原则上至高无上。
2、立法与行政并非绝对分立,而是实行相容原则,内阁成员必须是下议院议员。
3、在三权之外还有一个王权。
作为国家元首,常常扮演三权之间的协调者的角色。
3、历史意义(影响)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②、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
1.2.讨论基本权利的主体:权利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等。
公民在中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公民个人与自然人同义。
公民是多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
承认公民都是权利主体,是保证公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律平等的法律手段。
在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体系中,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公民的权利能力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某些权利能力,如选举权,只能达到法定年龄才能享有。
公民的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但并不是一切有权利能力的人都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公民如要亲自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还必须具有法律上所认可的行为能力。
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决定于公民的年龄大小和精神是否健全。
各国法律规定:成年人有行为能力,儿童没有行为能力,未成年人行为能力要受限制(见自然人),但未成年人的年龄各国具体规定不同。
精神病患者或其他精神失常不能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人,也得依法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见司法精神病学)。
有权利能力而没有行为能力的人,需要依法由他们的父母、监护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他们去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见监护)。
3.德国基本权利的限制:首先,在规范构造和位置安排上,《基本法》的立法者舍弃了惯常的概括式限定模式,而选择将对基本权利的限制,放在每一项基本权利规定中进行差异性处理;其次,在限制方式上,与我国基于“公共利益”而限制基本权利的实质方式不同,《基本法》采用法律保留这种形式性标准作为主要限定模式,同时又根据基本权利的属性差异,对法律保留进行了类型化区分;再次,在《基本法》“基本权利”一章的结尾,立宪者又附加了对法律保留的一般性限制作为补充,这一点同样与其它国家宪法中的“基本权利”篇章大都以对基本权利的一般性限制来收尾不同。
4.美国的州际贸易条款: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赋予联邦国会调控国际和州际贸易的权力,这一规定被称为“州际贸易条款”。
迄今为止的美国宪政史证明,依赖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活动和联邦国会的立法努力,州际贸易条款已经成为联邦权力最重要的宪法源泉之一,甚至超越了经济贸易范畴。
美国宪法的州际贸易条款赋予联邦以立法形式调控州际贸易事务的权力。
由于宪法语言的弹性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从制宪至今,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界限一直存在分歧,而作为分歧仲裁的最高法院对于贸易条款的诠释也处于变化中。
1942年的小麦超种案(Wickard v.Filburn)继续发展了Darby案的思路,明确提出实质影响标准,成为影响至今的判断州际贸易纷争的主要标准。
该案肯定了一项将联邦管制权的范围扩展到用于消费和生产的法案。
法官杰克逊在简要回顾了联邦贸易权的历史后,明确指出“直接的”这个术语“在处理涉及贸易条款下联邦权限的案件中,此词已被舍弃不用”,明白无误地抛弃了直接相关原则。
此后又沿着斯通法官的思路,明确提出“实质影响标准”。
“贸易权力的行使并不仅限于对州际贸易的管制,它扩展至那些对直接贸易或国会行使贸易管理权有相当影响的州内活动。
”在宽泛的实质影响标准之下,任何行为只要对州际贸易造成了实质性的经济影响,都在联邦管辖范围内。
此举无疑极大扩展了贸易管理方面联邦的权力,也为联邦以调控贸易名义进行的其他立法活动提供了合宪性基础。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任何商业活动都很难孤立展开,因而在广泛的州际贸易内涵和实质性影响理论下,联邦国会不仅可以调控州际贸易,而且可以干涉地方性事务。
案例分析1.禁发黄色短信: (1)近日,北京、上海等地禁止手机用户发送黄色短信,违禁者将被暂停短信功能甚至停机。
我们认为,这是对汉语的公然蔑视。
众所周知,汉语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一门语言。
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真是气吞山河、震惊海内!汉语的多义性、同音异字、暗语引申,都是荤段子取之不尽的宝藏。
禁发黄色短信采用关键词过滤技术,如此原始落后的手法,在面对无所不能的汉语时,必然是无能为力、形同虚设。
以下随便列举几则黄色短信,愿与关键词过滤技术一较高低。
(放心,“水**融”这种低级错误我是不会犯的。
)(2) 这条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对以手机短信等形式对女同志进行性骚扰的行为进行了硬性规范,基本凸现了法律对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要义。
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也不妨看作是个好的东西。
规定了禁止发类似的短信,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光禁止有什么用呢?禁止之后必须有个对违反了怎么处理的相应规定,法律规定不准杀人,杀人就必须偿命,这才是完善的。
骚扰不骚扰,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是主动接受的还是被动接受的。
同时,按照规定,如果要界定性骚扰的话,必须有确实给对方造成事实上或者精神上的损失的这样一个前提。
如果接受方不愿意看到类似短信,那么对此,在收到后完全可以指控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或者是受到了事实上的损失,必须要表明她不愿意接受某人给她发来的类似的短信。
只要我不乐意接受,那么我可以上诉、可以指控,按照法律的程序,不单是所谓的“淫秽、黄色”短信,就是正常的短信,我也完全可以指控你对我进行了骚扰,扰乱或者干扰了我的正常生活。
那么所谓的“黄色、淫秽”的短信,只要我不愿意接受,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同样地提出控诉呢?(3)可是,再一想,这种做法,能仅限于短信吗?更让人担心的事,也许还在后面。
按这个管制的思路走下去,手机交谈,煲电话粥,不小心说出来黄段子,是不是就会停机?更进一步,如果几个人一起吃饭,言语之间黄了一点,会不会被人听去报告了,从此让我们禁口?夫妻床笫之间,是不是从此不能污言秽语?……算了,不能这样想了,这样下去,以后单位里,大街上所有的管理者,从警察到城管,多半得每人手里一大把不干胶,忙于封口。
每个犯规被封口的人,排队到警察局或者城管大队门口递交检讨书。
其实,眼下手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群发功能,即使发黄段子,也无非是一对一,属于私人之间的通信。
按照宪法,私人之间的通讯自由,是被保障的。
也就是说,有关部门不能以私人之间的通讯内容来问罪定罪。
如果不涉及国家安全,私人之间的通讯,也不受监控。
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位少年的短信会被监控,而且短信功能被停掉,需要交检讨才能复开?一棒子打死,完全禁止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唯一的途径,甚至还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并造成事实上或者精神上损失的相关规定已经不是始自今日才有,而是早已有之。
“禁止以违反法律、伦理道德的具有淫秽内容的语言、文字、图片、电子信息、行为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这条法律所指不明确,惩戒措施不具备,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是不是还有自作聪明、画蛇添足的意味呢?在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一些极端的教权国家,老百姓在家里做什么,只要不是干制毒贩毒之类违法的事,政府都是不能管的。
家庭的暴力,也非得家里有人报警,警察才能插手。
人们写的东西,说的东西,无论怎么黄,只要不涉及大众传播。
一个乐意听,一个乐意写,或者说,绝对属于私域的范围。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随便进入老百姓的私域,动辄以扫黄的名义,加以惩治,这叫什么国家呢?我宁肯相信,这种做法,只是局部地区的有关部门的杰作,这样的管制,也许对于部门的权力扩张有好处。
(4) 根据宪法规定所有公民拥有自由通信权,不受到其他任何条件限制,即使是在押犯人也有适当的相关权利,何况那些仅仅几句为了‘黄色淫秽’的话而被先期停机,然后还要等待公安部门的鉴定,这会有多麻烦?我倒觉得,手机信息发几条黄色笑话之类的信息算不得什么,并且大多数还是处于一对一的状态,比如夫妻之间,男女朋友之间很正常,设此大防实在是小题大做,甚至说得严重些,这根本就是不懂法,瞎折腾,徒添群众麻烦不说还得弄得人人自危,生怕有时手机发短信息时出错。
2.德国航空安全法:1) 该法规定:如果被劫持客机要进一步夺取人命,为了防止此事发生,在别无它法时,联邦国防军可以出动战斗机将之击落。
而击落指令原则上只能由国防部长下达。
(2) 2006年2月15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决,由前红绿政府制定的一项有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授权联邦国防军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机的航空安全法为违法,因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