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回顾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区域更加广阔、市场更加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纺织品产量增速双双下降,投资重点主要集中于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同时零售价格指数下降,侧面反映出内销市场竞争在加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的压力有增无减,纺织服装行业仍将继续忍受产业调整的阵痛。

人民币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升值会呈加速之势,而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潜在贸易壁垒逐渐增多且力度更强,这些都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压力,行业内出口转内销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内需拉动尚待时日的背景下内销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

此外成本压力也将继续挑战企业极限,纺织服装企业利润空间被再度压缩。

但从重重压力中我们依然看到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量上还无法赶超我国,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并不突出,短期内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还不会消失,提价空间依然存在;其次内需市场仍以城镇为中心,中档品的消费市场广阔,仍是消费主流,而新兴收入阶层: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渐成规模,由此带动了中高档品牌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

顶点财经我们认为2008年的投资机会在于:1、看好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2、看好拥有产品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的企业;3、看好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龙头。

我们对行业的总体判断回顾一直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我们对行业的整体判断是: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虽有小幅滑落,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投资重点落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对于2008年行业整体趋势,我们的看法是:压力更胜今年,在压力中寻找机会。

出口和内销仍是驱动行业渡过结构性调整阶段的“双轮”。

出口的地位依然重要,贸易顺差局面暂不会发生大的扭转,但受制于升值加速和国际贸易压力,会伴随着出口增速、外销比重和纺织品服装占全国总商品出口比重的三重回落。

此外受制于内销比重的增加和成本压力的上升,低档、低质纺织品、服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大量中小企业将因为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尽管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压力都更胜今年,但压力中依然存在机会。

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价格优势和提价空间仍然存在,具有产品定价权和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转嫁成本压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次内销市场依然繁荣,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继续提升,衣着消费支出将持续增加;收入结构的变化引起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并带来中高档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在内销压力增大的同时,品牌集中度会提高,给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带来发展和壮大的机遇。

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行业获得了稳定且有质量的发展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面临了诸多困难:人民币升值超过6%、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达到14.48%、劳动力成本压力持续上升等,但纺织品服装行业仍然获得了稳定且有质量的发展。

出口增速下降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纺织品服装出口绝对值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纺服出口占全国总商品出口额的比重继续降低。

以前10个月出口数据做比较,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首次超过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下降幅度明显,说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正逐步优化。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出口区域更加广阔、市场更加多元化。

2005年取消关税配额制曾导致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出口增速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更加严格的贸易壁垒使得2006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大量产品转口到东南亚、中东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

今年以来我国与美国和欧盟在人民币升值和贸易问题上依然存在矛盾,纺织品服装行业过大的贸易顺差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之一,在贸易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继续增加向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的力度,有效的分散了贸易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重点放在淘汰落后产能上今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25%左右的增速,较前两年均有所降低。

与此同时主要纺织品产量增速也在下降,我们认为这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征之一,表明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而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

从国家产业政策看,提高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附加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都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明年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上升态势,但产业结构优化会更加明显。

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效益向好,非主业收益贡献较多尽管内外压力均在不断加大,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仍然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特别是纺织行业,非主业因素贡献了更多利润。

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稳定提升但销售毛利率水平持续下跌,说明非主营业务收入为利润提升贡献较多,而纺织主业的运行压力逐年增大。

相比较而言,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尚维持在较平稳水平。

应收帐款周转率的逐步提高显示出规模以上企业的营运能力在不断增强,而期间费用的下降则体现出企业管理能力的改善。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呈单边下行态势,截至2007年12月31日持续升值幅度已经达到11.74%。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兑欧元的持续贬值6.76%。

美元的持续疲软对欧元升值构成压力,导致欧元持续走强,形成人民币兑欧元持续贬值的倒挂现象。

我们认为明年人民币升值势头还将继续,主要是受到美国经济衰退、次级债危机和美国巨大贸易逆差等因素影响,美元疲弱的状况难以很快缓解。

而饱受升值困扰的欧盟也将升值矛头指向中国,不断示意中国应加快对欧元升值的步伐,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

此外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在明年会收紧,面对热钱的不断涌入,利率手段会慎用,政府可能更多运用汇率手段来进行调控。

因此明年人民币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升值会呈加速之势。

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今年7月份政府宣布:下调服装、鞋帽、箱包出口退税率2个百分点,粘胶短纤出口退税率下调6个百分点,政策出台前后,我国纺织品服装月度出口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一般贸易出口增速下降6.45%,截止10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同比下降4.01%。

我们认为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一方面是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境况,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而明年这样的政策主旨还将继续。

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进一步出台下调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可能性就越多大。

成本提升不断挑战企业极限自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一直保持2.8%左右的增速,衣着类出厂价格增速则平稳保持在1.1%左右的水平。

但食品类出厂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大了PPI指数上涨的压力,进而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上升预期。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以来以廉价劳动力作为其比较优势之一,但近几年来行业内普遍感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

加之能源、电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产品价格又上涨乏力,企业成本压力难以向下游转嫁,纺织服装企业的盈利空间正在被压缩,成本提升在不断挑战企业的生存极限。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将加速弱质企业的淘汰。

压力中的机会出口明年“三下降”但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我们认为明年行业出口将呈现三个特点:出口增速继续下降、外销比重继续下降、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总商品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

但同时我们认为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会依然存在,出口大于进口的状况不会发生根本转变。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量上还无法赶超我国,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并不突出,可以肯定短期内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还不会消失,提价空间依然存在。

这对于那些具有议价能力和产品定价权的企业将是利好所在。

以我国最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为例,纺织品服装占美国进口的份额较其它国家有绝对优势,这一优势在出口压力较大的2007年仍然得以保持。

此外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除较巴基斯坦略高外,较其它主要进口国仍然较低,而巴基斯坦对美出口份额较我国要低得多。

另外新兴收入阶层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市场希望: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逐渐形成规模,由此带动了中高档品牌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需求。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我国的居民收入结构正由纺锤形向葫芦形转变,除了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外,也诞生了新的收入阶层: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

他们具有消费能力强、消费弹性大、品牌接受能力强的特征,同时对品牌的认知度又相对混杂。

这种消费特点给众多中高档品牌服装和纺织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

服装优于纺织我们认为服装行业明年的运行压力要相对小于纺织行业。

原因在于:1、服装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小于纺织、包含的劳动力价值较多,比较优势相对明显;2、服装产品目前的价格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且议价能力和提价空间均优于纺织品;3、服装业可贸易品比重相对较小,充分利用内销市场机会的能力强于纺织。

明年服装行业的机会将集中于国内市场,奥运经济达到其周期的顶峰对内销市场也有一定程度推动,并引发我们对内需市场的期待。

在内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将加速死亡,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反而获得了壮大机会。

我们选择企业的标准也将集中于品牌和渠道,因为面对同样的商机和市场机会,具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才更具成长性。

辅料市场繁荣继续进行我们认为明年可继续看好辅料市场和相关上市公司,原因在于:辅料产品对下游服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点缀和连接之物,同时辅料行业的繁荣又不完全限制于服装行业,家纺等轻工业的发展同样会带来辅料产品的旺盛需求。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5-20年全球辅料行业仍会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

遵循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我国已经成为钮扣、拉链等辅料产品的全球生产中心,特别是钮扣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生产技术水平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由于下游企业对辅料产品需求量大,对价格反而不敏感,这种特点使得辅料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强,能够通过提价将成本压力向下游分散,这在成本压力较大的2008年无异于突出的竞争优势。

得益于行业的持续繁荣和广阔市场空间,辅料企业的机会主要来自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相关上市公司报喜鸟公司具备良好的品牌运营基础和一定品牌知名度,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国际品牌”为目标,以“东情西韵、古风新律”为品牌文化,强调“中国”与“世界”的结合。

目前公司已经走过品牌培育期,步入品牌发展阶段。

“报喜鸟”的目标客户定位于25-45岁中高收入阶层,产品突出正装休闲化特征,设计风格强调时尚气息和年轻化,与其它国内男装强调功能性的特点有所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