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平面广告设计论文

房地产平面广告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平面设计(企业类)姓名:编号:( )字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月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字处理、信息管理、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教育培训以及游戏娱乐等。

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

平面设计主要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二维空间内充分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作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它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甄成熟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服务、产品包装、广告和形象设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设计崭露端倪。

随着消费的观念正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转化。

在如今的平面设计中信息的本意早已位居二线了。

在如今的平面设计中常常所传达的信息已是难以辨认的图形,只是眼花缭乱而并不意味什么。

无疑他是现代社会疯狂的生活节奏的缩影,但却毫无目的性。

从此可见今日人们的共同目标仅是拥有更多、争做第一,并且是越省事越好。

我们似乎是将科技与轻松混淆了、工具与权利混淆了。

科技可以使一些事情变的轻松,工具也可以使我们提高效率。

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商业的繁荣突出了设计的竞争,设计也是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

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更能体现现代文化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性。

目录摘要 (5)目录 (6)第1章引言 (7)1.1现在的平面设计 ................................... . (7)第2章平面设计的总和 (7)2.1前提——艺术学和设计学 (8)2.2前景——职场和技术结合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 (9)2.3前程——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多种专业 (9)第3章浅析现在平面设计的要求 (11)3.1浅析现在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 (11)3.1.1准确定义创意切入点 (11)3.1.2找准创意切入点 (12)3.1.3创意切入点的路径和手段 (12)3.2经典现在主义设计 (14)3.2.1立体主义的形式 (14)3.2.2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未来主义 (15)3.3视觉传达 (16)3.3.1人性化设计 (16)3.3.2视觉中的创意 (18)第4章企业平面设计的运用 (20)4.1企业单位的宣传 (20)4.1.1企业标志及简单应用设计 (21)4.1.2企业印刷广告设计 (25)4.2企业户外的宣传 (36)4.2.1企业户外宣传的材料收集 (36)4.2.2企业户外宣传的墙体,楼排设计 (36)4.2.3企业销售广告设计 (38)4.3企业宣传的总结 (39)第5章总结 (40)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录 (44)第1章引言1.1现在的平面设计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既缺乏科学依据又层次混乱。

1998年将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7种专业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是对设计教育发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紧纠正,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应当着力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视觉传达设计是紧随时代发展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也称二级类)。

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更加凸显出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滞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活动。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矛盾愈加突出。

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则表现得尤其明显。

承认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地位,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形成有利于生产力高效益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系,是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平面设计的总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这些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算与其他学科门类同步"调减",也没有必要非把7个专业变为一个专业。

使得各个学校都很无奈,不得不按"专业方向"招生和组织教学。

这种"改革"完全是倒行逆施,是对世界现代设计100多年各专业形成发展状况的无知或漠视。

因为混淆了专业特性,在业内外无论对刚刚从西方吸收引进本应快速发展的专业,还是对陶瓷、染织等富有中国悠久传统的专业,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面对这种局面,居然还有"专业人士"闭着眼睛大唱赞歌,以至教育部从2001年起逐年批准新增目录外专业和部分院校试点专业,到现在专业种数已经超出"调减"之前了,惟独这7种专业未能够得以正名。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一个视觉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他是否具有感动他人的能量,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的信息,事实上她更象人际关系学,依靠魅力来征服对象,你的设计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吗?是一见钟情式的还是水到渠成式的,你需要象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叛逆之子,或是治学严谨的学者。

事实上平面设计者所担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知己知彼,你需要调查对象,你应成为对象中的一员,却又不是投其所好,夸夸其谈,你的设计代表着客户的产品,客户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动他人,你事实上是“出卖”感情的人,平面设计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

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

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2.1.前提——艺术学和设计学"艺术设计"只被视为一个专业,教育部近期制订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指南》,对于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两门课程(艺术设计导论、现代艺术设计思潮)。

而《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都是历来被认为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还有其他几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却规划在工学门类里面。

学科分类的不科学和设计专业合并带来的弊端展现在许多方面。

自然科学还在向纵深发展,艺术设计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则更多的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上。

但是,艺术设计各个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发展,并不应当限制在学科内,这些专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是历史形成的。

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与各自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交融,造就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与设计"等专业,就是符合当今和日后细分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

但是,目前这些专业依托在工学门类,是舍本逐末之举。

中国本土产业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设计",仅仅满足于"M a d e i n C h i n a"是不够的。

"设计"是有别于"制造"概念的,前者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新的物象、形态、可能的创意发现,而后者只是对这些开拓和发现结果的批量加工复制。

满足"中国设计"需要的设计师,对相关产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但是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仍然还是第一位的。

2.2前景——职场和技术结合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是近年来的时髦论调,也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者的托词。

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每个专业都在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交叉交融中向纵深发展。

学校应当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所预测。

大学学制是固定的,学生即便再勤奋,精力也是有限的。

针对每个专业,教育者应当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毕业前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是熟悉了解就可以的。

不应该以所谓的"宽口径"来不变应万变。

更不应当对学生听之任之,个人兴趣不能代替专业知识的学习。

否则,就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不负责任。

"事实证明,拓宽后的新专业目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因为社会仍按行业(即所谓的窄专业)招聘和使用人才。

所以近年来又有近200多个目录外专业诞生。

这些目录外专业绝大多数是口径较窄的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专业。

实践的结果,说明这样做是正确的。

"③《新京报》2005年4月30日的一篇报道很是耐人寻味:那些为适应新产业迅猛发展而诞生的纯粹"新专业"更吸引人的眼球。

信用管理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网络游戏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分和职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些专业的人才也正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提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初衷,笔者不清楚,但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施行。

搞好饮料的包装或广告设计,当然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高中羽早在1990年之前就曾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离不开一定的商业需要,所以了解有关市场背景至为重要。

"④但是这样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于是很多学生就近"拓宽":从染织专业看到蜡染效果不错,就设计蜡染的包装、广告;从装饰专业看到壁挂好看,就给壁挂设计包装、广告;从陶瓷专业知道点景德镇、陶艺,就设计艺术陶瓷商品或展览的包装、广告。

2.3前程——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多种专业虽然平面设计各专业都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⑩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

如同同是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

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装饰艺术或各种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都具有可视性,但是与传达功能相比,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化毕竟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