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

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曹杨中学魏岭一、关于活动任务设计,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条建议: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要延伸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英语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语言学习材料和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一是一种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教学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实施任务教学,首先应扮好演好师生各自的角色,教师应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管者;学生是交际者和任务的完成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递与接受)信息,能自由地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为此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内容上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实际上是指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不仅关系到知识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2)“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形式上更强调互动性。

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教师不应只是把自己的思考结果或评价等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努力做好教学中的辅垫工作,通过引导、启发、提示和辅导等形式,使学生从策划到实践,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展示他们的各种才能,让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发展。

(3)“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发展观上更强调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

课堂活动设计可以包括问答、听读、思考、填表、小组讨论和朗读等活动。

由于问题深、难度不一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

学生作为个体,只有参与到集体的教学活动中,与学习伙伴交流、共同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感。

(4)“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语言技能上更强调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的学习和实践互为支撑、互为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力求让主体学生能“在做中学”,以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得到协调、全面的发展。

2、高效性原则教学的高效性原则是相对教学的无效和低效而言的,课堂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需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来运转,课堂的主任务和次任务也必须在时间的占有和强度的把握上体现一种分寸感,最佳的教学效果必定是主体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保证各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发展。

高效的教学还体现在教学的阶梯性上。

课堂每一阶段出现的知识难度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比不能是平行移动、也不能上跳几个台阶;课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必须要科学地落在学生的智能发展区内,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学生感到想一想,“我就能做、我就会做”。

任务型阅读的课堂教学一般由三大板块相继组成:首先是以理解性为主的输入活动,然后发展到可控性的产出活动,最后是具有真实意义的交际活动。

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构成一串“任务链”。

例如阅读教学可分这样几个阶段:(1)阅读前活动——引出话题,激发兴趣(2)阅读中活动——技巧训练,整体把握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

整体重读,深层理解,掌握语言结构。

(3)阅读后活动——活化教材,创造思维。

(4)意义性练习——设计检测,加深理解。

(5)作业的布置——反馈教学,形成评价。

3.可操作性原则任务设计的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任务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不能设计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的、或只有少数同学能完成的任务。

某个任务在某个班上是否能顺利进行,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情绪,当时的气氛,班级的环境,学生对该活动形式的熟悉程度等等,教师要根据当时情况具体处理。

再如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的操作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更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有以下几种:(1)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2)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3)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4)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5)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须按照以上不同性质的问题,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操作上究竟采用师生问答还是生生问答、是直接回答还是先启发后回答,是让学生考虑一段时间再回答还是迅即回答,并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科学地给予处置4、激励性原则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因此,教师公正、平等、和蔼、信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是十分重要的。

每项任务活动都要有鼓动性,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任务活动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评价。

在口头活动中,强调语言使用的流畅性,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使用英语,要控制纠错。

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竞赛机制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石本无光,相击而发光。

心理学家证明,人脑处于竞争状态时学习效果要比平时好得多。

因此可将任务活动人为加入竞争机制,将课堂变成“智力竞技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那一组对某些单词、短语的预测,回答的问题,完成的任务准确率高,以此评出优胜小组。

任务活动与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现代人所需的竞争意识。

5、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有趣味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教学的实际,寓教于乐,尽量地将较为枯燥的语言学习任务置于游戏性的学习活动中予以完成。

设计更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能让学生有亲切感,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新世纪英语教材“Sports around the world”一文的读后活动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奥运五环,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五环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舞动北京”,再通过辩论,说出对会徽的想法和它蕴含的意思。

最后,把学校曾举行过的校运会会徽征集引人课堂,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带到课堂,用课堂上讨论的模式来解释自己的作品。

6.拓展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教学,还要拓展、延伸到课本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任务设计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给学生思维活动留下空间和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蕴涵的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抓住语篇中的“扩展点”进行补充及延伸。

可以抓住语篇中的“差异点”进行联想。

可以抓住语篇中的“重点”进行概括性思维和深层次思维的训练。

可以抓住语篇中的“疑点”进行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再如学完一篇课文后,可以找相似主题的4篇文章,各用不同颜色的纸分别打印。

每组读相同颜色的那篇章文,接着进行讨论,写下提纲,总体了解文章的内容。

然后每组的1号、2号、3号、4号再组成新的小组,互相把自己组内刚才讨论的文章内容互相交流。

最后,大家又回到原来的小组,把自己在新组内听到的加以汇总。

这样,学生就掌握四篇文章的内容。

这种称为Jigsaw Reading的阅读教学方法虽然紧张,但其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引人人胜,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提高学习效益,尤其是扩大阅读量,拓展知识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7、开放性原则任务的开放给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空间。

在开放性活动中,允许学生选择材料和方式,使用“必选”+“自选”训练,完成任务也不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同时小组活动的宽松环境使不同学习风格的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

有些学生擅长的不是传统的通过听觉获取信息,他们需要和他人交流才能理解内容,或喜欢靠实践活动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任务型”活动的方式可以使这些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如在学牛津教材“A practical joke”一文后, 同学在表演课文时很自然地给本文加一个尾巴,那就是Mr. Potts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对他说“根本没有此病”后,他左想右想想不通,要去跳楼自杀,于是教师就趁此机会,马上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出各种各样的结尾,同学们的想象力的确很丰富经过小组讨论,讲出了多达13种结尾(略)三.设置任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德育渗透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任务设计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

例如:在Winter Sleep一文的处理中有看一段“the endangered pandas”的录像,让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可得到这些答案:生存领地的减少、繁殖率底、存活率少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大熊猫的生态危机。

这样在完成任务活动的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2、角度新颖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使学生有思维动力,思维空间和思维成果,即在完成任务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思”有所获。

3、贴近生活应千方百计地使所设计的任务活动一方面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