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参考

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参考

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参考经济全球化趋势和internet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世界的消费需求者与供应商能直接面对面地交易,从而对物资配送提出了快速、及时、准确、质优的迫切要求。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多样化个性的消费需求的出现,使经济社会对物流业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企业产品价格和质量已取得优势后,在生产,销售现场成本的控制已经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追求物流效率就成为现代企业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物流业已成为继制造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有专家指出,今后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其焦点就在于物流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21世纪企业与企业的大比拼的焦点所在就是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地处西部窗口位置,也是西部丰富资源和工业原材料外运的重要物流中转中心。

重庆地势独特,但交通运输业底子不薄,川渝高速、港口、航空、陇海铁路网系、京广铁路网系等都将重庆纳入了全国物流网络体系中。

重庆港还与上海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重庆港将作为上海港向西部延伸的重要联接点,承担中国境内外物流大流动的重要角色。

目前,我市的物流业总体规模小,效率低,服务项目少,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远没有形成。

最大的物流企业年营业额也只有几千万元,与广东省的大型物流企业相差十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与我市年产值的流通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

以重庆市云阳县城为例。

据调查,西南地区的物流业相比沿海真的差得挺大的。

寒假时,本组一成员网购了两款U 盘,一个是成都的,另一个是广东的。

结果广东用申通快递,每一步物流信息都能在淘宝网上看到,从广东卖家送到重庆云阳客户手中,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

而成都那个是和广东同一天寄出的,用的邮政EMS却用了四天才送到客户手中。

并且客户在淘宝网上根本就看不到物流信息,只能在EMS网站上查看相关信息。

让人不解的是,上午11点发到云阳的U 盘,全程高速EMS第二天下午才送到客户手中。

为此,我们认为,离重庆较远的区县除了EMS外就几乎没有其它像样的物流了,EMS不仅收费贵并且还慢。

而我们在云阳县城调查发现,云阳唯一的那个申通快递在县城里只有一间20多平方的门面,看上去还破旧不堪,物品杂乱,让人觉得不景气,心里不爽。

看到此情,估计愿意来这里寄快递的几乎很少。

所以,发展渝东北片区的物流业刻不容缓。

由于旧体制下流通结构不合理,物流各个要素长期孤立发展,管理“条块分割”,物流领域仍是未被曙光照耀的“黑暗大陆”,整个社会的物流意识淡薄,没有物流业的发展规则,对物流业的发展指导和投入不够,企业对大物流的建设缺少实力和积极性,相关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重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自我市成为直辖市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加快,对我市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求“巨大”物流渠道。

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量保持大幅度增长,“九五”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0亿美元,比“八五”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亿美元,增长%。

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其中出口超过9 亿美元,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我市的机电产业如微型车、摩托车以及医药日用品行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现在的%;高技术产品现在已占出口总额的%;摩托车出口由“八五”末的1514万美元,提高到现在的亿美元;增长了30倍。

为保证大宗商品销售畅通,必将对物流专门化提出要求。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声吹响和加入WTO的临近,开放程度的加大,以批量进货大量销售为特点的大型商场、超市的兴起,连锁经营的引入,城市化趋势日趋发展,全市零售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1997年为亿元,1998年为亿元,比上年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999年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XX年为634亿元比上年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这意味着商品向三千万人口大量移动,从而对物流提出了大量多品种进货的要求,原来“细小”的物流渠道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建立“巨大”的物流渠道。

2.商业企业要立于不败,迫切要求发展现代物流。

我市大批中小型商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下,面临着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或大商场的竞争和挑战。

为了提高竞争力,中小型零售企业应该将降低物流成本,获取第三方利润作为取得市场一席之地的重要改革手段。

通过自由连锁形式组成共同化物流组织,实施从厂家直接进货的变革,或者引入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进而获取规模效益、专业化管理技术效益和质量效益以及降低物流成本。

这是它们实施改革的迫切要求。

同时大型商业企业在扩充和兼并过程中,只有将建立好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对物流的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建立专业的现代物流。

高附加值产品和多样化产品的日益增加,要求物流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同时也要求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迅速性。

企业间剧烈的竞争,将使企业更加重视在物流环节上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将使更多的零售店实行极为细致的“单品管理”,实行多品种小批量库存。

产品的多品种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的高质量的物流产生。

4.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物流问题急待解决。

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问题已基本解决,然而目前物流送货仍是制约网上购物的瓶颈问题。

电子商务的物流并不意味着可以由传统的传销渠道组成,它与其他企业的现代物流的要求一样,要实现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未来的网上购物送货将由具备良好条件的企业,如专业的第三方现代物流公司,连锁公司来承担。

由此可见,重庆未来的物流业将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很好的发展前景现代物流产业是我市有史以来所面临的管理水平要求高、自动化水平要求高、信息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综合性极强的第三产业,在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遇到种种困难,作为有关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其中的方方面面,才能正确制定有关政策,使我市物流业迅速发展。

1.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挑战。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重生产,轻物流”和“重商流,轻物流”的惯性思想根深蒂固,其现代物流的观念非常淡薄。

对发展现代化物流业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动力,“降价风”和“卖断风”的出现,把“配送中心”当作批发站管理,各种名不符实的“连锁店”的出现等现象,都说明没有把企业物流发展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来看待,也没有将物流发展提高到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来看待,也说明其认识水平存在差距。

2.面临体制转化的挑战。

物流的一体化、专业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它的实现必然涉及跨组织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

从分散化物流到社会化物流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引进专业物流系统服务后,必然导致接受服务的企业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适量裁员。

因此来自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将成为共同化专业化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3.面临土地、设备和资金等资源的挑战。

经营物流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较先进的仓储运输设备才能发展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加上维持运作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其回收期是比较长的,因此,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融资措施,物流业的发展难以有效推进。

4.面临人才匮乏的挑战。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专门化人才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作支撑,过去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的附属品,目前只有北京、郑州和上海的高校才设有物流专业,重庆市和西部的高校基本不设物流专业。

全社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流管理的人才奇缺。

5.面临效益与市场竞争的挑战。

从长远看,物流一体化和专业化将使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但在短时期内不一定能迅速体现。

一方面,企业要废弃一些不需要的设备设施,同时要增加一些适应物流一体化的条件,从而要增加一些投入。

另一方面,第三物流企业在大物流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社会需求尚未达到经济规模,其服务价格不会很低,服务也不一定很完善,加之用户对物流接受困难;如何使第三方物流实行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同时又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受到欢迎,也是一个难题。

6.外资进入促进重庆物流业加速发展。

抢先进入中国的世界快递四巨头联邦快递、联合包裹、荷兰邮政集团和敦豪正加紧在中国各地物流市场排兵布阵。

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外物流公司也开始向中国投资,把整个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移植到了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的大批进入肯定会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外资企业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重庆物流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它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将有效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快流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企业及产业结构调整,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1.降低物流成本培养人才物流师有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中相关的年总支出高达一万九千亿元人民币,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

2.强强联手,提高自我在经济学界有个著名的“马太效应”定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随着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进一步加大,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一家独大的垄断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幻想”,强强联手将成为另一个重要趋势。

3.物流信息网络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互通ss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物流企业的覆盖地域越广,用户越多,就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4.供应链资源的整合加入WTO以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的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

这次寒假,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报告同时立足专业,提高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了解社会。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建筑有限公司进行了一个月时间的企业实习。

我明白社会实践是锻炼才干的好渠道。

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

重庆所在的中西部地区各城市物流情况大体一致。

西部的现代物流业因西部大开发而有了一定发展,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程度比东部地区落后,物流企业的数量少得多,因此,物流人才招聘的岗位数量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和东部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物流企业以从事运输和仓储类的居多,国际物流和港口物流企业很少。

在调查的中西部地区招聘的10个物流岗位中,多数是运输经理,仓储主管,物流营运经理之类的,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运经理这些涉及国际贸易,海关方面的岗位几乎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