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呼吸困难 ppt
-
9
医疗护理:
注意休息,减轻体力活动,加强生活护理,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协助大小便,以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减少, 呼吸困难减轻。吸氧,给予中等流量(2-4L/min)、中等浓度(29%-37%)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呼吸困难的特点、程度、发生的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心功能变化情况,加强夜间巡视及护理,一旦出现 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给予两腿下垂端坐位,乙醇(30%-50%)湿化吸氧及其对症措施。
-
7
类型及临床表现
(3)端坐呼吸: ——仰卧时呼吸困难加重,端坐时减轻- Nhomakorabea8
护理措施
调整体位:
安置病人坐位或半卧位,尤其对已有心力衰竭的呼吸困难病人夜间睡眠亦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 运动,不可随便移动病人或让病人走动。
安抚病人情绪:
了解病人的心态,予以安慰和疏导,及时向病人解释发展和介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稳定情绪可以降低交感 神经的兴奋性,减慢心率,减少心肌及全身的耗氧量,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
4
发病机制
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肝脏肿大、胸水、腹水
呼吸运动受限
——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增高 兴奋呼吸中枢
——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多
兴奋呼吸中枢
-
5
发病机制
左心衰竭 ——肺循环淤血 气体弥散功能降低 ——肺泡弹性降低 肺活量减少 ——肺泡张力增高,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兴奋呼吸中枢 ——肺循环压力升高 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
心源性呼吸困难
曾维斌
-
1
学习目标
了解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定义、发病机制及类型 熟悉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
2
学习内容
01
定义
02
发病机制
03
类型及临床表现
04
护理措施
-
3
定义
心源性呼吸困难(Cardiogenic dyspnea):是 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 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
-
6
类型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1)劳力性呼吸困难:
——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首发症状,呼吸困难于活动时出现或加重 ——休息后减轻或缓解
(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 ——被迫坐起、惊恐不安,伴有咳嗽 ——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