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PPT
游山西村
陆游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 浙江绍兴鉴湖附近 。
陆游(1125-1210),南宋伟 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 (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幼年时 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 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 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 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 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 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 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 压制。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 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 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 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 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字词学习Βιβλιοθήκη 莫:莫哭 莫笑 变幻莫测 腊:腊月 腊肉 腊梅 浑:浑浊 浑水 浑身 疑:怀疑 疑问 半信半疑 豚:海豚 河豚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 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 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诗意:不要笑话农家人 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 款待客人,菜肴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意:经过一座座山,路 过一条条溪流,正怀疑无路 可走,突然发现柳荫森森, 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 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一句在写景的同时, 也是在告诉我们:
含义:遇到困难时要增 强信心,往往看似无望, 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 的转机。
家王 但死 祭师 悲去 无北 不元 忘定 见知 告中 九万 乃原 州事 翁日 同空 。, 。,
课外拓展
铁夜 尚僵 马阑 思卧 冰卧 为孤 河听 国村 入风 戌不 梦吹 轮自 来雨 台哀 。, 。,
十 一 月 四 日 风 雨 大 作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意:我看不清庐山的真 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 中,视野太狭窄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一句,表面上是说作者身在 庐山之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 的真正面目。细细品味,却暗含着 人生的哲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 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 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正所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走近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 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与其父亲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 主要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名言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会欣赏到沿途美 丽的风景,欣赏之余,会产生这样、那 样的疑惑与思考。你看,庐山自古就有 “匡庐天下秀”的美誉,可是畅游庐山 之时,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清它的真面目 呢?假如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之中,又是 否期待过绝处逢生的喜悦与激动呢?接 下来,我们就与大诗人苏轼和陆游一起, 到诗中去寻找答案吧。
词语注解 ① 题:书写,题写。 ②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③ 缘:因为。 ④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远
近
高
低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从侧面看成了山峰,远看、 近看、俯看、仰看景象各不 相同。
欣赏了刚才几组庐山的图片,同 学们认为庐山怎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