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第30任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就职演说

美国第30任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就职演说

就职演说1925年3月4日同胞们:在考察当前形势时,任何人都不难看到,令人满意的东西实在很多,而鼓舞人心之处则更是不可胜记。

我国正在全世界率先进行那场巨大冲突①之后的全面重建工作。

今后数年内,我们将背负许多重担,同时也必须准备在某些时候承受那些次要而间接的后果。

但目前我们正开始更确切地考虑,我们应当遵循何种方针,应当运用何种补救措施,应当采取什么行动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我们正清楚地表明我们意志坚定,决心忠实而自觉地实施这些扶危济困的措施。

由于我们在内政方面已进行了充分调整,②因而信心得到恢复,商业得以复兴,全国各地正在逐步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不能孤立地生存下去,因而我们提供了财力和建议,以帮助欧洲各国解除困苦和平息争端。

①因为美国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和目前的现状,全人类便具有了更为坚定的勇气和更为崇高的愿望,不觉精神为之一振。

①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共和党政府即着手结束战时政策,解除对企业的过分干涉,任其自由发展,同时采取措施刺激农业生产,国内经济开始走向策荣。

①192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关于德国赔款同题的“道斯计划”,规定向德国贷款两亿美元以刺激其经济复兴,提高其赔款能力,从而有助于缓和法国、比利时等国因德国不能按时赔款而占领德国鲁尔地区所引起的紧张局势。

这些成果并不纯粹是机遇的产物。

它们的取得,乃是许多人不断努力、开动脑筋和付出重大牺牲的结果。

我们必须继续向过去学习,否则在将来就不能保持这些辉煌的成就。

我们若要讲求治国之道,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运用我国以往处理内政外交的经验。

我们如想建立新的大厦,就必须透彻了解原有的基础。

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的本性大体上乃是宇宙中最为恒久的事物,人类关系的本.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想保持正确方向,就必须时常根据政治天空中这些固定的星座来确定自己的方位。

我们如能仔细审视已做的工作,就可以精确地决定今后能做些什么。

我们的国家意识通过争取独立的军事行动得以首次明确无误地显示出来,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了,②我们现在正处于这第一百五十个年头的开端。

过去那种分裂和从属的殖民地情感业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团结而独立的国家情感。

人们开始摒弃地方宪章的狭隘限制,转而寻求全国性宪法所提供的广阔机会。

③在自由精神的不断激励之下,我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将近五十年之后,我们向全世界重申了自己的这种自由和独立,并通过门罗主义而加以捍卫、支持和提供保障。

①美国的国土一度不过是大西洋海岸地区的狭长地带,但后来其边疆不断推移,越过横隔大陆的山脉和平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那黄金般的海岸。

②我们使自由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们为保障自己的利益,将领土扩展到遥远的岛屿,③并且承担随之而来的责任,赋予那里的不幸人民以正义和自由。

为了捍卫我们自己的理想,同时也为了自由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业,我们参加了世界大战。

④待到赢得全面胜利,我们便将军队撤回本土,除了因为已尽义务而心安理得之外,并未索取任何补偿。

②1775年北美殖民地开始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至1925年已有一百五十周年了。

③1776年相继宣布独立的各州均制定了各自的宪法,各州自行其是,相互联系松散,而邦联政府也软弱无力。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组成一个较强大的全国政府,使美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参见本书第4页注释②和第11页注释②。

①1823年12月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门罗主义”,反对欧洲把美洲当做殖民的对象,此时美国宣布独立已有四十七年。

参见本书第54页注释③。

②美国刚建国时领上只限于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仅有十三个州(详见本书第138页注释④);迄于1925年,已发展为匹十八个州,其中在1890—1925年间加入联邦的帅为爱达荷(1890)、怀俄明(1890)、犹他(1896)、俄克拉何马(1907)、亚利桑那(1912)和新墨西哥(1912);参见本书第209页注释③和第240页注释②。

③内战以后美国继续扩张领土。

1867年占领太平洋上的中途岛;1893年策动夏威夷居民推翻当地政府,取得对夏威夷诸岛的控制权;1898年又从西班牙手中取得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

④1917年4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法等国一起对德国作战。

1918年11月战争结束,次年参战美军陆续撤回本土。

通过所有这些活动,我们扩大了自由,加强了独立。

我们日益具备美国特色,而且打算继续弘扬这种美国特色。

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公开而真诚、热诚而认真地坚持美国特色,我们就能最好地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最成功地履行我们对全人类的义务。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遗产,那就在于这一点;如果说我们有什么命运,那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即已找到了这种命运。

然而,我们如果想要继续保持鲜明的美国特色,就必须不断使这个名词的含义趋于全面,从而足以容纳一个文明与进步的民族所拥有的各种合理愿望——这个民族决心在一切交往中追求一种真诚而有信仰的生活。

我们不能使自身受到口号的限制和词藻的阻碍。

真正重要的不是修饰性的词汇,而是实质性的事物。

我们最为关切的并不是行动的名称,而是行动的结果。

我们究竟应当奉行孤立主义①还是与那些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纠缠不清,这种考虑实在不必使我们受到过多的困扰。

地球的自然构造使我们同整个旧世界②分隔开来,但共同的兄弟情谊这一人类最高法则,却用不可分割的纽带将我们与全人类联结在一起。

我们的国家所表示的意图,不过是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但我国不得不维持这样一支军事力量③,只是为了适合我们这一伟大民族的尊严和安全的需要。

这种军事力量应当得到平衡的发展,并且实现高度的现代化,使之无论在海上和陆地,还是在水下和空中,都能完成保卫国家的任务。

不过,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行动使全世界看到,这种军事力量并非一种威胁,而是保障安全与和平的工具。

①美国独立后至十九世纪末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原则,其要点是:美国的最大利益在美洲,美国与美洲以外的国家除进行商业往来外,决不卷入它们之间的政治纠纷,也不与任何一国结盟(参见本书第225页注释③)。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美国日益介入世界事务,背离了这一原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孤立主义情绪回升,主张美国从纷繁的国际事务中抽身。

②指欧洲。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迅速扩大,接近英国的水平,陆军则保持在十余万人的规模。

我国完全信奉一种光荣的和平,在这种和平之下,我国公民无论身在何处,其权利都应得到保护。

单凭一支威慑性的庞大武装力量就能保障人民享有这种和平,这实在无异于天方夜谈。

美国目前”同其他国家一样,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通过友谊和善意以及相互理解和容忍来促进和平。

我们从未执行军备竞赛的政策。

最近我们与其他几个大国签订了限制海上实力的条约,④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是,我们的海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①消除因尖锐对峙而必然增加的开支负担和相互猜疑,对于抑制那种最能煽起战争之火的无理性的歇斯底里与误解,乃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这种策略在全世界上代表着一个新的起点。

这是一种业已引向全新行动路线的思潮和理想,然而,要坚持这种政策决非易事。

有些国家从未改变其原有立场,有些国家则时常滑回到过去的思想方式,重新走上大动干戈和依赖武力的老路。

美国既已率先朝着这个新方向前进,就必须坚持这种带头作用。

我们倘若期望别的国家对我们的公平和正义保持信赖,就必须表明我们是信赖他们的公平和正义的。

④指1922年2月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等国签署的《五国海军协定》。

①根据《五国海军协定》,美国可以和世界头号海军大国英国建造同等吨位数的主力舰,从而使美国海军跃居与英国平等的水平。

我们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便可从频繁举行的会议和协商中看出,国际关系的改善大有希望。

我们面前已有了华盛顿会议②的有益成果,也有最近就欧洲问题而举行的各种磋商,有些磋商乃是响应我们的建议而举行的,有些则由我们所积极参与。

磋商即使遭到失败也只能视为有益的事情,因为较之战争的威胁或真正的战争,这已是一个无可估量的进步。

我坚决赞成继续坚持这种做法,因为无论何时,只要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只存在一项诺言,也有可能获得实际而有利的结果。

②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意、中、荷、葡等国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有关远东事务和限制军备的国际会议。

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五国海军协定》、《四强公约》、《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

在国际交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应当是显示理智,而不是挟以武力。

我们遵循这一原则,长期以来一直倡导采用仲裁办法和平地解决争端,并议定了多项条约以达到这一目标。

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应该拥护国际正义永久法庭①。

在涉及重大原则的地方,在有希望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伟大运动②正在展开的地方,鉴于其他许多国家都已给这些运动以实际的支持,我们也决不能因为任何无关宏旨的细小分歧而拒绝认可,而只能根据至为重要而无法摆脱的根本理由行事。

我们决不能贪图小利而出卖自己的独立和主权,然而,我们不应该玩弄精巧的逻辑和进行诡辨,借助托词来推卸无疑属于我国的责任,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财雄厚,并在世界上居于领导地位,理应主动表明我们赞同建立一个旨在国与国之间维持公平正义的法庭,并且全面承担我们应尽的全部责任。

为此作出真诚而无私的努力。

我们应当运用自己巨大影响的分量,来支持依照法律、理性以及裁判的方式决定大局,反对动用武力和通过战争以解决问题的做法。

①指海牙国际法庭。

②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兴起的一场世界性的和平与裁军运动。

我们向来无意于干预其他任何国家的政局,我们尤其下定决心不卷入旧世界的政治纠纷。

我们踌躇再三才答应西半球一些小国的要求,帮助它们维持秩序,保护生命及财产,并建立起负责的政府。

③我国一些公民以私人的名义投入巨额款项支援旧世界,使之获得必需的资金和救济。

④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必要去减轻人类痛苦和帮助遭受不幸的国家进行重建工作,我们向来都是有求必应,今后也决不会置之不理。

由于我们拥有巨大实力,在世界上又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这些同样也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③美国以美洲领袖自居,打着“门罗主义”的旗号,控制了拉美许多弱小国家,在古巴、尼加拉瓜、多米尼加、海地等国驻扎军队。

美国的这种做法引起拉美各国的不满,1928年参加泛美会议的各国代表对美国的拉美政策提出了批评。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蒙受重大创伤,美国人纷纷投资于欧洲,其中接受美国投资最多的是德国。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开动脑筋竭力寻求永久和平的方案。

阐明国际法的一些原则无疑是有益的,对于学者们为使各国能接受这些原则而做的准备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支持。

那些主张将侵略战争宣布为非法的人们所进行的认真研究,有可能产生许多积极的成果。

然而,所有这些计划和准备工作,所有这些条约和盟约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