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第二章资料

土力学第二章资料

及土的压实性 1-6 土的工程分类
1-1 土的形成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 根据来源分:有机土和无机土
岩石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1-1 土的形成
物理风化: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或 受波浪的冲击、地震等引起各种力的作用,温度 的变化、冻胀等因素使整体岩石产生裂隙、崩解 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
特点:湿热地带,粘土,深厚,松软,易变; 寒冷地带,岩块或砂,物理风化,稳定; 颗粒多为角粒且母岩的种类对其性质有显著影响。
1-1 土的形成
运积土: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搬运离开 生成地点后再沉积下来的堆积物。
由于搬运动力的不同,又分为冲积土、风积土、冰碛土和沼 泽土等。
1-1 土的形成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一)成土矿物
原生矿物: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由物理风化生 成的土粒通常由一种或几种原生矿物组成,颗粒较粗,一 般为无粘性土;圆形、板状、块状;吸附水的能力弱,性 质比较稳定,无塑性。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次 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伊利 石和蒙脱石;由次生矿物构成的土粒极细,多呈片状或针 状;性质不稳定,有较强的吸附水的能力,含水率的变化 易引起体积胀缩,有塑性。
1-2 土的组成
当土骨架的孔隙全部被水占满时,这种土称为饱和土; 当土骨架的孔隙仅含空气时,就成为干土; 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土的孔隙中兼 含空气和水,此时的土体属三相系,称为湿土。
根据土的粘性分:粘性土:颗粒很细; 无粘性土:颗粒较粗,甚至很大。砂、 碎石、甚至堆石(直径几十 cm甚至1m)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二)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 粘土矿物:由各种硅酸盐矿物分解形成的水铝硅酸盐矿物。 其结构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晶体矿物为主。
晶体:指原子、离子在空间有规律的排列,不同的几何排 列形式称为晶体结构,组成晶体的最小单元称为晶胞。 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铝氢氧八面体。
1-1 土的形成
冰川沉积土:由冰川剥流水搬运直接从冰层中搁置下来的土。 冰碛土的特点:不成层;颗粒粒径的变化范围很大,从漂石到 粘粒;粗颗粒的形状是次圆或次棱角的,有时还有磨光面。
冰水冲积土:由冰川融化水搬运、堆积在冰层外围的冲积土。 冰水冲积土的特点:与河流冲积土具有类似的性质,常由砾石、 砂和粉砂组成。
土的级配:土中各种大小的粒组中土粒的相对含量。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四)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测定土中各粒组颗粒质量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确定粒径分布范围的试验称为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冲积土: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流经地表时,冲刷、带动或搬 运土粒,经过一定距离后在较平缓地带沉积下来的土层。 冲积土的特点:有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和不均匀性。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的堆 积物。 风积土的特点:颗粒沿风向有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没有明 显的层理,颗粒以带角的细砂粒和粉粒为主,同一地区颗粒 较均匀。
1-1 土的形成
特征:
物理风化:量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较粗; 化学风化:质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很细。
对一般的土而言,通常既经历过物理风化,又经历 化学风化,只不过哪种占优而已。
1-1 土的形成
土从其堆积或沉积的条件来看可分为:
残积土

运积土
冲积土 风积土 冰川沉积土
沼泽土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仍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堆积物。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二)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
高岭石:长石风化产物,1:1型晶格,一个硅片+一个铝 片=一个晶层,晶层靠氢键连接,一个颗粒多达近百个晶 层。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二)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
伊利石:云母在碱性介质中风化产物, 2:1型晶格,二个硅片+ 一个铝片=一个晶层,晶层靠钾离子连接,比较稳定,但不如 氢键;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二)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 蒙脱石:伊利石进一步风化, 2:1型晶格,二个硅片+一个 铝片=一个晶层,晶层没有钾离子连接,连接弱。水分子和 水化阳离子极易进入层间。
水水分分子子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三)土粒的大小和土的级配 粒组:把工程性质相近的一定尺寸范围的土粒合并为一组。 某粒组的土粒含量:该粒组的土粒质量与干土总质量之比。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指标与工程分类
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本章内容
1-1 土的形成 1-2 土的组成 1-3 土的结构 1-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5 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
1-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二)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
硅片:基本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底面每个氧离子为2个 相邻单元的硅原子共有组成六边形孔硅片。 铝片:铝(镁)-氢氧(氧)八面体,每个氢氧离子为2 个相邻单元的铝原子共有组成铝片。
同像置换(同型替代):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四面体 或铝氢氧八面体中心的硅、铝原子被其它原子如铁、镁 等置换,其结构形式不变,但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变 化,形成不同的矿物。
1-1 土的形成
沼泽土:在沼泽地的沉积物。 腐植土:植物充分腐化的土。 泥炭土:未完全腐化还保留有植物残余物的土。 泥炭土的特点:通常呈海绵状,干密度很小,含水率极高,土 质十分疏松,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
1-2 土的组成
土是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常称土为三相系。 固相:土的颗粒、粒间胶结物; 液相:土体孔隙中的水; 气相:孔隙中的空气。
物理风化只改变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不改变 岩石的矿物成分。
1-1 土的形成
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氧气、二氧 化碳等各种气体、水和各种水溶液等物质相接触 ,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使这些岩石或岩屑 逐渐产生化学变化,分解为极细颗粒的过程。
化学风化不但改变了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也 改变了岩石的矿物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