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长郡中学2019届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王岳飞、王厚伟、刘小辉审题人:胡昆、周万明、李龙军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时量150分钟.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

马丁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元素和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B.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C.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D.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2.长郡中学高三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a、b、c三组实验,各组pH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量,结果如图l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组的pH可能高于b组的pHB.a组pH条件下,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能最多C.在c组pH条件下比较适宜保存酶D.实验要求“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腺体分泌物增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乙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溶酶体C.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无氧环境下D.丁引起的反成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4.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l条C.雄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11个四分体D.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5.图2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B.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出终止密码子是UCUC.①→②中会产生图中④代表的物质,且④中含有氢键D.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①的复制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激素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B.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不等同于不生长C.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是由根尖端向根近茎端运输D.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7.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弃旧电池的铜帽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B.“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2代替H2O2C.加入锌粉反应的离子为Cu2+D.“过滤”操作后直接将溶液蒸发结晶、高温灼烧得到ZnO8.下列实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 氨基(—ND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B .一定质量的乙烷与22.4L(标准状况)Cl 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形成C —C1键的数目为2N AC .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0.1mol ·L -1的CuSO 4溶液,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04N AD .n (H 2SO 3)和n (HSO 3-)之和为1mol 的KHSO 3溶液中,含有的K +数目为N A10.叶蜡石的化学式为X 2[Y 4Z 10] (ZW)2,短周期元素W 、Z 、X 、Y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Y 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X 的离子与ZW -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B .常温常压下,Z 和W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液体C .叶蜡石和YZ 2中都存在[YZ 4]四面体结构D .用NaOH 溶液分离X 单质和Y 单质的混合物11.用电解法处理含227Cr O -的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227Cr o -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227Cr O -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ii 与实验i 对比,其他条件小变,增加c(H +)有利于227Cr O -的去除B .实验iii 与实验ii 对比,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Fe 3+)有利于227Cr O -的去除C .实验iv 中Fe 2+循环利用提高了227Cr O -的去除率D .若实验iv 中去除0.01mol 227Cr O -,生成的阳离子全部转化成沉淀,则沉淀的质最是2.06g 12.轴烯、旋烷是一类具有张力的碳氧化含物,结构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旋烷的通式为()36481n n C H n ++≥B .轴烯①、轴烯②、轴烯③、轴烯④之间不属于同系物C .轴烯①的二氯代物只有3种(小考虑立体异构)D .1mo 旋烷④转化为C 18H 36,需消耗6 mol H 213.常温下,钠盐(Na 2XO 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pOH=-lg 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N 表示()()2331c H XO g pOH c HXO -与B .常温下,()1022310a K H XO -=C .当pOH=2时,NaHXO 3溶液中:()()2382310c H XO c XO --=D .向Na 2XO 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液中:()()()23322c Na c HXO c XO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放射性元素23892U 的衰变途径有多种可能,其中一种途径为23892U α90XTh β91YPa ,下列关于该种衰变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式中的X=234,Y=235B .23892U →90X Th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C .90X Th →91YPa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D .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15.如图6所示,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间形成的两部分磁场区域的圆心角α均为94π,磁感应强度B 均沿半径方向。

单匝矩形线圈abcd 的宽ab=L ,长bc=2L ,线圈绕中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对外电阻R 供电。

若线圈电阻为r ,电流表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圈转动时将产生正弦式交流电B .从图6位最开始转过90°角时,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C .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最的变化率不变D .电流表的示数为()243BL R r ω+ 16.如图7所示,在倾角0=37θ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均为m=5kg 的A 、B 两物体用k=200N /m 的轻弹簧相连,初始时A 、B 两物体静止放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

现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使之能匀加速上升,经t=0.4s物体B 刚要脱离挡板。

已知sin37°=0.6,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施外力F 随时间均匀增大B .物体A 运动的加速度为3m /s 2C .物体B 脱离挡板时物体A 的速度为2m /sD .0.4s 内外力F 所做的功为14.625J17.一辆机车的质最为m ,额定功率为P ,在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机车启动时的v-t 图象如图8所示。

已知t 1时刻的速度为v 1,t 2时刻的速度为v 2,且t 1时刻的加速度为t 2时刻的加速度的2倍。

若机车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小于122v v + B .机车所受的恒定阻力为2132P P v v - C .机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122v v v v - D .若机车以加速度a 匀加速启动,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P ma 18.2018年12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经过多次变轨后,在距地心为R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凝望地球。

该卫星首次搭载了大气大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仪等,是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的标志。

高分五号卫星由半径为R A 的圆轨道1经椭圆轨道2变轨到同步轨道3时的情况如图9所示,已知高分五号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为T 1,己知地球半径R 0<R A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213GT π B .在轨道3上稳定运行时,卫星每天可两次经过地表上同一点的正上方C .卫星在从A 点经轨道2运动到B32A A R R R ⎫+⎪⎭D .卫星由圆轨道1调整到同步轨道3上,只需要加速一次即可19.在水半地面上固定有A 、B 两个带电最均为+Q 的点电荷,在过AB 中点O 的中垂面内固定有一根长为L 的光滑绝缘细杆CD ,且O 、C 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D 点到O 点的距离与C 点到O 点的距离均为d ,OC ⊥OD 。

在杆的顶端C 处有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金属圆环,由静止释放金属圆环后,它会沿杆向下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关于金属圆环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圆环沿杆运动的速度一直增大B.金属圆环经过杆中点时的加速度大于2g C .金属圆环运动到杆中点处的电势能最小D .金属圆环运动到D20.央视《是真的吗》节目做了如下实验:用裸露的钢导线绕制成一根无限长螺旋管,将螺旋管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用一节干电池和两磁铁制成一个“小车”,两导电磁铁的同名磁极粘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上,只要将这辆小车推入螺旋管中,小车就会加速运动起来,如图11所示。

图11中电池所在处的线圈没有画出,关于小车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小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右B.小车加速运动的能量源于安培力做功C.将小车上两磁铁均改为S极与电池粘连,小车的加速度方向会改变D.将小车上两磁铁均改为S极与电池粘连,小车的加速度方向不会改变21.如图12所示,从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上O点以相同的速率射出三个相同粒子a、b、c,粒子b射出的方向与边界垂直,粒子b偏转后打在边界上的Q点,另外两个粒子打在边界OQ的中点P处,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一定带正电B .粒子a 与b 射出的方向间的夹角等于粒子b 与c 射出的方向间的夹角C .两粒子a 、c 在磁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D .三个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O 点的连线构成一个菱形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