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班数学教案

学前班数学教案

活动一数一数家里的物品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数数、计数的基础上学习统计。

培养幼儿的识数能流利,训练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统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2、幼儿用书第一页。

3、教学挂图《动物运动会》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教学挂图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一页的图画内容3、引导幼儿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4、引导幼儿互相比较记录结果5、教师小结活动总结活动二节日的夜晚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一个一个地数的基础上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数数能力。

3、让幼儿体验几个几个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收集十个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

(玩具、干果、生活用品等便于数数的物品)2、幼儿用书第二页。

活动过程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数数材料,感知数数物品的丰富多样性。

2、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数感知数数方法的多样。

3、组织幼儿做几个几个数的游戏。

活动总结活动三认识单数与双数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区分单数与双数。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寻找发现区分单数、双数规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三页2、教学挂图《玩具世界》活动过程1、数一数、圈一圈,认识单数、双数。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继续圈出单数、双数。

3、涂一涂、填一填,巩固认识单数、双数。

第二课时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四页活动过程1、填一填、连一连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四页“找规律”方格内的数字活动总结活动四搬新家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如何数10以内的数2、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准确性与敏捷性3、让幼儿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几组1—10的数字卡片2、幼儿用书第5页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做“看谁做的对又快”的游戏2、组织幼儿做“听数结伴”的游戏3、让幼儿做报数、编号、找卡片的游戏4、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5页练习活动总结活动五倒着数活动目标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的练习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活动准备:1、数字卡片1—10,彩色串珠1—102、幼儿用书第6页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走线,线上游戏“小火箭。

2、游戏活动倒数练习“接龙数数”。

3、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6页。

活动总结活动六看数画花请客人吃糖找朋友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相邻数的概念,并熟练应用。

2、训练幼儿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几组1-10的数字卡片。

2、幼儿用书第7-9页。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看数画花。

2、找数字朋友,复习相邻数。

3、填图练习。

活动总结活动七轻与重、多与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操作中感知物品轻重,探索比较同一种类物品轻重的规律2、培养幼儿对不同物品的轻重的估算能力和选择能力活动准备1、一样大小的橡皮泥若干2、幼儿用书第10页活动过程1、说一说2、掂一掂,探索比较同一种物品轻重的规律3、看一看,说一说(幼儿用书第10页)活动总结活动八比一比、看一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常用的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与短。

2、.学习对应排列相关物体,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活动准备1、笔、小棒、吸管、筷子等实物若干(长短比较明显)。

2、幼儿用书第11页。

活动过程1、出示两支长短不一的笔,让幼儿来比较它们的长和短。

2、提问幼儿: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又方便、又准确?3、让幼儿用想到的好办法来比较长、短不一的吸管、筷子、小棒等物体。

活动总结活动九我会数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同类物体的区分能力。

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12页。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2、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3、教师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12页。

4、教师总结。

活动总结活动十拼拼合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物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大纸片各一张。

2、每个幼儿准备4张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均为直角等边三角形)3、幼儿用书第13页。

活动过程1、教师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

2、拼合游戏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3页。

活动总结活动十一拼拼合合(二)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操作游戏巩固对梯形、半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不同颜色的梯形、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

2、幼儿用书第13页。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纸片,看看有哪些形状,是什么颜色。

2、请幼儿利用这些纸自由拼合图形。

3、幼儿展示结果,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拼合的。

4、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 13页,完成练习。

活动十二他们有变化吗?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认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面积守恒”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大正方形纸片一张。

2、幼儿用书第14页。

活动过程1、出示正方形纸片。

2、引导幼儿得出“一个正方形能折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拼起来也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

3、让幼儿看幼儿用书第14页上的练习。

4、幼儿独立完成幼儿用书第14 页的练习。

活动总结活动十三自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感知什么是加法应用题,理解“加”的含义,并能根据图意自编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幼儿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15页。

2、教学挂图《大家在一起》。

活动过程1、幼儿学习编题,感知应用题。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教幼儿仿编加法应用题。

3、根据图意自编应用题。

活动总结活动十四自编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感知什么是减法应用题,理解“减”的含义,并根据图意自编简单的减法应用题2、培养幼儿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16页。

2、教学挂图《下车》。

活动过程1、教师根据生活情景编几道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感知减法应用题中人和物的数量关系。

2、展示教学挂图,教师根据挂图提问3、引导幼儿观察用书第16 页,根据图意,自编几道减法应用题。

活动总结活动十五看图填加、减号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游戏,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2、培养幼儿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

2、每组幼儿共有一个“+”“-”“=”。

3、幼儿用书第17页。

活动过程1、认识符号。

2、看图填符号。

3、让幼儿自由组合认识符号。

活动总结活动十六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快乐的儿童乐园)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自编加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感知、学习怎样列加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加法计算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18页第19页。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指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18页的图画理解图意。

2、教师展示教学挂图,启发幼儿思考可以列出什么样的算式,注意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活动总结活动十七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还剩多少)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看图,理解图意,学习列减法算式。

2、激发幼儿对减法计算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20页第21页。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0页。

2、教师展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看图自编减法应用题。

活动十八我会画、我会数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拼图,学习根据图片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特征编加减法应用题。

2、提升幼儿运算加减法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22页。

活动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

2、找一找,编一编。

3、填一填,算一算。

活动十九分分合合(一)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的分法;帮助幼儿理解2和比2多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感知3和比3多的数分成两个数的分法不止一个。

2、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1、小花。

2、每个幼儿准备一支笔记录。

3、幼儿用书第23页。

活动过程1、每组6朵小花(分一分)。

2、交流小花的分法。

3、分好后,再将小花放在一起,看是多少朵花,与没分之前比较,是变多了,或是变少了,还是一样多。

4、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23页。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分分合合(二)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分合练习,并记录分合的结果,理解分合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综合能力。

3、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自带分合的材料。

2、幼儿用书第24页。

活动过程1、幼儿介绍自带材料的名称。

2、让幼儿进行分合操作。

3、让幼儿相互交流记录结果。

4、让幼儿认识分合号。

5、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第24页的练习。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一翻杯子游戏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分合操作活动,认识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这两个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自带塑料纸杯4个。

2、幼儿用书第25页。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翻杯子游戏过程。

2、幼儿自主操作并记录结果。

3、请幼儿把记录的结果与书上对比。

4、教师引导完成幼儿用书第25页。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二哭哭笑笑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按不同特征或类别对物品进行分类,感知不同的集合方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其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26页。

活动过程1、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6页的“找同类”的练习,做连线游戏。

2、涂一涂。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三找同类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不同物体“集合”的感知。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让幼儿体验“找同类”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27页。

活动过程3、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7页的“找同类”的练习,做连线游戏。

4、涂一涂。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四小小统计员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不同物体的感知。

2、培养幼儿多同类物体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28页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幼儿用书第28页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28页的统计。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五按要求组合图形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感知图形序列的基础上能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29页。

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教学挂图2、教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9页填图形的练习。

3、让幼儿依照规律画图。

4、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29页。

活动总结活动二十六我会画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在感知图形序列的基础上能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30页。

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教学挂图。

2、教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第30页填图形的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