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预处理
性废水流过此滤床即被中和。过滤中和法与投药中和法相 比,具有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及劳动条件好等优点,它 产生的沉渣少.只有废水体积的0.1%,主要缺点是进水硫 酸浓度受到限制。常用的滤料有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 三种,其中前两种的主要成分是 CaCO3,而第三种的主要 成分是 CaCO3、MgCO3。
4. 已知某化工厂的酸性废水的平均日流量 为1000m/d,废水流量及盐酸浓度列于表 中,求6h的平均浓度和调节池的容积。 数据如下表:
return
习题
return
第二节 筛滤 格栅 筛网 筛余物的处置
return
格栅分类 按形状分
格栅
return
按栅条净间隙e来分
按清渣方式来分
各种格栅及格栅除污机 动画演示
第二章 预处理
第一节 水质和水量调节
第二节 筛滤
第三节 中和 思考题 作业
第一节 水质和水量调节
水量调节
水质调节
水量水质调节
return
水量调节
水量调节池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来水重力流,出水用泵 抽,贮存盈余,补充短缺。
图5-1 水量调节池
return
废水流量变化曲线
150
流量曲线
100 50
return
(2)调节池工艺尺寸的确定:
先取有效水深1.5~2.0m,则池面积,
F
WT H 有效
定池宽、池长
(3)水质调节池的形式 方形 圆形 点击看示意图
均质沉淀池:当废水中SS高时,则可 采用均质沉淀池。池侧沿程进水,使 同时进池的污水转变为前后出水,达 到与不同时序的污水混合的目的。
return
(1)调节池的容积
t qi
WT
i 1
2
实际要求的池容
t qi
WT i 1 2
式中:η=0.7(容积加大系数)
从废水的水量水质变化曲线图表上选择
其流量和水质浓度较高的时段。
求该时段废水平均浓度与废水累计量。
return
穿孔导流槽调节池
1-进水 2-集水 3-出水 4-纵向隔墙 5-横向隔墙 6-配水槽
4. 沉淀池能否起到均量均质的作用? 5. 水质污染的性质和成因以及危害? 6.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return
习题
1. 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方式有何特点?试述低坝式取水和底栏 栅取水的构造组成和适用范围。 2.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 特点及一般去处方法。 3. 已知某城市的最大设计污水量Q=0.2m/s,K=1.5,计算格 栅各部尺寸。
这时应采用中和处理,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2)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前,以免对管道系统造
成腐蚀,在排入前对工业废水进行中和,比对工业废水与 其他废水混合后的大量废水进行中和要经济的多。 ❖ (3)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之前,对生物处理而言,需将处理 系统的 pH维持在6.5~8.5范围内,以确保最佳的生物 活力。
栅条间隙e 16~25mm:0.10~0.05m3渣/103m3污水 30~50mm:0.03~0.01m3渣/103m3污水 栅渣含水率80%±,容重960kg/m3 当栅渣量>0.2m3/日,则应采用机械清渣
设计计算
栅槽宽度B B=S(n-1)+en(m) 式中:n—格栅间隙数(个)
n Qmax sinα ehV
return
栅槽总长度L(m)
L
l1
l2
1.0
0.5
H1
tg
(m)
式中:l1—渐扩部分长度,m l2—渐缩部分长度,m l2=l1/2 H1—栅前槽高,m, H1=h+h2(m)
K总
栅渣量W(m3/d)
W Qmax •W1 86400 K总 1000
式中: W1—栅渣量标准(m3/103 m3污水) K总—总变化系数
中和滤池主要有普通中和滤池、 升流式滤池和滚筒中和滤池三种类 型。
普通中和滤池为固定床形式。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和 竖流式两种。目前较常用的为竖流式,它又可分为升流 式和降流式两种。普通中和滤池滤料粒径一般为30~ 50mm,不能混有粉料杂质。当废水中含有可能堵塞滤 料的杂质时,应进行预处理。
return
return
废水流量累积曲线如图2-1所示
1600
b
C
90m3
1400
A
废水累
1200
积曲线
Ed
1000
600
出水累
800
计曲线
400
220m3
600
300
90+220=310m3
400
200
池中水量
200
变化曲线
100
a
0
0
6
12
18
24
图2-1 某厂废水流量累积曲线
池中水量(m3)
return
质和水量变化决定采用何种中和设备。 ①当水质和水量较稳定或后续处理对
pH值要求较宽时,可直接在集水井、管 道或混合槽中进行连续中和反应。
②当水质和水量较稳定而后续处理对 pH值要求高时,可设连续流中和池。
二、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一)利用废酸性物质中和法 废酸性物质包括含酸废水、姻道气等.烟道气中 CO2含量可
return
(三)利用碱性废水中和法 如厂内或区内也有碱性废水排出,则可利用碱性疲水来中
和酸性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此时应进行中和能力的 计算,即参与反应的酸和碱的当量数应相同。必须注意对于 弱酸或弱碱,由于反应生成盐的水解,尽管反应达到等当量点, 但溶液井非中性,pH值取决于生成盐的水解度。废水水
高达24%,此外有时还含有SO2和 H2S,故可用来中和碱性 废水。
利用酸性废水中和法和利用碱性废水中和酸性废水原理基本 相同.
return
(二)药剂中和法 常用的药剂是硫酸、盐酸及压缩二氧化碳。硫酸的价格较低,
应用最广。盐酸的优点是反应物溶解度高,沉渣量少,但价格 较高。用无机酸中和碱性废水的工艺流程与设备,和药剂中和 酸性废水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用 CO2中和碱性废水, 采用设备与烟道气处理碱性废水类似,均为逆流接触反应塔。 用CO2做中和剂可以不需pH控制装置,但由于成本较高,在 实际工程中使用不多,一般均用烟道气。
Ga
KQ(c1a1
c2a2 )
式中 Ga—总耗药量, kg/d; Q— 酸性废水量, m3/d; c1、c2——废水中酸的浓度和酸性盐的浓度, kg/m3; α1 α2——中和lkg酸和酸性盐所需的碱量, kg/kg; K ——不均匀系数; α——中和剂的纯度,%。
return
中和过程中形成的沉渣体积庞大,约占处理水体积的 2%,脱水麻烦,应及时清除,以防堵塞管道。一艇可采用 沉淀池进行分离。沉渣量可根据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式计 算:
平均流量曲线 61.0
ΣQ=1464m/ 3 d
0
6
12
18
图2-1 某厂废水流量曲线
24
return
生产周期T内废水总量WT(m3)
T
WT
qi ti
ti 0
式中:qi——ti时段内废水的平均流量,m3/h ti——时段,h 在周期T内废水平均流量Q(m3/h)
Q WT T
T
qiti
ti 0 T
格栅设计注意点
1. 防止栅前垒水:栅后渠底应比栅前渠底低h。
2. 二个平行格栅的设计。
3. 栅前渠道的断面尺寸的确定:由栅前流速与栅前水深 而决定
筛网的各种形式
筛网
return
水力筛网
筛余物的处置
截留污物的去除:填埋、焚烧、堆肥或粉碎机粉碎后 返回废水中。
return
第三节 中和
❖ 中和处理适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下列情况。 ❖ (1)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前,其pH值指标超过排放标准。
(1)出水累计曲线OA,其斜率即为出水流量。 (2)池中水量变化曲线。 (3)水量调节池的容积确定:V(m3)
V=DB+CE
return
水质调节
不仅要求有足够的池容,而且要求不同时段流入池内的废水 都能达到完全混合。
混合方式: 用动力混合 用水力混合:
水泵搅拌混合 空气搅拌混合 机械搅拌混合
return
同心圆型调节池
return
均质均量调节池
均量——池中水位应变化→V池 均质——池中水量应混合→V池。 二者之中取其大者。
return
思考题
1. 水量调节池容积应如何确定?正常运行的平流式沉 淀池能否起到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为什么? 2. 废水均和调节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3. 水体水质现状评价分类及其概念?
各种格栅 及格栅除污机动画演示
各种格栅
自动机械格栅 钢丝绳牵引格栅
WG型机械格栅
各种格栅除污机
弧形格栅除污机
进水泵房格栅除污机
格栅设计
设计参数
过栅流速:0.6~1.0m/s 栅前渠道内流速:0.4~0.9m/s 栅前倾角:45°~ 75°,90° 水头损失一般为:0.08~0.15m 栅渣量标准:与格栅间间隙大小有关
G=Ga(Φ十e)十Q(S-c-d)
式中 G——沉渣量, kg/ d Φ——消耗单位药剂产生的盐量, kg/ks, e——单位药剂中杂质含量, kg/ks; S ——废水中悬浮物浓废, kg/m3; c ——中和后溶于废水中的盐量,kg/m3; d——中和后出水悬浮物浓度, kg/m3。
(二)过滤中和法 过滤中和法是选择碱性滤料填充成一定形式的滤床,酸
e—栅条净间隙,m Q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
过栅水头损失h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