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法规知识概述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三)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方针()A 基本原则B 教育制度C 教师与学生D 教育投入E 法律责任及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宗旨是()A 发展教育事业B 提高全民族素质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保护教师权益 E保护学生权益3、我国教育的性质是()A 国家坚持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知道B 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C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4、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有学校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考试制度,()A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B 学业证书制度C 学位制度D 扫除文盲制度E 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
5、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 有合格的教师C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目前我国设立的国家考试主要有()A 普通高考B 成人高考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E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F 计算机等级考试G 民办高校所进行的国家学历文凭考试四、简答题1、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有哪些?2、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教师法》颁布于____________,自___________起实施。
2、《中华人民教师法》的立法依据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_________工作的教师。
5、《中华人民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遵守法规义务、教育教学义务、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6、对教师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7、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__________ 许可制度。
8、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________________ 。
9、教师资格认定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历。
11、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历。
12、教师职务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等级。
13、每年的_______________为教师节。
(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_________________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_________________ ,培养_________________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我国教育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有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分为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个等级。
8、教育督导制度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
9、学历证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其学习经历的证明文件。
10、学位证书是证明某人________________的证明文件。
11、教育评估制度是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认可的社会组织,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综合的或单项的考核和平定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1、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早实施于()A 1993年9月1日B 1995年9月1日C 1997年9月1日D 2000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A 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 保护教师权益C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D 保护学生权益(二)、单项选择题1、()是教师法的立法依据之一。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 D《教育法》2、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是申请、初审、专家审查、()A 认定并颁发证书B 领导审批C 学校推荐D 参加考试3、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A 一级教师B 讲师C 二级教师D 高级职务。
4、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A 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B 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C 师范院校毕业 D 具有教学实践经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最早实施于()A 1993年9月1日B 1994年1月1日C 2000年9月1日D 1997年9月1日(三)、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依据是()A宪法 B 客观依据 C 政策依据 D 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包括()A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B 教师的待遇C 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D 资格和任用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有()A 教育教学权B 学术研究权C 学生管理权D 报酬待遇权E 参与管理权 F进修培训权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义务有()A 遵守法规义务B 教育教学义务C 思想教育义务D 尊重学生人格义务E 保护学生权益义务F 提高水平义务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A工资待遇 B 教师津贴 C 教师住房 D 教师的医疗保健 E 教师补贴6、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A 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B 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C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D 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7、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 体罚经教育不改的C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_______________颁布。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_______________ 起实施。
3、义务教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务教育的年限是________。
4、义务教育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________教育两个教育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起实施。
A 2000年9月日B 2006年6月29日C 2006年9月1日D 1986年4月12日(三)、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目的()A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B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C提高全民族素质2、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 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B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C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3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违法行为包括()A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就学B 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C 将学校校舍或场地出租、出让或转为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D 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并造成不良影响的E 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F 擅自决定停止学生上课,迫使学生离校(四)、简答题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哪些?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3、简述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含义以及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四)、简答题1、对待未成年人为什么要采取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所承担的义务有哪些?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时间是32、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简述义务教育2、义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__________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_________起实施。
3、人格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格尊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________,不得______。
6、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义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满14周岁,不满______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杀人、重伤、8、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_______周岁的公民。
9、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先救护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_________起实施。
A 1991年9月4日B 2007年6月1日C 2006年9月1日D 1995年9月1日(三)、多项选择题1、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是()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以下几方面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