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建设行政主体的是()。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B.地方行使对建设活动管理职权的其他行政机关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建设工程法规的调整对象及建设行政主体的概念。
建设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国务院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行使对建设活动管理职权的其他行政机关;二是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等。
2. 在建设工程中,下列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A.施工企业B.项目经理部C. 勘察设计单位 C. 监理单位【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法人的概念及施工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了完成某项建设工程施工任务而设立的组织,是一次性的具有弹性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在同一个法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总称为()。
A.法律形式 B.法律体系 C.法律规范 D.法律部门【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法律体系及法律部门(部门法)的概念。
4.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文件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A.《招标投标法》 B.《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C.《江苏省招标投标条例》 D.《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法的形式及其效力。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5.下列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
A.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C.安全生产法 D.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行政法规的概念。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执行法律规定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以及依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名称一般是《×××条例》。
6.《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属于(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司法解释 D.部门规章【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部门规章的概念。
部门规章是指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名称可以是“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7. 被代理人因为向代理人授权不明确而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
A. 由被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B. 由被代理人独自向第三人承担责任C. 由第三人自己承担损失D. 由代理人独自向第三人承担责任【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委托代理的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第3款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8.某建筑工程公司委托其业务员甲某外出采购水泥,甲某以该建筑工程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一份钢材购销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 B.甲某的行为属于有权代理C.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代理权 D.甲某的行为属于法定代理【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无权代理的概念。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但以他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
甲某以该建筑工程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超越代理权,属于无权代理。
9.甲是某水泥厂的法定代表人,甲有确切证据证明水泥厂的工人乙在以甲的代理人的身份对外签订水泥销售合同。
甲没有对此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则( )。
A.应视为甲已经同意 B.应视为甲是反对的C.是同意还是反对无法认定 D.所签订的合同无效【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表见代理的概念。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权代理,但由于行为人的某些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 而与善意第三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
本题某水泥厂的法定代表人甲存在过失,其过失表现为本人表达了足以使第三人相信有授权意思的表示,或者实施了足以使第三人相信有授权意义的行为,发生了外表授权的事实。
符合表见代理的特别构成要件。
10.根据《物权法》,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 )。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留置权【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物权种类。
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1. 建设单位需要使用相邻企业的场地开辟道路就近运输建筑材料。
经双方订立合同,约定建设单位向该企业支付用地费用,该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场地。
在此合同中,建设单位拥有的权利是()。
A. 相邻权B. 地役权C. 土地出租权D. 建设用地使用权【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地役权的概念。
地役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
地役权一种独立的物权,属于用益物权。
12.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合同成立 B.合同被公证 C.物权登记 D.交付【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3.当物权归属不明或是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
A排除妨碍 B恢复原状 C确认物权 D返还原物【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物权的保护。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14. 在建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该责任在债的产生根据中属于()之债。
A. 侵权B. 合同C. 无因管理D. 不当得利【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债的发生根据。
侵权是指公民或法人没有法律依据而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行为。
侵权行为一经发生,即在侵权行为人和被侵权人之间形成债的关系。
侵权行为产生的债被称为侵权之债。
15.既未受人之托,也不负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是自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在民法上称为( )。
A不当得利 B无因管理 C表见代理 D无权代理【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债的发生根据。
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没有法律上的特定义务,也没有受到他人委托,自觉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
无因管理在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与受益人之间形成了债的关系。
无因管理产生的债被称为无因管理之债。
16.根据《担保法》,必须由第三人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方式是()。
A.保证B.抵押C.留置D.定金【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担保的方式。
保证是以保证人的保证承诺作为担保的。
保证指保证人(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17.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保证担保方式的保证期间。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18.关于担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证是以保证人的财产作为担保的B.债务人称为担保权人,债权人称为被担保人C.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3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D.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有关担保的综合知识。
保证是以保证人的保证承诺作为担保的,签订保证合同时并不涉及具体的财物。
因此,选项A 不正确。
在担保法律关系中,债权人称为担保权人,债务人称为被担保人,第三人称为担保人。
因此,选项B不正确。
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2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因此,选项C不正确。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因此,选项D正确。
19.定金合同以()之时生效。
A.当事人签字B.合同备案C.定金实际交付D.主合同成立【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定金的知识。
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
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
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20.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此时应( )。
A.裁定不予受理B.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C.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D.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诉讼时效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受理后查明无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21.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B.2C.4D.20【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是我国民事法律对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
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特殊诉讼时效的,都应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
22.根据《合同法》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年。
A.1B.2C.4D.20【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特殊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
《合同法》第129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23.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 年,人民法院不予以保护。
A.1B.2C.4D.20【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最长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4.施工合同中约定按每月确定的工程量支付工程款,发包方没有按期付款,承包方欲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该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之日算起。
A. 第一次付款期限届满B. 最后一次付款期限届满C. 每次付款期限届满D. 提交工程款支付申请【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5.下列法律责任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警告B.罚款C.支付违约金D.没收财产【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作、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⑩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