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200 ~200 学年第一学期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命题教师审核人)
适用专业:药剂中药药学药学专升本
考生姓名学号班级
卷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列表中,以该表中填写内容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20*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药效
B.生物药剂学是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是指注射剂、片剂等药剂学中的剂型概念
D.不论何种给药方式,所有药物的体内过程都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2、下列对于主动运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载体
B.需要能量
C.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D.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3、一般认为,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高低的顺序为: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
B.片剂>胶囊剂>溶液剂>混悬剂
C.胶囊剂>片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
4、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肠(pH=6.0)中分子型约占:
A.1/2500
B.1/250
C.25
D.2.5*107
5、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促使药物吸收,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应该: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在CMC以下为宜
D.在CMC以上为宜
6、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屏障是:
A.角质层
B.活性表皮层
C.真皮层
D.皮下组织
7.以下有关药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在血流量大,血液循环速度较快的脏器分布较快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能提高其分布速度
C.药物与组织结合因贮存作用,可能延长作用时间
D.制剂中由于各种附加剂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可与原药物不同
8.下列有关表观分布容度积(V)的说法错误的是:
A.V是药动学的重要参数,它是将血药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B.V没有生理学意义
C.单位通常以L或L/Kg表示
D.某药的V比该药的实际分布容积小,则提示该药主要与血管外的组织结合
9.以下有关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药物代谢酶可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两大类
B.代谢都使药物失去活性
C.代谢涉及的化学反应可分为一相反应和结合反应
D.结合反应一般被认为是药物在体内的灭活反应过程,故又称之为“解毒反应”
10.下列关于药物排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于弱酸来说,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造成重吸收增加,肾清除率减小
B.多数药物经过代谢后,极性增大,使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有利于清除异物
C.一般来说,尿量增加,药物浓度降低,重吸收减少
D.肾小管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11.下列关于一级速度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B.AUC与计量成正比
C.半衰期随剂量增大而延长
D.属于线性速度过程
12.静脉推注某一单室模型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为5h,消除90%需要多长时间:
A.21.6h
B. 15.4h
C. 16.6h
D. 33.2h
13.静脉推注某一单室模型药物0.25g,K=0.07h,AUC=500,其表观分布容度积为:
A. 2.5 L
B. 5.1L
C. 9.9L
D. 2.8L
14.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1/2=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3µg/ml,应取K0值为多少?
A.109.4mg/h
B.0.36mg/h
C.36mg/h
D.300mg/h
15.肝肠循环对半衰期的影响是:
A.缩短
B.延长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6.下列哪个C-t方程符合所给图形:
A.C=C0e-kt
B.C=Ae-kt+Be-kt
C.C=k0(1-e-kt)
D.C=kaFX0(e-kt-e-kat)
17.已知某药物t1/2=4h,静脉注射该药100mg,测得初始药物浓度为10µg/ml,若每隔6h给药一次,共3次,那么末次给药后第10h的血药浓度是:
A. 1.01µg/h
B. 9.92µg/h
C. 3.08µg/h
D. 2.74µg/h
18.下列哪种临床给药方案比较合理:
A.对于中速处置类药物,为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可采用按t1/2给药,首次给以负荷剂量的给药方案
B.对于快速处置类药物,若其治疗窗又较窄,可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方案
C.对于中速处置类药物,若其治疗窗又较宽,可采用加大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的治疗方案
D.对于慢速处置类药物,可采用延长给药间隔,多次分量的给药方案
1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
B.绝对生物利用度以静脉注射剂的AUC作参比
C.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口服制剂的AUC做参比
D.不能以代谢产物的AUC来计算生物利用度
20.以下具有何种特征的药物适宜制备缓控释制剂:
A.一次剂量大
B.药理活性强
C.溶解度大
D.半衰期很短或很长
10×3)
21.下列关于口腔给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首过作用强的药物可通过口腔给药,因为口腔中没有酶,药物不降解
B.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唾液的冲洗作用
C.药物透过口腔黏膜的能力与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和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
D.药物经口腔黏膜给药只能发挥局部作用,而不能发挥全身作用
22.根据尿药排泄数据求算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参数有哪两种方法:
A.残数法
B.羽毛法
C.亏量法
D.速度法
23.不属于被动扩散的特征的是:
A.顺浓度梯度
B.不需能量
C.不需载体
D.有饱和现象
24.下列关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时的药动学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血药浓度对时间作用,曲线左侧称为吸收相,右侧称为消除相
B.在峰顶的瞬间吸收速度等于消除速度
C.达峰时间与剂量有关
D.峰浓度预计量无关,是该药的特征参数
25.最常见的引起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原因是:
A.与药物分布有关的可饱和血浆/组织蛋白结合过程
B.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可饱和酶代谢过程
C.与药物吸收、排泄有关的可饱和载体转运过程
D.酶诱导及代谢产物抑制过程
26.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包括:
A.半衰期与计量无关,是药物的特征参数
B. AUC与计量不成正比
C.消除动力学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D.其他药物可能竞争酶系统,影响其动力学过程
27.关于米曼氏方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程主要用于描述酶参与下的物质变化动力学过程,表征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过程
B.方程中Km表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消除速度常数
C.方程中Vm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过程中理论上的最大速率
D.方程中Vm和Km是某一药物的特征参数,不会随着体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8.下列对于口服固体药物在胃肠道中的溶出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符合Novcs-Whitncv方程
B.由于形成固体状态,溶出速度与药物溶解度成反比
C.难溶性药物可通过制成固体分散体来提高溶出速度
D.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度随PH值增加而减少
29.有关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具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半衰期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随计量改变
D.同一药物用于不同个体,也不会因生理、病理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0.下列关于清除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的药物体内总清除率TBCL=VK
B.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C.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D.单位是体积/时间
三、填空题(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17×1)
1.影响药物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包括
、、、。
2.常用的透皮吸收处理剂有和。
3.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4.双室模型中,药物分布较快的组织、器官等构成一个隔室,称为,药物分布较慢的组织、器官等构成一个隔室,称为。
5.静脉滴注之初,血药浓度距稳态浓度的差距很大,为迅速接近稳态,可先静注一个计量,这个剂量被称为。
6.多剂量给药时,坪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浓度的比值被称为。
7.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代谢与排泄过程合称为。
8.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生物转化,使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被称为。
9.肺部给药时,药物的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
10.当药物对某一组织有特殊亲和性时,连续应用该药,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1.单室模型:
1.坪幅
2.治疗指数
1.给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105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
1/20
2.一单室模型药物,k=0.01h-1,V=10L ,以2mg/h的速度静脉滴注6h,试求停药后两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