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GLP是以下哪条的缩写
A Great Laboratory Practice
B Good Laboratory Program
C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D Good Monitoring Practice
2、下列哪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
A 1953版
B 1963版
C 1973版
D 1985版
3、下列关于中药制剂卫生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口服药品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B 用于创伤、黏膜和腔道的药品不得检出活螨
C 不含生药原粉的口服固体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过1000个,霉菌数不得过100个
D 均正确
4、以下丸剂的药物释放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
A 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B 蜜丸>水丸>糊丸>蜡丸
C 糊丸>蜡丸>蜜丸>水丸
D 水丸>蜜丸>蜡丸>糊丸
5、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A 干热空气灭菌法
B 热压灭菌法
C 紫外线灭菌法D气体灭菌法
6、药酒的制备方法是
A 冷浸法
B 热浸法
C 渗漉法
D 均是
7、以下哪种注射液不宜采用混悬液的形式
A 皮内
B 肌肉
C 静脉内
D 皮下
8、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注射剂均为澄明液体,必须热压灭菌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D疗效确切可靠,起效迅速
9、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B为pH值5.0-7.0,且不含热原的重蒸馏水
C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D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10、为了增加混悬液的动力稳定性,在中药药剂学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粒径
B 减小分散介质的黏度
C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D 调节介质密度以降低(ρ1-ρ2)
11、软胶囊囊材的主料为
A 明胶
B 甘油
C 防腐剂
D 色素
12、关于药物粉碎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A 湿法粉碎又称为加液研磨
B 朱砂、珍珠等采用“水飞法”粉碎
C 含水、含油虽少,但富含糖分,具有一定黏性的药物不能用低温粉碎
D 粉碎麝香时,常加入少量水,俗称“打潮”
13、下列不属于口服片剂的是
A 包衣片 B复方硼砂漱口片 C 分散片 D山楂泡腾片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微粉流动性可用休止角表示
B 微粉粒子表面愈粗糙,愈不规范,休止角就愈大
C 休止角大时,流动性就好
D 休止角小时,流动性就好
15、穿心莲内酯片[处方]: 穿心莲内酯50.0g;微晶纤维素12.5g;淀粉3.0g;微粉硅胶2.0g;滑石粉1.5g;硬脂酸镁1.0g 在该处方中起到润滑剂作用的是
A微晶纤维素B淀粉C微粉硅胶和滑石粉 D 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
16、四逆汤中附子在制备时,附子依如下处理
A 先煎
B 后下
C 合煎
D 另煎
17、以下除外均可作为软膏基质
A 蜂蜡
B 硅酮
C 虫胶
D 羊毛脂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可以制成倍散
B若毒性药物剂量在0.01g~0.1g者,可配制成10倍散
C若毒性药物剂量在0.01g以下者,可配制成100或1000倍散
D 10倍散的配制方法是取药物1 份加入辅料10份混匀
19、泛制丸工艺应为
A 起模→成型→盖面→选丸→干燥→包衣
B 起模→成型→选丸→盖面→包衣→干燥
C 起模→成型→盖面→干燥→包衣→选丸
D 起模→成型→选丸→盖面→干燥→包衣
20、下列那项不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不稳定
A乳剂的分层B水性液体的变色
C浸出制剂贮存后产生沉淀 D 混悬剂沉降
21、下列有关热原主要性质的叙述中,哪条是错误的
A 致热能力极强
B 比较耐热
C 能溶于水
D 具挥发性
22、除以下哪项外均是中药注射剂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的原因
A 鞣质未除尽
B PH值不当
C 渗透压不当
D 加入苯甲醇
23、蜜丸的改革剂型应是
A 水丸
B 浓缩丸
C 糊丸
D 滴丸
24、药物经过干燥,不能除去的水份是
A 结合水
B 平衡水
C 结晶水 D自由水份
25、喷雾干燥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雾滴喷出速度快,表面无结膜现象 B雾滴直径小
C 湿水气及时排出
D 雾滴在干燥器内悬浮
26、下列不是制备煎膏时炼蜜的目的是
A 使产生适量转化糖
B 防止“返砂”
C 使产生焦糖
D 除去杂质和水分
27、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A 1g
B 8g
C 10g
D 2~5g
28、羚羊钩藤汤中钩藤在制备时,钩藤依如下处理
A 先煎
B 后下
C 合煎
D 另煎
29、下列属于薄膜包衣的外观缺陷的是
A 碎片粘连
B 起皱C起泡 D 挂旗
30、压制不变的片剂表面会出现凹痕,这种现象属于
A 顶裂
B 松片
C 撞痕
D 粘冲
31、中药浸膏片发生变色花斑不是由于的原因。
A 颗粒方面
B 细粉方面
C 润滑剂方面
D 机油滴落
32、下列属于口腔用片剂的是
A 包衣片
B 分散片
C 口含片
D 泡腾片
33、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
A加热B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搅拌D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
34、淀粉在片剂中所起的作用是
A 吸收剂
B 崩解剂
C 稀释剂
D 均是
35、将青霉素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
A免除微生物污染B防止水解C防止氧化分解D携带方便
36、微丸的制备方法是
A 滚动成丸法
B 离心-流化造丸法
C 喷雾干燥成丸法
D 均是
37、增溶胶团是表面活性剂起的作用
A 形成胶团
B 分子极性基团
C 多分子膜
D 氢键
38、不具有靶向性的制剂是
A 静脉乳剂
B 毫微粒注射液
C 栓塞微球
D 口服芳香水剂
39、乳剂絮凝后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称为
A 分层
B 絮凝
C 破裂
D 酸败
40、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必须符合
A 无菌
B 无热原
C pH值要求与血液相等或相近
D 均是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在溶剂选择中,一般遵循溶质和溶剂的极性的原则。
2、眼用散剂的粉末细度应达到____目。
3、散剂的制备一般应通过粉碎、、、、质量检查、包装等工序。
4、药物吸收以后随即在体内发生的过程总称为;而代谢和排泄过程又称为。
5、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等。
6、常用的防腐剂有、、、等。
7、含毒剧药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应采用。
8、制颗粒软材的软硬度以“手捏成团,”为宜。
9、生物药剂学中,是指药物自血液向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10、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气体很多,但只有最常用。
三、是非题(每题0.5分,共5分)
1、注射用水一般是指用蒸馏法制备的蒸馏水。
()
2、单冲压片机的压力调节器的主要用途是调节上冲下降的距离,上冲下降多, 上、下冲间的距离近,则压力大。
( )
3、一般说来片剂、液体药剂、散剂口服后吸收速度依次增加。
()
4、温度升高时,药物的溶解速度增加,溶解度不变。
()
5、一般来说,脂溶性的药物选用亲水性基质比选择脂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药物吸收好。
()
6、酒剂与酊剂只是含醇量不同。
()
7、硬脂酸镁是首选润滑剂,不受任何因素限制。
()
8、干燥必须加热至室温以上。
()
9、易水解的药物均可用缓冲溶液调节最适PH使之稳定。
()
10、所有的片剂均无PH值要求。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倍散:
2、生物利用度:
3、表观分布容积:
4、休止角:
5、崩解时限:
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2、简述栓剂的作用特点。
3、简述片剂制颗粒的目的。
4、简述打底套色的操作方法。
5、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六、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论述裂片的种类及其发生的原因。
2、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关注的重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硬脂酸甘油酯(HLB=3.8)2份与油酸三乙醇胺(HLB=12.0)4份混合后,HLB值为多少?
2、配制50ml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问需加多少氯化钠,使成为等渗溶液?
(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冰点降低为-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