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对今》精品教案

《古对今》精品教案

《古对今》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的气候和景物特点。

语言生动简洁,长短句交替,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课文配有插图,采用了写意画的形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注意力时间有限。

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图片、视频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自然事物,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对韵歌。

3.借助图片认识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

想象对韵歌描绘的画面,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图片认识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

想象对韵歌描绘的画面,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上学期学习过一首对韵歌,谁能够背一背?(指生背诵。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对韵歌——《古对今》。

指导书写生字“古”(出示田字格):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第一笔横要写长。

生练写,写完评议。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发音。

3.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三、读文识字,认识自然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指生朗读。

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1)【课件出示圆形和方形图片】,教师相机出示生字“圆”及拼音,指生朗读,交流识字方法。

口+员=圆组词:圆环圆球(生结合图片理解字义)
(2)【课件出示严寒、酷暑的图片】学生看图猜词,说说词义。

yán hán kùshǔ
严寒酷暑
“寒”就是“冷”,那么“严寒”呢?指名回答。

(严寒指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指(很热很热。


(3)【课件出示春天、秋天的相关图片】引导生说说自己在春天和秋天的不同感觉。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凉”(带田字格)。

①指生朗读说出生字的结构。

(为左右结构)
②同桌之间学习生字。

③生反馈,师指导。

“凉”注意偏旁是“冫”而不是“氵”。

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指生朗读。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1)【课件出示清晨与傍晚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的景色,体会“晨、暮、朝霞、夕阳”等词语,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晨、朝”及拼音,指导读准卷舌音。

(2)【课件出示雪和霜的图片】,感受二者的不同,齐读“雪对霜”。

(3)【课件出示和风细雨的图片】和“微风、大风、狂风”,指生找出“和风”与哪个词相近。

(微风)
(4)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朝、霞、夕”。

生交流记忆方法,师重点讲解“朝”字。

课件出示古文字,解说: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5)组词巩固识记。

朝:朝阳朝霞夕:夕阳除夕
霞:晚霞云霞晨:早晨晨风
(6)指导写字。

①课件出示“夕、细”。

②教师指导:“夕”为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生字占格。

③引导学生记忆“夕”可从“多”入手:“多”字减半,变为“夕”。

④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其他的对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摘苹果游戏(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2.指生朗读课文。

二、读文识字,认识自然
1.指生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2.课件出示第三小节。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1)【课件出示桃、李、柳、杨树的图片】并出示“杨”字及拼音,引生组词或说说班里姓杨的同学的名字来帮助记忆生字。

(2)【课件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指生说出这是什么季节,你还能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这个季节?
3.指导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带田字格):
李语香
(1)观察生字有什么特点。

(“香”为上下结构,“语”为左右结构)
(2)教师指导:在书写时,注意“香”的“横”要长一点,“上大下小”。

(3)同桌之间学习生字。

(4)生反馈,师指导。

三、朗读课文,感受韵律
1.播放动画课文《古对今》,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四季轮回的神奇。

(1)课件出示下列生字,指生朗读并回答有什么共同之处。

方凉霜阳杨香
(2)教师总结,(韵母相同)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同桌合作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5.指名读。

6.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诵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交流对子。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一读自己收集的对子。

(2)每组推荐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对子。

2.补充对子。

课件出示:
()对今
()对方
()对霜
桃对()
莺歌对()
()对细雨
()对花香
3.对对子。

教师说,学生补充。

(可不注重押韵只需对仗工整,物体为同一类即可。

)如:长对(),远对(),山高对(),清凉对()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完成同步试题二。

【板书设计】
古对今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