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视病人的配镜原则课件

斜视病人的配镜原则课件

– 天津:散瞳后检影度数-1.0D——全矫
– 我院和北京:散瞳后检影度数——全矫
– 散光全矫
– 近视:MPMVA
.
7
调节性内斜视配镜原则二
• 调整:
– 全矫,不超过一年
• 原因:
– 抑制调节发育 – 戴镜视力达不到最佳矫正视力,从而影响弱视
治疗或者导致弱视发生 – 兼顾病人的适应、眼位和视力以及斜视复发问
含义:充分睫状肌麻痹或完全矫正远 视性屈光不正后,内斜视减少甚至变 为正位或轻度内隐斜视者。
占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l/3。
.
4
病例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 病史:男,12岁,3-4岁发现有时内斜,视 近加重,视远减轻。7岁开始戴镜治疗,视 力提高,斜视得到矫正
• 检查:
– 视力:右 0.6 +4.50DS=1.0 左 0.7 +3.75DS=1.2
斜视病人的配镜原则
.
1
内容提要
• 配镜原则
– 调节性内斜视 – 非调节性内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 – 麻痹性斜视 – 斜视矫正术后
.
2
阿托品用法
• 推荐:1%阿托品眼膏 tid * 3d或 bid * 7d
.
3
调节性内斜视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包括: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 节性内斜视
.
10
间歇性外斜视
【主要特征】
• 幼年发病,女多于男。 • 显性外斜视出现率及斜视角均不稳定 • 新发生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能有复视 • 遇强光时喜闭一只眼,并出现显性斜视,其
机理不明。
.
11
间歇性外斜视的配镜原则
• 中、低近视:全矫 • 高度远视: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 • 中、低度远视:如果矫正视力相差不大,
可以不戴镜 • 时间:戴镜观察眼位半年,无好转考虑手

.
12
麻痹性斜视
• 无症状或能用代偿头位获得双眼单视,先 考虑保守治疗
.
13
麻痹性斜视的配镜原则
• 三棱镜的应用:<15棱镜度,可以配用三棱 镜矫正,以消除复视
• >15棱镜度,斜视度数稳定半年以上,手术 • 磨砂眼镜的应用:复视难以忍受时,原则
– 眼位:左眼是经常注视眼,右眼内斜,充分睫 状肌麻痹后右眼仍有+10度
.
5
病例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 检查:
– 全矫戴镜11个月后双眼正位,但是,摘镜后视 近仍呈右眼内斜视
– EOM:SAFE – 1-2岁照片示双眼大致正位
.
6
调节性内斜视配镜原则一
• 初戴配镜原则:
– 中山:采用逐渐递增法,先由+5D-+6D给起, 以后每半年增加眼镜度数,至眼位正位或内斜 度数稳定,再坚持配戴一年,以后逐渐减低度 数至最佳矫正视力
镜尖超右
– 15度以上:手术
• 没有代偿头位:无需三棱镜
.
16
参考用书
• 《现代斜视治疗学》(麦光焕 主编) • 《临床斜视诊断》(胡聪 主编)
.
17
题• 同上,戴镜半年至一年,斜视度数恒定不 变,考虑手术
.
9
间歇性外斜视
(intermittent exotropia)
有人称为潜伏性外斜视、外隐斜-斜视 〈exophoria-tropia〉,但是该病与外隐斜和外斜 视有着根本差异,平时无斜视,精神不集中或遮 盖后出现显性外斜,因为正位和外斜视间歇出现, 所以应称为间歇性外斜视。
上遮盖健眼,原因最大限度防止拮抗肌形 成挛缩;如果另一眼视力特别差,难以生 活,则遮盖该眼。
.
14
斜视矫正术后配镜原则
• 眼位正: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 • 残留内斜视:过矫佩戴半年 • 残留外斜视:复视难以忍受者给以压贴三
棱镜
.
15
眼球震颤
• 有代偿头位:
– 15度以内:
• 可以用5-6棱镜度底向外(辐辏减轻眼震) • 尖超视线方向;比如说,面向左,视线向右,三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