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人行道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人行道结构层为:12 cm级配碎石+15cm C20混凝土垫层+3cm水泥砂浆+8cm厚人行道砖。

二、人行道施工方法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施工(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放样人行道路基开工前,先根据路线中桩,定出人行道具体位置。

(2)填料的选择土方填料要事先及时做好土样液、塑限、颗粒大小分析,干密度、含水量的检测,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不得超过±2%)的情况下分层填筑与压实,否则要凉晒或洒水。

(3)填筑方法人行道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

采用自行式压路机压实填土路堤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段采集的技术数据来确定,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挖土、装土、运土、卸土,然后平地机初平,自行式压路机静压,平地机再次整平,接着进行振动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并注意用压路机微振收光清除轮迹(即称一推二平三碾压)。

压实后,人行道路基面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不平整现象,如不合格,必须重新处理。

为保证人行道路基“五度”(即压实度、宽度、纵横坡度、平整度、厚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必须注意做到:1)从人行道路基填筑最底一层开始,路堤放坡,要进行超填,两侧超填宽度为50cm,压路机碾压到边,以保证人行道路基边缘能达到压实标准。

2)每层填筑前要采用灰点控制法以控制卸料密度和平整度。

(6)人行道路基整修土质人行道路基的整修,用人工配合机械整修,边坡的整修,要按照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做到人行道路基边缘平顺,边坡坡度比例正确。

2、 12cm级配碎石垫层施工a、材料准备:选择适宜的料场,根据级配配合比进行拌合混合料;根据路段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密度计算干混合料重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的堆放距离和数量。

b、主要施工机械: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装载机。

c、准备下承层: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d、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该层边线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有明显标记。

e、整平: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f、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12-15T三轮静态压路机联合完成。

整平完成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边沿起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自内侧向外层碾压),有超高段落由内侧起向外侧碾压,碾压采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三轮压路机低速1/2错轮碾压2-3遍,清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

路肩要同路面一起碾压。

3、 158cm厚C20砼基层施工(1)准备下承层对垫层进行检查,符合标准后,进行支模。

(2)施工放样在垫层上恢复中线,并在对应的外侧设指导桩,在两侧指导桩上用红漆标出砼基层边缘设计标高。

(3)砼料拌制砂石的级配要符合要求,拌和均匀,铺设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碎石集料颗粒均匀,质地坚硬,无杂物,其颗粒基配应符合要求,外观无针状颗粒和风化颗粒,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不得进场使用。

材料推放地应平整、坚实,不同的粒径的碎石和砂等应分开推放,在正式拌和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配掺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集料配合比等。

(4)运输摊铺采用自卸车运输,将混合料卸成两行,摊铺前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用人工将砼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对于集料“窝”、“带”现象,要及时处理。

(5)振实进行素砼垫层前先定好控制标高点,边浇边用平板振动器振实,表面用木槎板槎平打毛,表面平整度要求在±8㎜以内。

(6)养生砼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应少于7天.4、人行道砖铺设⑴施工准备工作:首先对基层进行质量检查:基层的几何尺寸、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测量放出路面中线、边线及接缝线,并在路旁设置临时水准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复核路面标高。

⑵铺设:测量放线后,可按水平桩及中级(或边线)纵横挂线,然后每隔3-5米先铺一块作控制点,以后挂线在小间铺砌。

铺砌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或橡胶锤轻敲压平。

铺后若发现联锁砖松动或高低不平时,严禁向方砖底塞垫碎砖石。

将先取丐联锁砖,将垫层砂或砂浆重新夯实整平,然后再铺回方砖。

⑶填缝:砖砌好后,应用细砂扫填缝多次,直至砖缝饱满。

并清扫多余细沙。

⑷养护:铺砌后宜养护三天方许通行。

联锁砖铺砌后不许车辆驶上。

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本质量保证措施,适用于对所有属于本标段范围内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若我方中标本合同段工程,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合同规范和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等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编制工程施工程序及作业指导书,制定详细的保证质量措施和实施计划。

“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是我方多年来的立足之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我方一切活动的宗旨,“信守合同、倡导科学、崇尚效率、追求完善”是我方的承诺。

若我方中标承建本工程,将继续发扬“重质量、守信用”的传统,统筹安排,周密组织,配备先进的器材设备,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1、内部质量监理是我单位上级质管部门直接指派的人员,有权独立于项目之外直接管理本项目的质量,不受项目约束。

对本项目实行内部质量监理监察制。

2、质检人员配备质安部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员,对各项目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返工、停工等处理意见并强令执行。

各施工作业队设置专职和兼职质检员,归属质安部领导。

负责本施工队施工质量的检验,做好每天的施工质量记录。

3、质量保证具体措施(1)、管理措施①、管理原则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落实的责任人。

通过选择、培训、交流实践获得每个人所在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项目经理用行动承诺把质量置于优先考虑地位,并且要求质量目标被每个人所接受。

通过引导,确立质量目标,实施奖惩制度等手段,使每个人对质量问题有持久的积极性。

项目经理对质量有关的工作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及时作出响应。

通过正式的委派,明确的分工,使每个人对各自的责任清楚地了解。

②、人力物力资源分配每个岗位配备足够的有经验的职工,并辅以必要的顾问和指导,把有能力的人员及时提拔到关键岗位上去。

安排必要的培训,提供足够的经费。

为所有工作人员在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时,配备必要的设备、装置和各种技术手段。

③、监督检查措施建立项目部内部评审制度,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相关人员每月进行自检,检查结果将在项目经理办公会上公布。

B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是施工的最基本前提,也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因此施工企业确保工程质量不仅是对业主的负责,也是对企业本身的自律。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方将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建立开工前的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项目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加强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本投标人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投入本标段的人员,针对性地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并认真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开展群众性QC活动,提高质量意识,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的观点。

建立质量计划制度。

每一单项工程开工前,各施工队均要按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明确技术难度,材料计划、检验、标识,工程试验,质检重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坚持技术复核、隐藏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及质量评定表格,由双方签字,并由监理工程师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

对采购进场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由质检部组织进行验收。

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及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

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

原材料采购需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按施工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

工程材料(包括施工用料)和设施的采购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2)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规范、标准;(3)工程招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4)运输和交货条件;(5)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5、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搞好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进行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管理计划,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复核,做好材料试(检)验工作,做好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搞好交工和质量评定工作,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防止质量事故发。

施工中全面控制工序质量坚持十四有: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主材变换有设计变更;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四、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安全生产目标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是:“四无、二控、三消灭”。

健全施工安全制度为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施工安全计划,拟订以下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施工合同项目部所有职员均须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职、权、利三者结合;项目部与施工队必须签订安全施工合同书,不签订该项合同不得参与工程施工,用安全施工合同来规范安全工作。

(2)安全训练制度所有参加工程的施工人员均应在施工前进行安全训练培训,合格者方能上岗作业,安全训练组须将所有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培训活动及时记录,定期上报每月各类培训班和培训人员数量,以供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机构查验。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分部工程在开工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员工介绍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执行组、安全督察员和安全代表应对各项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管理,包括对开工前的安全措施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落实进行检查,对生活区的安全用电、用火进行检查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