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精讲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精讲新人教版必修

教育实习教案
师:好,现在看课本P65“活动”。

在活动题第一题中提到了坎儿井工程,林则徐就曾经到新疆修缮过坎儿井。

那坎儿井工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
师:坎儿井工程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人们在2000多年的汉代创造了的神话,举世文明,那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有它神奇之处。

那我们先来看下坎儿井的结构,看看它有哪些特殊之处。

(讲解坎儿井的结构示意图:坎儿井由竖井(直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坎儿井的水来源于哪里?(冰雪融水)当地的人们就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系列深浅不等的直井,然后把雪水引入暗渠。

那同学们有没发现暗渠有什么蹊跷之处呢?与我们这里的水沟有什么不同之处?(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埋藏在地下)为什么要埋藏在地下呢?(防止蒸发)。

也就是说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的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投影坎儿井的图片
师:回到第一题的问题,如何解决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呢?
<四>课堂活动(P70活动)
活动1:分组讨论(分八个小组),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用水状况,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讨论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与以色列利用水资源作比较
师:(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应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借鉴以色列的做法,推广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等)答案不限,言
之有理即可。

(2)我国缺水问题,谈谈看法: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确定综合思维、立体思维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缺水的对策。

小结:同学们,我们人类无时无刻离不开水,他是我们地球上无法替代的资源。

福州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水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可是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把有限的水白白的浪费。

试想一下,把每天你所浪费的水放到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却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我们每天节约的水实际上时挽救我们将来的生命,我们后代人的生命。

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主动向父母朋友宣传节水意识。

(视频)最后请我们都记住这个标志,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