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89)--生产函数与成本

第三章(89)--生产函数与成本

第三章 生产函数与成本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等产量线; 3.边际技术替代率; 4.产出弹性; 5.生产力弹性; 6.替代弹性; 7.规模报酬; 8.生产函数;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T ,错误的画F)1.在只有一种可变投入的条件下,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也下降。

(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反映了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关系,适用于一切生产过程。

( )3.根据对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生产过程的三阶段划分,厂商可以确定一个生产体系中投入 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 )4.当边际产量递增时,总产量将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 )5.等产量线的斜率是负斜率,并且都凸向原点。

(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存在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在发挥作用。

( )7.用来进行经济决策分析的成本通常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 费用。

( )8.经济学中所说的“短期”具体包括两个条件:一是厂商的要素规模不变;二是行业内 厂商的数量不变。

( )9.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具有对偶关系,AP 增加与AC 和A VC 下降相对应。

( )10.MC 、A VC 、VC 曲线都呈U 形,当MC 曲线下降时,A VC 和VC 曲线也下降;当 MC 曲线开始上升时,A VC 和VC 曲线也上升。

( )11.利用生产扩展线可以推导出厂商的LTC 曲线。

( )12.产出既定成本最小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 )13.当企业生产扩大、总成本增加时,正常要素增加,而劣质要素则减少。

( )14.LAC 曲线分别与各个SAC 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 )15.在LAC 曲线与SAC 曲线切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上,LMC 曲线和SMC 曲线相交。

( )16.规模经济、规模报酬、边际报酬都是长期概念。

( )17.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18.脊线界定了厂商有效生产与无效生产的范围。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9.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10.成本; 11.机会成本; 12.隐含成本; 13.增量成本; 14.经济利润; 15.学习曲线; 16.生产经济区; 17.规模经济;18.范围经济;19.成本弹性;20.脊线;21.扩展线;22.短期;23.等成本线;24.生产者均衡。

1.在单一可变要素的生产中,持续增加可变投入要素,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 )。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无法确定2.假定劳动要素可变,其他要素不变,当MP L与AP L相等时,AP L取( )。

A.最小值B.平均值 C. 最大值D.无法确定3.如果仅劳动是变动投入,则可把生产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不属于第二阶段生产特征的是( )。

A.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B.边际产量递减C.总产量递减D.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人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人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数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5.在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生产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产量线上任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这一点切线的斜率B.总产量在达到最大值之前,总是以递增的速度增加C.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D.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并未达到最大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 )。

A.边际报酬递减B.管理混乱C.规模报酬递减D.生产规模过大7.设K为纵轴,L为横轴,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交点沿顺时针移动,则表明( )。

A.要素K的价格上升B.要素L的价格上升C.要素K的价格下降D.要素L的价格下降。

8.当总产量刚开始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有( )。

A.平均成本递增B.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C.平均产量递减D.边际产量递增9.关于等产量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越大B.任何两条等产量线都不能相交C.在有效生产范围内,等产量线都凹向原点D.等产量线的斜率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10.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都有可能11.当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 3 L0.8 K0.7 时,其规模报酬( )。

A.递增B.递减C.不变D.无法确定12.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4单位资本,则MRTS LK,为( )。

A.– 1/4 B.– 4 C.– 1 D.– 1/313.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30%的劳动投入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

A.增加30%B.减少30%C.增加大于30%D.增加小于30%14.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VC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

A.AC最小B.MC最小C.A VC最小D.TC最小15.在短期成本函数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C曲线先上升后下降B.当MC = A VC时,A VC取最小值C.AC始终大于MC D.MC曲线分别与AC曲线和VC曲线相交16.在LAC曲线上升时,它与SAC曲线的切点位于( )。

A.S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B.SAC曲线最低点的右侧C.SAC曲线的最低点D.都有可能17.LM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必定是LAC曲线与SAC曲线( ) A.切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B.切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C.切点D.都有可能18.在长期分析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平均成本B.总成本C.可变成本D.边际成本1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为较为平滑的U形曲线,是由于( )。

A.边际报酬的影响B.规模经济的影响C.规模报酬的影响D.范围经济的影响20.对于图4-1中的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Q单位产量的总成本最小B.投入每元L的MP超过了投入每元K的MPC.投人每元K的MP超过了投入每元L的MP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1.当STC曲线开始以递减的速率上升时,( )。

A.MC曲线处于递增状态B.AP曲线处于递增状态C.MC = AC D.A VC处于递增状态22.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TC是100美元,第11单位的MC是21美元,那么( )。

A.第11单位产品的VC是21美元B.第12单位的MC大于21美元C.第11单位产品的AC是10美元C.第12单位的AC为12美元23.以下关于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均衡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B.某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另一要素的边际产量时的要素组合C.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时的要素组合D.两种要素MRTS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24.当厂商以既定成本预算生产最大产量时( )。

A.能够取得超额利润B.一定取得最大利润C.无法确定是否取得最大利润D.只能获取正常利润25.关于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厂商的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是紧密相关的B.当规模报酬递增时,厂商可能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C.当LMC < LAC时,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D.规模报酬侧重实物形态,而规模经济则侧重价值形态26.当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厂商的生产( )。

A.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B.处于规模经济阶段C.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D.都有可能27.企业遵循MR = MC 这一原则,是为了实现( )。

A.产量最大化B.收益最大化C.利润最大化D.成本最小化28.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50元。

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29.下列关于LAC曲线与SAC曲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LAC曲线是无数个SAC最低点连线的轨迹B.在规模经济阶段时,LAC曲线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C.当LAC曲线相切于SAC最低点的右侧时,LAC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当MC曲线上升时,SAC曲线也上升,且以相同的速度上升(二)多项选择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A.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B.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C.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一定点D.除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外,其他要素固定不变2.关于TP、AP、MP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

A.当TP增大时,AP也增大B.MP递增时,AP < MPC.AP达到最大时,TP最大D.AP曲线在与MP曲线相交时达到最大3.某厂商利用一定设备生产产品X,唯一可变要素是劳动( L ),短期生产函数是Q x = – 0.1 L3 + 6 L2 + 12 L,据此可以分析( )。

A.当AP L最大时,需雇用30人B.当MP L最大时,需雇用20人C.当AP L最大时,需雇用20人D.当MP L最大时,需雇用30人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TP增加时,AP不一定增加B.AP最大时,TP达到最大C.MP递减时,MP < AP D.MP = 0时,TP取最大值5.关于等产量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产量线均凸向原点B.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C.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值D.距原点愈远等产量线代表产量水平愈高6.经济分析中的厂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为是厂商的( )。

A.机会成本B.会计成本+ 正常利润C.私人成本D.显明成本+ 隐含成本7.平均成本可以表述为( )。

A.总成本与总产量之比B.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C. 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8.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具有对偶性,这种对偶关系表现为( )。

A.AP先增加到最大值,而后递减,对应的AC先下降到最小值,而后递增B.MP先上升后下降,对应的MC先下降后上升C.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再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而TC先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再以递增的速率增加D.当AP最大时,AC最小9.关于长期成本函数可以表述为( )。

A.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曲线B.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一定不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C.LAC曲线在与LMC曲线相交时,达到最低点D.LAC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10.规模经济收益的来源是( )。

A.生产分工的专用性B.生产的不可分性C.基础设施的共享性D.规模扩大后的维度效应11.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 )。

A.A VC B.AFC C.AC D.MC12.范围经济的来源包括(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