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白山导游词[合集]

长白山导游词[合集]

长白山导游词[合集]长白山导游词1各位游客,我在上山之前已向大家介绍过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视天穹;像长天的镜子,巡查环宇。

它气势磅礴,它气象万千。

那末它的最大特点是甚么呢?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奇异。

它的奇异不但是只有出水没有入水,却滔滔不绝地成为滋润东北京大学地的3大江流的源头;它的奇异也不但是云遮雾障,变幻无穷。

它的奇异更在于令众人大惑不解的、让众人百年解不开的天池怪兽之迷。

大家知道,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气温⑺.3℃,年积雪日达258天,积雪最深达3米,1年结冰期长达8个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

天池处于高山之巅,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环境极为卑劣,除地下水和雨水以外,再无入水,湖内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极少,几近没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

但是,1百多年来不断传出有人目击大型动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难有确实的物证足以证明大型动物的确切存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天池怪兽”的动物,这个被人们沸沸扬扬传了160多年,又于最近几年频频出现的家伙,它究竟是甚么?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便成了难解的世界之迷、历史悬案。

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迷,与尼斯湖怪兽之迷、百慕大3角神秘沉船坠机之迷、不明飞行物即UFO之迷1样,成为世界几大难解的迷团之1。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被发现和被记录,是早在1百多年之前的事了。

早在清代的光绪年间,当时的长白山探险家、中国长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1人,奉天选用知县、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他对长白山进行了全面踏查以后,于清代光绪3104年,即公元1908年撰写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就清楚地记录了当时人们对天池怪兽的描写:“自天池中有1怪物浮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清代宣统2年,即公元1910年,长白山南坡的长白府设治委员张凤台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对天池怪兽的出没,也做了详细记载。

他写道:“610年前……”请大家注意,他写的是当时的610年前,就是1910年的610年前,离现在足足1百610多年了。

“610年前有猎者4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

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1声,回顾不见”。

同在这篇文章里,他又写道:“据带路人徐永顺云,光绪2109年5有,其弟复顺随王让、俞福等6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1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皆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

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灭火。

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6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

半钟余,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

上个世纪的610年代到810年代,对怪兽的发现和记载愈来愈多。

据《长白山志》记载: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的周凤瀛用6倍望远镜发现“天池东北角距岸边2、3百米远的水面上,浮出两个动物的头,前后相距2、3百米,相互追逐游动,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

动物的头有狗头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纹。

1个多小时后,此物潜入水中”。

又记载:1976年9月26日,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苗圃主任老朴和1工人,还有解放军战士共210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见1个高约两米,像水牛1样大小的怪兽,伏在天池岸边休息。

大家惊讶地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处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几个人在长白山天池中发现了喇叭状的阔大划水线,他在回想文章中说:“其尖端有时浮出盆大的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浮出拖长的梭形体,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两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气象局的两位同事从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边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兽,而且是看到了5只。

他们说:5只头部和前胸昂起,头大如牛,形体如狗,嘴状如鸭,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长毛,腹部雪白的动物。

他们边喊边开枪,都未击中,动物迅速潜入水中,不见踪迹。

1988年8月的1天上午,正在巡查的抚松县边防部队的战士,惊奇地发现天池水面上有1条很宽的划水线,似有动物在来回游动,整整延续了1个多小时……随着国内外人士对天池怪兽的关注,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上个世纪8、91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不但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兽的影象。

1981年9月21日,《新视察》杂志社记者李晓斌,用1千毫米的长焦距镜头拍到了怪兽,1只乌鸦和怪兽1同被摄取镜头。

照片的上部是1只飞翔的乌鸦,下面则是1个像反扣着的大锅样的怪兽。

后来,910年代,又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摄影师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1段录相,曾在媒体上争相报导,轰动1时。

时至本日,媒体上不断有报导说有人甚么时候又发现了长白山天池怪兽,引发很多爱好者的’关注。

天池怪兽经1百多年的众口相传,它的形象已经是多种多样的了。

有的形容它为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的蛟龙,有的比喻为头大如牛、体形如狗、嘴状如鸭的怪物。

关于天池怪兽是甚么,像甚么,深存争议。

有的认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还怀疑是长白山的奇特动物堪大犴。

因而,怪兽似龙、似牛、似熊、像恐龙、像人鱼;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长白山导游词2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1道参观旅游长白山,我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到达北坡山门后)朋友们,您现在已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现在简单地向大家介绍1下长白山保护区的情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存地,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天大陆东部最高山脉,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3江起源地。

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内,是中,韩两国界山。

东南部与朝鲜毗邻,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全的保护区。

区内不但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2596种,野生动物244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8种。

长白山是1座奇异的山,其中美丽的“天池”使人心驰向往,说到天池,有的游客认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美满的旅程,其实不然,在这里有可朋友们能视察到的还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2是典型完全的森林生态系统。

(火山地貌成因)长白山是1座屡次喷发的中心复合式火山,由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锥体3部份构成。

长白山区的构成,有其悠久的历史。

在距今约2500万年时,长白山在著名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地壳产生1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的缝隙大量的喷吐于地面,构成了玄武岩台地的主要物资。

在距今约300万年时,地球进入新构造阶段,长白山地壳再次产生断裂,抬升,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喷吐,有部份堆积在玄武岩台地之上,构成倾斜玄武岩高原的主要物资。

距今约200万年,长白山才转为以现在的主体为中心的爆发时火山,喷出的溶液和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4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1座雄伟而高大的火山锥体。

历史上最近的1次喷发是1702年4月。

长白山山势挺拔,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从山下到山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显现4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

从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几10千米的行程,但垂直散布的景观带却好像经历了欧亚大陆从文带到极地几千千米的变化,游客可以在几小时以内感觉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风景,犹如游历了半个世界,历经了春夏秋冬4级1样,真可谓“1山分4季,10里不同天。

”随着观光车的行驶,1次经过的是:地下森林,中转服务站,蓝景停车场,瀑布停车场,这4个位置在您手中的观光车票上有景点位置的平面图,您可以在指定地点上下车。

(地下森林)参观地下森林来回需要步行3千米的路程,地下森林是由火山活动造成地层大面积下榻,构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

南北长约2500米——3000米,谷壁落差约75米,谷底森林谷壁挺拔,断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木连成1片,后突然塌陷才构成本日的森林景象。

置身其中恍如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林海与天相接,构成了谷底森林的秀美风景。

同时,也让您体验1下火山喷发时地壳产生变迁,地表塌陷所构成的断裂带的1个自然奇观。

(垂直景观带)过了地下森林便是中转服务站换乘越野车到达主峰参观。

透过车窗,在越野车上您可以仔细的观赏1下长白山的植物垂直景观。

长白上火山锥体从熔岩高原上拔地而起,相对高度达2000米以上。

当山下已经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而长白山顶还是雪窖冰天。

长白山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带,气候相对寒冷,没有夏季,而是年龄相连,人们经常使用“1山有4季,10里不同天”来形容这类气候的变化,正是由于立体气候的差异使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又能有机地组合在1起,构成了有规律的带状散布,显现出4个垂直景观带分别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又称红松阔叶林带,处于海拔500——1100米,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缓,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深厚肥沃,是长白山区植物生长最繁华的1个景观带。

森林茂盛,万木参天,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树木以白桦,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红松等针,阔叶树种为主,还有1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5味子和猕猴桃等。

在天池北侧的个别地段还生长着长白山的1个变种,它只有在这类含有各种营养物资的火山灰中才能生长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而且这1带动物种类较多,茂盛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长白山的300多种脊椎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被蟾蜍等。

针叶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100——1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著降落,空气湿度大,冬季酷寒,夏季凉爽,土壤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土层较薄,喜暖的阔叶树大部份以消失,林木以耐寒的针叶树为主,树高林密,4季常青。

针叶树的尖塔形树冠构成了针叶林带固有外貌景观。

针叶林景观带的植物群落比较单纯,以耐寒的云杉,冷杉为主。

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远不如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的动物多,常见的兽类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鸟类有3趾啄木鸟,黑琴鸡等,爬行类有蝮蛇,松花蛇,两栖类有日本雨蛙和林蛙。

岳华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700——2000米之间,我们又称它为岳华矮曲林景观带,这里山势陡峻,气候低,降水量多,风力强,土层薄,土壤为山地草甸森林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以岳华为主,夹杂零星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和赤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