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
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
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3)音节有声调。
【单选、简答】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
双音节词占优势。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可以加快国家的建设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方言可以在一定地域、一定范围和一定场合中使用,但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普通话的通行区域和使用人口则覆盖各个方言区,使用场合也几乎不受限制。
因此,普通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在国际上,普通话就代表现代汉语。
尽管方言向普通话集中是当前和今后汉语发展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方言很快会消亡。
从普通话对方言的渗透看,新老更替的对象只是某些语言特征而非整个语言系统。
可以这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话和方言会共存的。
从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看,很多场合的双语并用,又有维持方言的语言系统不被逐渐更替的一面。
方言不仅是某个地域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该地域的文化标志,方言中蕴涵的历史、风俗等还需【单选、术语解释】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使用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语调。
定作用。
音长不能区别意义,但能够体现语气和情感的差异。
【单选、术语解释】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花儿”“圈儿”等两个汉字只是一个音节。
sou(搜)这个音节从音【分析,简答】分析音素时需要注意的几种特殊情况。
(1)含有y、w的音节。
分析含有y、w的音节-包含的音素时,要按其实际音节来分析。
如yao(腰),其实际音节应是iao。
(2)含有韵母IU、UI、un的音节。
分析含有这三个韵母的音节的音素时,也要根据其实际音节来分析。
如guI(规)这个音节实际上包含g、u、e、I四个音素。
(3)省略U上两点的音节。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Uq、×相拼的时候,U上两点省略,分析这样的音节含有的音素时也要按其实际音节分析。
a、o、j、u等。
b、m、f、d、z、sh等。
【单选】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共有32个音素。
其中,有10个元音音素,即a、o、e、6、I、u、U、-i【l】、-i【l】和er;有22个辅音音素,即b、p。
m、f、d、t、n、J、g、k、h、j、q、×、zh、ch、sh、r、z、c、s和ng,其中,m、n、l、r、ng5个是浊(2)紧张均衡与否。
(3)气流强弱。
(4)【判断】普通话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为辅音声这些形成阻碍的部位在语音学上就称为“发音部位”,克服阻碍的方式称为“发音方法”。
r舌尖后、浊、擦音。
普通话有I、u、U三个韵头。
韵腹由a、o、e、e、-i【l】、-i【l】、e r充当,没有这些音时,I、u、U也可充当韵腹。
韵尾通常由l、U【u】、n、ng充当。
a、o、e、i、u、U、e【e】、-i【l】、-i【l】、e r。
①按照元音音素的多少,复元音韵母可分成二合元音韵母和三合元音韵母。
二合元音韵母9个,是ai、ei、ao、ou、ia、ie、ua、uo、ue。
三合元音韵母4个,是iao、ai、ei、ao、ou(3)鼻韵尾韵母。
①前鼻音韵母,即带n韵尾的韵母,有8个,即an、en、In、uen、un、ian、uan、uan;②后鼻音韵母,即带ng韵尾的韵母,也是8个,即、ueng、iang、uang。
I、u、㈨的韵母。
(2)齐齿呼韵母,即有韵头的,或者韵腹是I的韵母。
(3)合口呼韵母,即有韵头u的,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
(4)撮口呼韵母,即有韵头u的,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
(l)在没有韵尾的环境中,a表示的音素是央、低、不圆唇元音【A】。
(2)在韵尾【i】和【n】之前,a表示的是前、低、不圆唇元音【a】。
(3)在韵尾U【u】和ng之前,a表示的是后、低、不圆唇元音【a】。
(4)a出现在韵头i【i】、u【y】和韵尾n【n】之间,a表e】。
元音【e】。
(2)在韵头i【i】和U的后面,并且没有韵尾,e表示的是前、半低、不圆唇元音【e】。
(3)在韵尾n和ng之前,e表示的音素是央、中、不圆唇元音【a】。
(4)在单韵母中,e表示的音素是后、半高、不圆唇元z、c、s后面时,i表示的音素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1】。
(2)作为单韵母并且出现在zh、ch、sh、r后面时,i表示的音素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i】。
u】。
(2)在零声母音节中充当韵头时,u表示的是半元音【w】。
(3)充当韵尾时,u表示的是舌位比【u】略低,唇形略【分析、简答】普通话四声的声调情况。
【筒答】普通话音节结构成分。
汉语的音节结构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韵母又可以分为韵头(介音)、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因此,一个音节可以细分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
其中,声母和韵母是音质单位,可以独立存在;声调是非音质单位,是全音节的高低频率,它必须依附在整个音节上,不能独立存在。
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2)-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
(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4)韵母内部元音出现的位置及它们的组合关系有一定的规律。
(5)-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也可以有一个或两个辅音,但没有辅音相连的情况。
【分析、简答】从声母和四呼的关系看声韵的拼合规律。
(l)双唇音b、p、m可以跟开口呼、齐齿呼以及合.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不跟撮口呼韵母相拼。
(2)唇齿音f只能跟开口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
(3)舌尖中音d、t只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相拼,但n、l跟开、齐、合、撮四呼都能相拼。
(4)舌面音J、q、x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5)舌根音g、k、h,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与舌面音j、CI、x正好相反。
(6)零声母能跟四呼中所有的韵母相拼。
【分析】从韵母看声韵拼合规律。
(l)韵母o只与唇音b、p、m、f相拼,不同其他声母相拼;而韵母uo、e则反过来。
(2)一i【1】、-i【l】和i【i】这三个韵母在跟声母的配合上呈互补分布,各有自己的拼合对象。
(3)韵母ueng只能跟零声母音节相拼,即自成音节;ong却不能跟零声母配合,它和其他声母构成音节。
(4)韵母er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即自成音节。
【分析、简答y、w的用法。
(l)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以y开头。
其内部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i后面如果还有别的元音,就把l改为y。
②i后面如果没有别的元音,就在j前面加上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以w开头。
其内部也分成两种情况。
①u后面如果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成w。
②u后面如果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
(3)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管后面有无别的元音,一律要在U前面加y。
加y以后,u上两点省略。
-*tun(屯)。
【分析,简答】u上两点的省略。
U行的韵母跟声母j、q、×相拼的时候,U上两点省略。
但是,U跟n、l相拼的时候,上面两点不能省略。
【单选、分析】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2)在IU、UI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应该标在后面的u或I上。
(3)声调符号如果正好应该标在I上,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掉。
(4)轻声音节不标调。
【分析、简答】音节连写和大写。
(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
句子或者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
(2)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
(3)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语音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所谓的语流音变,又叫共时音变。
普通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一、【分析、简答】“一”的变调规律。
(l)“一”在单用、表序数或词语末尾时读本调,阴平。
(2)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
(3)在非去声音节(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4)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中间读轻声。
【分析、简答】“不”的变调规律。
(1)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读原调,去声。
(2)在非去声音节前仍读本调。
(3)在去声音节前读阳乎。
(4)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单选、简答】轻声的作用。
(1)在普通话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特殊作用。
(2)语气词“啊、吧、呢、嘛”等读轻声。
(3)名词后缀和表示多数的“们”等读轻声。
(4)部分叠音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中的后一音节读轻声。
(5)放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读轻声。
(6)放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读轻声。
(7)量词“个”常读轻声。
(8)-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2)区分词性。
(2)韵尾是I、n的,韵尾脱落后加卷舌动作。
(3)韵母是高元音I、U的,加央元音【a】后儿化。
(4)韵母是舌尖元音【11【1】的,丢掉韵母后,加央元音【。
】后儿化。
(5)韵尾是后鼻音ng的,韵尾脱落后,韵腹鼻化并iao除外)、e、e、I、U时,“啊”读成ya,文字可写作“呀”。
(2)前一音节的韵腹或韵尾是u(包括ao、iao)时,“啊”读wa,可以写作“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