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权分类
一、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定授权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应当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法规制裁。
三、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采取的措施。
其种类有:
(一)代执行,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二)执行罚,在税务、环保、审计等部门适用广泛,最典型如滞纳金。
(三)人身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公民身体(尤其是在预防传染病时)等。
(四)财产强制,对财产的查封、扣压、冻结,划拨银行财产、对腐烂变质食品实行的强制销毁。
(五)在其职权范围内进出生产经营场所的强制检查。
如现场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要求及时处理。
(六)对产品或者商品的强制检验。
如依法对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食品、药品、农药等产品进行检验。
(七)紧急状态时,临时紧急征用交通工具或者其他财产。
(八)紧急状态时,进入或处置土地、建筑物、住宅。
如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的建筑物。
(九)其他,如依法执行强制解散,拒不解散的,强制带离现场等。
四、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政权,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金钱或实物的行为。
其种类主要包括税、费。
如果本部门仅有收费权,也可以直接列为“行政收费”。
五、行政给付: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依法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者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般是金钱或者实物。
其种类有:
(一)抚恤金。
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对牺牲、病故、残疾人员的抚恤金,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
(二)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民政部门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离休金、生活补助费、副食品价格补贴、护理费、丧葬费等。
(三)社会救济、福利金。
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等。
(四)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六、监督检查:是指具有行政监督职能的行政主体,根据法定的监督权限,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法律和行政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七、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其种类有:(一)权属纠纷的裁决。
包括草原、土地、水、滩涂及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争议以及房产方面纠纷的裁决。
(二)侵权纠纷的裁决。
如对商标权、专利权侵犯引起的纠纷裁决。
(三)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
如对食品卫生、药品管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产品监督、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的纠纷,通过裁决确认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
八、行政确认: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其种类及范围有:(一)公安行政确认:主要是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路况及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态的检验和鉴定;对交通事故等级的确认;对当事人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对行政案件的原告中自然人、受治安行政拘留的人员、劳教和收审人员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等。
(二)民政行政确认:主要是对现役军人死亡、伤残性质的确认;对烈士纪念建筑物等级的确认;对结婚、离婚条件的确认。
(三)劳动行政确认:主要是对工人职员伤亡事故原因、责任的确认;对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和责任的确认。
(四)卫生行政确认:主要是对食品卫生的确认;对新药及进口药品的鉴定;对国境卫生的鉴定;对医疗事故等级别的鉴定。
(五)经济行政确认:主要是对产品标准化的认证和计量器具的检定、产品质量认证;对商标和专利权的审定;对著作权属的确认;对动植物检疫的确认;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对解除合同效力的确认。
(六)司法行政确认:主要是对公证方面的确认。
九、行政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集体所有土地进行的征用,具有一定的补偿性。
十、非行政许可的审批。
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所属单位人事、财务、外事等不属于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
十一、内部管理权。
主要包括部门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物资采购分配等管理权。
十二、其他。
上述分类不能概括的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