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作业伟大的改革开放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作业伟大的改革开放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五) 伟大的改革开放
(建议用时:45分钟)
[达标必做]
1.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

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依据所学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D[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排除A;“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是20世纪90年代,排除B;中美建交对经济有关系,但关键在于中国经济政策的转变,排除C。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外商贸活动开始接轨,故选D。

]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

“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B.经营权、承包权
C.自主权、承包权D.所有权、经营权
A[依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组织形式、城乡劳动力结构;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未改变,依然是公有制,故A符合题意。

]
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A;该书主要是以深圳为事例,解决困扰人们在改革进程中的路线问题,排除B;该书内容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事宜,且1992年国家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排除C;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邓小平南巡讲话进行了概述,主要是解决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故D项正确。

]
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B[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D排除。

] 5.美国学者威廉·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

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A.以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
B.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
C.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
A[材料“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反映出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农业和轻工业,故B项错误;C项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其内容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故D项错误。

]
6.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

这是因为二者都( )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3年的改造集中了农民的力量,都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故C项正确。

]
7.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

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C[根据“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反映了权力的下放,目的是为
了增强企业活力,故C正确。

题干与调整工业布局无关,排除A项;B项不是主要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

]
8.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

这反映出中国( )
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A[“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了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

[答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高考制度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完善、健全。

(任答五点)
[自我挑战]
10.某企业家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该企业家可能是在何时看到的《人民日报》( )
A.1976年B.1978年
C.1984年D.1992年
B[本题考查识记与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信息“过去……革命,全是斗争……登载如何养猪”可知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一致,故选B项。

A、C、D三项错误。

]
11.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农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因为国家( )
A.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
12.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如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等都被撤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是( )
A.推进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B.优化市场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加快产业升级,顺应科技革命浪潮
D.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体制转轨
D[精简机构,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故D项正确。

]
13.下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度增长,故C项正确。

]
1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进出口既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支撑。

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

改革开放推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给全球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惠,“中国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中国奇迹”向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

[解析]“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科技推动、经济政策和国际形势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影响;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对外开放的国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