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

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

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

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

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

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

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

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

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

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

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

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

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

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

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

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

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

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

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

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

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

”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

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

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

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

”程序相同。

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

妈妈开口说:“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

”并上前握住冬冬的手。

然后,由爸爸进行。

如果冬冬在这一活动中受挫较多,则每次活动不要超过15分钟,并且在每次活动之后要给予他很喜欢的食物或活动(如上街)作为奖励。

这很重要,否则冬冬不会努力进行该活动,甚至变成抗拒。

一旦冬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能达到90%的正确率,则活动就该停止。

6、听力理解:由于怀疑冬冬对视觉刺激进行了过度选择,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用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

训练者与冬冬面对面坐下,告诉冬冬:“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

”先从最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然后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最后是一个故事。

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7、触觉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帮助冬冬理解“冷热、软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适合家庭做的感统训练1、视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

(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

(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1)听喜欢的歌,声音。

(2)听简单的声音。

(3)听简单的指令。

(4)听、找移动的声源。

(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

(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

(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

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

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

(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1、视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

(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

(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1)听喜欢的歌,声音。

(2)听简单的声音。

(3)听简单的指令。

(4)听、找移动的声源。

(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

(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

(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

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

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

(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口部活动的训练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使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学会发音、说话。

我校由曹静老师为主编,创编了语言训练操,对儿童的口部训练有明显的帮助,并深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二.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运动问题不管是外部感觉还是内部感觉,自闭症儿童都有显著的发展不足及异常。

自闭症儿童突出的感觉问题之一是听觉的敏感性问题。

一定强度的噪声(乐声的频率相对较低)回使自闭症儿童感到部署副;甚至痛苦。

在听到向来、频率高的声音时,他们常出现捂耳朵、闭眼睛的行为。

触觉过敏困难是绝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突出问题。

他们对拥抱、抚摩很排斥。

躲避抚摩和拥抱使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舒适触觉刺激。

“自闭症儿童缺少移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舒适的触觉输入。

”还有的孩子对某种质地的衣服非常排斥,拒绝穿这类衣服。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自闭症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

自闭症儿童的另一个感觉过敏是平衡失调,这类儿童害怕被摇动,害怕荡秋千、玩转椅。

由于平衡能力差,步行姿势不正确,常摔交、磕碰。

自闭症儿童感觉的另一个问题是感觉迟钝。

感觉迟钝的孩子不能及时觉察身体的伤痛,受伤、流了血也感觉不到。

有自伤行为的孩子把手臂咬得青紫也无痛的反应,处在一种身体防御机能失调的状态。

平衡绝迟钝的孩子,在极快的、长时间的旋转后,没有晕眩感。

高度反映迟钝的孩子,喜欢怕高,没有害怕的感觉。

内脏感觉迟钝的孩子,由于身体机能状况的失调,身体的生物节律紊乱,会有过度进食,不知饥饱,进食极无规律的表现。

这种孩子多为肥胖儿。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及肢体的位置,姿势通常是不依赖视觉和听觉的,但本体感觉迟钝的自闭症儿童会特别依赖眼睛,结果反而容易失去平衡。

由于对身体各部位的意识模糊,穿脱衣服及处理身边食物的能力欠佳;写字时,要么握笔时抓的太紧,要么用力太轻或不会用力,有相当多的自闭症儿童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的孩子会表现出无法循着直线走路;上下楼梯时,由于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高低,会表现出深一脚、浅一脚的步态,严重时会惧怕下楼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