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
(2)本工程招标建筑、结构图纸。
(3)我国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4)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5)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我国现行的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的施工要求及标准。
(7)江苏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检查标准要求。
(8)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建筑法律、法规、条文。
(9)工程地理位置、交通和现场踏勘情况。
(10)本公司的技术素质及施工能力。
(11)本公司按照GB/T19002—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编制的贯标程序文件及各项施工、质量、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2编制说明《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198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1983)《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19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199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199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199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 —1988)3工程概况3.1工程信息工程名称:东山工业集中区XXX厂房建设单位:南京江宁东山XX有限公司工程地点:江宁科学园内湖山路东设计单位:江宁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面积:18876m2建筑层数:三层(局部四层)主要结构类型:框架结构3.2设计概况321建筑设计①工程材料及做法内外砖墙:±).000以下用MU10粘土实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其余用MU10KP1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散水:混凝土散水宽600;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60厚C15混凝土;素土夯实向外坡4%;砖砌室外台阶外墙面:外墙用乳胶漆,6厚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光,水刷带出小麻面,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屋面:刚性防水屋面。
外门窗:成品金属防盗门,80系列塑钢窗(5厚白玻)地面:水泥地面:80厚C20混凝土随捣随抹,100厚碎石夯实,素土夯实;楼面做法同地面内墙面:刷白色乳胶漆,5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压实抹光,12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平顶:板底抹水泥沙浆平顶,矿棉板吊顶3.2.2结构设计①耐久等级按二级设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②屋面现浇板混凝土C20,板厚120伽。
3.3施工特点1•本工程设有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抗渗性能,因此将作为特殊部位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2.本工程主体为全现浇砼,混凝土现浇筑量较大。
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屋面刚性层等关键特殊部位混凝土施工,有抗渗抗裂要求的将编写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
3.屋面、卫生间的防渗漏将影响到其使用功能,该处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做好细部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4施工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已由建设单位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均可从施工现场附近引出;其正南面与厂区道路相接,可运入建筑施工材料。
2.根据勘察设计室提供的厂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本工程地基按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设计,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须验槽以调整设计参数。
3.有关气象、气候条件参阅当地有关资料。
4•本工程设计图中套用图集表4工程施工总体布置计划4.1单位工程砖混结构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4.1.1施工部署(1)企业方针、1)质量目质量、安全指标精心组织,严格控制,确保质量。
2安全指标:强化管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确保施工全过程无任何安全事故。
3)环境目标:严格管理,保护环境,确保施工过程水、气、声、渣”排放达标。
4)工期目标:详细计划,合理流水,加快施工节奏,确保按期向建设单位交付满意工程。
4.2施工现场组织机构421项目机构组建项目机构组建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模式组建项目经理部,对生产诸要素进行高效,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配备充足的机具、设备,以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方法实现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成本等各项目标。
423项目经理职责:(1)主持项目内多工种多专业施工,并对工程的进度(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和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对人、财、物统一调度。
(2)参与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体计划及各控制点计划,参与编制各项施工方案及质量、安全的保证措施,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和实施。
(3)根据承包合同,组织编制项目的年、季、月(或周)计划以及劳动力、材料、构件、设备、资金等使用计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参与签订责任制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
(4)组织建立项目班子及各类人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及各项目规章制度,接受有关部门、上级单位、地方主管部门等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定期向企业法人代表报告工作,杜绝以包代管”(5)建立项目核算制度,加强预算、成本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按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使各项开支按计划有效控制。
(6)加强各类经济技术资料的管理,及时办理各种签证。
(7)负责项目资金的回收。
工程竣工后,项目部应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工程决算。
4.2.4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1)负责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和成品保护交底。
(3)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开展群众性的质量活动,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施。
(4)负责一般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处理方案的编制。
(5)负责图纸、文件资料分配、签发和日常处理。
4.2.5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工长项目技术员材料负责人材料员质安负责人核算4.3施工程序4.4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A.收拿到图纸后,仔细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规范。
B.各技术人员抓紧熟悉图纸,检查施工图纸及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如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等。
C.通过图纸自审、互审和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掌握拟建工程的特性及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②各项资料的调查分析:开工前,派有关管理人员对该地区周边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如三大材的价格、材料进场来源、交通资源、建筑协作单位的施工能力等。
③预算员作好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
主要构配件平均供应及加工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
④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往施工经验及合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部门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现场及生产准备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全场性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一些内容:①施工现场临时围墙的施工。
②大型临时设施的建造。
包括材料堆放区、施工通道,主楼通道、周转材料堆放,门卫, 钢筋堆放,钢筋工棚,公共厕所。
③临时施工道路的浇筑,临时用水用电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④复核及保护好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既定的永久性坐标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
⑤有计划组织机构及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场,布置或堆放于指定地点。
4.5施工组织计划根据本工程特点,将本工程划为两个施工段。
通过加强计划、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加快施工进度。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开工前安排布置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施工平面布置:修建临时道路,临时排水沟,敷设临时上水管,临时电源,修建临时办公室、仓库、水泥库、砂石料堆场、工具库、电锯棚、钢筋加工场及围墙等临时设施,施的建设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标准。
5.1主要提升机具位置的确定垂直运输机械是确保施工进度和降本的关键,在A、B区段中间部位设置一台QTZ63塔吊,可同时用于两个区段施工。
另在A段东侧、B段的东、西两侧各设一竖井架。
5.2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原有马路,新修的道路要夯实,上铺5cm石渣,25cm厚C30混凝土,现场雨水顺原有马路排泄,以保证雨期施工正常进。
主要临建布置,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办公区和施工区分开布置。
在建筑物的西北侧设置办公区。
5.3现场机具设备在建筑物的东侧设置三大工具堆放场地;在建筑物南部位设置一座搅拌站,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现场搅拌;在搅拌站的西侧是砂、石料堆放场地;水泥库设在搅拌站北侧。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积极与机械租赁公司、材料供应商、施工班组联系协商,以便及时进场。
5.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开工前安排布置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施工平面布置:修建临时道路,临时排水沟,敷设临时上水管,临时电源,修建临时办公室、仓库、水泥库、砂石料堆场、工具库、电锯棚、钢筋加工场及围墙等临时设施,所有临时设施的建设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标准。
5.5主要提升机具位置的确定垂直运输机械是确保施工进度和降本的关键,在A、B区段中间部位设置一台QTZ63塔吊,可同时用于两个区段施工。
另在A段东侧、B段的东、西两侧各设一竖井架。
5.6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原有马路,新修的道路要夯实,上铺5cm石渣,25cm厚C30混凝土,现场雨水顺原有马路排泄,以保证雨期施工正常进。
主要临建布置,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办公区和施工区分开布置。
在建筑物的西北侧设置办公区。
5.7现场机具设备在建筑物的东侧设置三大工具堆放场地;在建筑物南部位设置一座搅拌站,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现场搅拌;在搅拌站的西侧是砂、石料堆放场地;水泥库在搅拌站北侧。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积极与机械租赁公司、材料供应商、施工班组联系协商,以便及时进场。
6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条件,划分四个施工阶段,基础、主体、屋面及装修阶段。
施工起点流向程序: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潢、先土建后设备安装的原则进行施工。
6.1测量控制6.1.1工程定位用经纬仪进行定位测量,详见测量定位放线图。
6.1.2楼层轴线控制1、设置轴线控制网,在基坑外1m处设置龙门桩,用经纬仪测量定位在龙门桩上,纵横构成控制网。
用经纬仪投测到龙门桩上,以此为依据,弓I测出各基础梁、柱基础位置。
2、当一层施工完毕,将此层各控制轴线点的位置的点位投到上一层,并进行检验及校正, 复检控制网的边长、角度,确认控制轴线准确无误,与底层平面的控制网一致时,即可定位。
6.1.3标高控制每幢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经转测到现场可通视处设置两个半永久性水准点为依据,定出绝对标高,借此标高控制点引测该工程地下、地上楼层标高。
6.1.4沉降观测1、按照设计确定的沉降观测点位置设置观测点,编号画好平面图做好原始记录。
观测点材料、形状按设计制作并预埋(-0.05m处);2、首次观测在±).00层结构、0.60m层结构施工完后进行观测;3、主楼施工阶段,每上一层观测一次。
装饰阶段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4、要求专人、专项观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