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县公租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公租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X X X X X编制单位:X X X X X证书等级:X X X X X证书编号|:X X X X X编制成员:组长:X X X :负责本小组的全局统筹规划以及管理协调工作,根据各组员情况,合理安排了各组员的工作任务。

在工作期间比较好的协调了组员间的工作,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检查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当期的任务。

另外负责总论、选址方案、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财务评价、研究结论与建议等具体工作。

同时与组员李明共同担负着编辑,整理各组员上交的资料。

通过查找各方资料,结合本次作业具体要求,合格、按时完成了任务。

组员:X X X:负责建设规模和项目方案、选址方案、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具体工作,大力协助组长作出了难度较大的财务评价。

根据市场调查,制定了项目方案,并绘制出选址方案图和总规划简图和协助组长负责了大量的编辑、整理工作。

X X X:负责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及风险分析具体工作。

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了大量社区服务中心的相关资料,除了对自己的工作按时完成之外,还积极协助了其他组员,对我们组的编制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X X X:负责市场预测、项目实施进度及选址方案等具体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作出了较为全面中肯的市场预测,为后续编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 X X:负责投资估算、融资方案以及社会评价的具体工作。

对工作认真负责,根据建设规模,制定出了融资方案和投资估算,为后续的财务评价奠定了基础,为本组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本次作业任务中,各组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协作,发挥团队精神,按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1)一、项目基本概况 (1)二、研究内容 (2)三、主要编制依据 (2)四、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五、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意义与必要性 (5)一、项目建设背景 (5)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6)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7)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0)一、项目选址 (10)二、项目建设条件 (10)第四章工程方案 (14)一、设计依据 (14)二、总平面设计 (14)三、建筑设计 (17)四、结构设计 (18)五、给排水、消防设计 (19)六、电气设计 (21)七、电信设计 (23)八、防火设计 (23)第五章环境保护与绿化 (24)一、设计原则 (24)二、设计依据 (24)三、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 (24)四、绿化 (27)第六章节能设计 (28)一、设计概述及要求 (28)二、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28)三、给排水 (28)四、电气节能 (29)第七章建筑消防设计 (31)一、工程概述 (31)二、总图消防 (31)三、建筑消防 (31)四、结构防火 (31)五、消防给水 (31)六、消防电气 (32)第八章防灾减灾 (34)一、总图 (34)二、建筑 (34)三、结构 (34)四、地质灾害防范 (34)五、地震防治 (34)六、电气安全 (34)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 (35)一、工程建设进度 (35)二、招投标方案 (35)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8)一、投资估算范围 (38)二、投资估算依据 (38)三、项目投资估算 (39)四、资金筹措及管理 (39)第十一章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43)一、社会影响分析 (43)二、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43)三、互适性分析 (45)四、社会效益 (45)五、经济效益分析 (46)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47)一、结论 (47)二、建议 (47)附:1、项目位置图 5、建筑效果图2、项目总平面规划图 6、鸟瞰图3、户型图 7、规划总平面图4、规划构思分析图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XXX公租房一期项目建设工程(2011年)(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管理:XXX建设局(四)项目法人:XXX财盛投资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五)建设地址:XXX城东部(六)建设用地性质:协议出让(七)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0亩(40000.2 m2 ),总建筑面积138589.24m2,住宅建筑面积128725.2 m2,1620套,框剪结构、18层、层高3.0米,总高54米;其中商铺建筑面积9864.04㎡,框架结构、底层3.6m,二层3.0m。

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工程(2011年)住宅500套,建筑面积39730 ㎡,包括三个户型:A户型为3室1厅1厨2卫、建筑面积76.3m2(含公摊面积10.4 ㎡);B户型为2室1厅1厨1卫、建筑面积76.7m2(含公摊面积10.5 ㎡);C户型为2室1厅1厨1卫、建筑面积77.2m2(含公摊面积10.6 ㎡);商铺建筑面积6000 m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商铺、管理用房和辅助配套、等建安工程及土石方、场区道路绿化、电力、消防、环保、照明、给排水等其他配套设施。

(七)项目总投资一期项目建设(2011年)总投资估算总额为11846.0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安装费用9000万元,土地费用1500万元,附属设施费用400.5万,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0.34万元,工程相关费用95.2万,基本预备费300万元。

(八)项目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1846.0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资金1000万元,其余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资金筹措10846.04万元。

(九)建设期限:该项目建设工期16个月,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

(十)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XXX规划勘查建筑设计院。

资质证号:「云」城规编第(083040)法人代表:李亚珊二、研究内容可行性研究内容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方面。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三、主要编制依据(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二)《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三)《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四)《XXX“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五)《XXX总体规划》(2008年);(六)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结构、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七)业主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八)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四、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一、二期工程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五、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加快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符合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相关指导精神,也符合XXX住房建设规划,其建设对于XXX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问题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房价过快上涨带给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城东部,建设地址的确定是在相关专家实地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充分考虑了人口布局及数量、地理交通等因素,结合了XXX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并适当考虑了未来发展的需要,较为科学合理。

且项目资金来源有保障,可充分保证本项目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意义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而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是一个非正式、非固定、收人低廉、无城市户口、无城市居民待遇和社会保障的群体,他们的住房需求一直处于被漠视的状态。

城市中高涨的商品房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而国家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优惠政策又只针对城市居民,这些进城务工人员被排除在住房改革制度之外,即没能在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获益,也很难有机会获得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

只能选择住在环境比较差的企业集体宿舍或租住民房。

随着一些员工逐步进入婚恋、安家、生育子女的人生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更是层出不穷。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改善住房条件是当前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

安居才能乐业,居住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等都无从谈起。

住房是城市归属感的主要来源之一,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的留城意愿。

在城市拥有或租用比较固定并可以满足一定生活标准的住房,农民工才有可能摆脱“过客”心态、产生在城市长期生活的预期,进而更努力工作,从长计议生活其他方面如带眷属迁移、子女教育等,并不断学习城市文明和行为方式,最终真正融入城市。

因此,可以说住房问题是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2008年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土资源部五部委印发《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

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由用工单位承租后向农民工提供或由农民工直接承租,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或出租。

201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精神,为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强调各地要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予以重点保障,并将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补助。

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给予税收优惠,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执行。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本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一)公租房建设将满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当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面不到总人口的5%,加上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等,也量小面窄,只能小范围“救急”,尚难大面积“保障”。

特别是“夹心层”,既买不起商品房,也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处在住房体系“空白区”。

幸福生活,住有所居是最重要的一条。

居无定所,生活就不稳定,也就谈不上尊严,谈不上幸福。

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提供优惠租赁价格,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持有产权,面向就业的无住房人员或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房屋建设即公租房建设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