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化学系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活性炭溶剂法再生研究实验
学生杨永博刘艳凯
指导教师王建森教授
年级2009 级
专业化学本科
邯郸学院化学系
邯郸学院化学系
2011年7月
活性炭溶剂法再生研究实验
杨永博刘艳凯2009级化学本科班指导教师:王建森教授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目的:了解活性炭性质及再生方法,掌握活性炭溶剂再生法;探索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增强活性炭的再生利用价值。
原理:溶剂再生法是利用活性炭、溶剂与被吸附质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 , 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的pH值等条件,打破吸附平衡,将吸附质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1]。
溶剂再生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
的吸附。
它的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某些污染物,而水处理过
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范围较窄
[2]。
二.实验试剂及仪器
试剂:工业盐酸、分析纯盐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去离子水、亚甲基蓝、硫酸铜溶液、邻二氮菲、盐酸羟氨等。
仪器:分析天平、马弗炉、721型分光光度仪、MYB型调温电热套、烘箱、称量天平等。
三.实验步骤
1.溶剂法再生主要流程
(1)对废弃活性炭样品进行性质检测,包括测定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等;
(2)摸索活性炭溶剂法再生需要的具体物质比例;
(3)确定具体物质的比例,进行再生实验研究;
(4)对再生后的活性炭样品进行性质检测,包括测定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等;
(5)对再生前后的活性炭样品性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具体步骤
2.1根据国家活性炭标准测定方法[3]对废弃活性炭样品进行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测定。
2.1.1标准曲线的测绘分别吸取铁液 0、1.0、2.0、
3.0、
4.0、
5.0、
6.0、
7.0mL于8只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盐酸羟胺溶液 2.5mL, 1,10-菲啰啉溶液1mL,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10nm,光径1cm比色皿中测定吸光度。
以铁标准溶液的使用量( mL) 为横坐标,以吸光
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1.2铁含量测定称取经粉碎的干燥试样 1.0g (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25mL,缓和煮沸5min,稍冷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热水分次洗涤滤渣,滤液和洗液合并,冷却至室温,稀释至标线。
取滤液10mL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盐酸羟胺溶液 2.5mL,1,10-菲啰啉溶液1mL,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min呈颜色反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10nm 下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2.1.3灰分含量测定将150mL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于(650± 20)C下灼烧至恒重,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称取经粉碎的试样5克(称准至0.1mg),置于150mL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将坩埚送入温度不超过300C 的马弗炉中,打开坩埚盖,逐渐升高温度,在650 ± 20C灰化至恒重。
时间大概为3个小时。
计算灰分值,并得出灰分含量。
2.1.4亚甲基蓝吸附值测定称取经粉碎的试样1.0克(称准至1mg),置
于100mL的磨口塞的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适量亚甲基蓝试验液,待试样完全湿润后,立即振荡20分钟,后用滤纸进行过滤。
将滤液置于光径为1cm的比
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665nm下测定吸光度,与硫酸铜标准滤色液的吸光度进行对照,所耗用的亚甲基蓝试验液的毫升数即为试样的亚甲基蓝吸附值。
2.2再生过程
2.2.1 分别吸取比例为 1:1、1:2、1:4、1:6、1:8、1:9 的酸 45mL 于 6 只100mL 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活性炭样品1.0g,加热反应约4小时,然后对反应液趁热抽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在烘箱中(100摄氏度左右)烘干0.5小时;用国标铁含量
测定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
2.2.2 分别量取比例为1:6的酸30mL、45mL、60mL、75mL于4只100mL
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活性炭样品1.0g,加热反应约4小时,然后对反应液趁热抽
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在烘箱中(100摄氏度左右)烘干0.5小时;用国标铁含量测定
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
2.2.3称取活性炭样品10.0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工业盐酸 5mL,如此3份,分别加入水100mL,加热反应1至1.5个小时;然后对反应液趁热抽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在烘箱中(100摄氏度左右)烘干0.5小时;用国标铁含量测定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
2.3对2.1中再生后的不同组别活性炭样品按国标进行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3]测定。
通过比较,最优结果为2.2.3组,具体数据如下:
四.实验结论
通过不同再生过程的对比得出:2.2.3效果为最好的,即10g活性炭样品、 5mL 工业盐酸、100mL水,此比例实验处理后的活性炭样品各项指标可以提高到行业标准以内,而且再生成本低,复合实际生产需要,可以推广使用。
其他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性炭质量,但考虑实际生产,再生成本太高,而且
最终效果未能达到行业标准,因此不能推广实行。
五.参考文献
[1]岳晓明,张双全.《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2]刘守新,王岩.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郑文超哈尔滨市动物园.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N];
[3] GB/T-12496.1-22-1999全套《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