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说课稿正式版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说课稿正式版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说课稿
长葛三高苏同令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框我的教学理念是,按新课程的要求,通过情境导入——设置问题——探究活动——建构知识——学生践行,以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领、点拨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讨论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注重多元化评价,如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师生之间进行评价等,强调形成性评价,肯定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首先,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参照课本,课程标准,高考考纲,我认为本框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框题承接前面“政府的职能”,后面是“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学好本框题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框题包含的一些政治术语,是以后政治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理解: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对人民负责原则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例,从政府的具体施政行为中,领会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培养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要相信政府,主动向政府求助的意识,增强理解政府行为意识,要密切与政府的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高一新课程标准》,及《思想政治学科指导意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因为只有了解此原则,才能真正领会政府在实际生活中的施政行为。

教学难点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三个表现”,因为此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难以从具体的事例中把握知识,必须提升到理论角度。

还要强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侧重点不同。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选择了
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与生活有关,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情境视频图片,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多媒体创设的视频资料、案例材料展示等设置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问题,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与老师处于积极互动之中。

3)讨论分析法:这既是个体的学习,也是团体的学习,讨论中思维碰撞,磨合,吸纳,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

五、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也就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而在学法上采用:
1)质疑探究法:让学生在了解材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材料中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成就能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2)分析归纳法:通过对材料等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设置
导入新课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你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更多的关注民生)这说明了我们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展示中南海“为人民服务”图片
设计的依据是是通过学生发现并展现生活中常见的普遍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学习,这是政治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时,充分利用书本材料,也是开发、利用课本资源。

在这里回忆“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的关系”,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过渡)教师活动: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从理论上讲,这一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政府活动中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那么具体是怎样落实这个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看视频:《[焦点访谈]勤政书记牛玉儒的激情岁月》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牛玉儒确实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公职人员的楷模。

他赢得的呼和浩特市人民的普遍赞赏,为政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演示《牛玉儒的简介》
从这个简介我们可以看到,牛玉儒从一个基层干部快速的升迁,几年就往上升一级。

请同学们思考:这平步青云式的升迁靠的是什么呢?
学生:“他能够在日常工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教师:“那么他是怎样坚持这个原则的呢,具体是怎样的工作态度,怎样的工作作风,怎样的工作方法?”
请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结合课本概括答案,并用其中的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老师总结:
其一:“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都是运用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其二:“他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着力落实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翻一番计划,努力改善呼市居民的生活问题。


其三:“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他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了结民情,广开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之路。


之后教师简单提一下三者的区别
(说明:通过创设教育情景,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来形成结论,这本质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学习、接受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通过设疑引思、质疑拓思,不但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巩固练习: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长葛市2011年政府重点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加强食品、药品、餐饮等市场监管,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升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整体水平,五保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5%以上;认真落实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重点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等材料二:长葛市政府开辟网络“绿色通道”。

通过设立“互动交流”、“建言献策”、“信访投诉”、“市长信箱”等对外窗口,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做到随时受理、及时协调处理,在沟通与对话中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实现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

请想一想我市是如何体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
(说明: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更有感召力,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播放视频2010年10月《央视曝光郑州城管掌掴76岁菜农》
从这则新闻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品出民工的无奈。

但是,我们不赞成民工这种过激的行为,更不提倡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问: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应怎样做?面对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政府应怎样做?在此,学生的回答只要是合理的,按照开放性原则应给予肯定,最后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求助的途径,向政府求助的意义。

最后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解读一个省长的承诺”,我设置的案例是“河南省政府承诺2009年为人民办十大实事”,提出三个探究性问题:河南省省长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省长的承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是河南省省长,你该这样为人民办实事?(针对设置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合作,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归课本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探究等能力。


七、教学小结: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基础知识,更深刻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同时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能及时体现教材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可以在课堂小结时展示知识体系。

巩固本课环节,我准备一些课内或课外练习,通过作业可以反馈本课学习效果,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分层训练,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新课程的理念,教材的特点,采用情境、案例分析方法,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1)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怎样做?)
2)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正反证明:怎样做?)
3)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样做?)
3、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1)求助的途径:
2)向政府求助的意义
4、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