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复习题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复习题

(以下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根据转动运动中角量与线量的关系,要增加排球运动中扣球的速度,主要应增加运动员上肢的转动半径和角速度。

2物体所受冲量矩大小和物体动量矩的变化量相等3在研究人体运动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需要把人体和器械近似地看成质点或刚体。

4肌肉在收缩用力的过程中,其肌力的大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肌肉松弛5原地纵跳中,下蹲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6人体的质量越大,则惯性越大。

7掷铅球的最佳抛射角一般小于45度,它取值的大小与出手点高度和空气阻力两个因素有关。

8速度、加速度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9根据斜抛运动公式,影响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初速度、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10物体产生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力的作用,但是当物体惊醒转动运动时,除了有力的作用存在以外,还需要有力臂的存在。

11人体运动的"速度-时间"曲线与时间轴所包络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12跳高用的海绵垫主要用途是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少冲力。

13在人体运动的平衡动作中,人体的支撑面大就意味着动作越稳定。

14跳远当人体处于腾空状态时,若忽略空气阻力,其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不变。

15曲线运动属于质点的基本运动。

此时,我们将人体运动看做是质点运动。

16动力曲线与时间轴所包络的面积值表示冲量的大小。

17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而合外力矩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转动运动。

18力的效应有内效应和外效应两种,力作用的内效应表现为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19利用运动技术录像资料可以确定完成动作的时间,主要是与拍摄的频率有关20物体运动是指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21滑雪运动员从斜坡上滑下时,他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地面支撑支作用力和空气阻力、摩擦力。

22骨结构会因为机械应力或外力的影响,而使骨的大小、形状、结构发生变化。

23冲量矩是影响物体转动量变化大小的根本原因。

24研究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效应采用的是冲量。

25在体育运动中,人体重心位置可随身体姿势的变化而变化26人体转动时,其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人体质量分布、转动轴位置。

27省力杠杆在人体关节中分布较少,比较典型的是踝关节在做提踵动作时表现为省力杠杆形式28在体育运动中,为了增大局部肢体的动量矩,通常采用的途径有提高转动速度和伸展肢体长度以增加转动惯量。

29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中,腿、手臂和躯干的运动应遵循相向运动或动量矩守恒原理。

30转动惯量是描述转动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31力矩的大小是指力与力臂的乘积。

32流体的流速和压强具有相关关系,即流动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流动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个规律成为伯努利定律。

33直立人体将上身前屈时,人体重心将向前方移动。

34人体简化模型可以分为质点模型、刚体和多刚体模型。

35通过录像测量和动力学测量可以直接获得关节点的位置、速度或角速度、位置或角位移数据。

36数据采集一般可分为运动学数据采集、动力学数据采集和生物学数据采集三类。

37人体的寰枕关节是属于平衡杠杆38体育运动中动作系统大体可分为周期性动作系统、非周期性动作系统、混合性动作系统和不固定动作系统。

39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人体在腾空运动过程中,其运动规律一定是遵循动量矩守恒定理。

40人体转动时,其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人体质量分布、转动轴位置。

41运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包括: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肌电图测量、多机同步测量。

42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时速度很大,那么加速度不一定增大43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分别是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

44人体在做转动运动中,惯性大小是由转动半径决定的。

45在人体中比较多见的杠杆类型是速度杠杆46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包括器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47骨骼是一个器官,在相对缓慢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对骨骼大小、形状、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外力或者机械应力。

48人体转动时,其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人体质量分布、转动轴位置。

49伯努利定律认为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其压强小。

50投掷标枪在投掷过程中,上肢的运动应遵循的运动技术原理是鞭打动作技术原理。

51人体直立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支撑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52跳远、跳高在腾空过程中应遵循相向运动定理。

53人体的关节运动遵循杠杆原理,杠杆有支点、力点和阻力点,当力点位于中间位置是,这样的杠杆成为速度杠杆。

54如果把人体简化为一个质点,按质点的运动轨迹可以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5运动技术要素中的用力方式要素,主要与动力曲线数据形式有关。

56体育技术中的缓冲动作符合动量矩守恒定律。

57当冲量矩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转动量大小不变。

58在运动技术的七个要素中,动作协调性要素在分析时涉及的运动技术数据种类最多。

59足球中香蕉球的产生是由于受到马格努斯作用的原因。

60在发现运动员的技术缺陷以后,往往是通过设计辅助训练手段来帮助运动员改善技术的。

61下肢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缓冲、蹬伸、鞭打62人体骨骼承受外力的形式有压缩、拉伸、弯曲、扭转和剪切,其中骨骼承受压缩的能力最强。

63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问题,可把运动创伤归结为是因为受力不当引起。

64物体做平动或线运动时惯性大小的量是质量;那么物体在做转动运动时,其惯量大小是由转动惯量决定。

65在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时,需要遵循安全和有效基本原则。

66跳高成绩主要由身体腾起时重心高度、重心腾起高度、重心与横杆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67滑雪运动员从斜坡上滑下时,他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地面支撑作用力和摩擦力。

68与动作姿位、动作变化率、动作幅度等运动技术要素有关的数据可以通过影像测量方式获取。

69人体不发生倾倒的基本条件是重心垂直线落在支撑面内。

70稳定角是指重心作用线与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

71摆臂下蹲跳要比不摆臂跳得高一些,是因为此时产生了惯性力现象。

72当体操运动员做单杠悬垂时,前臂所受载荷形式为拉伸载荷。

73常用冲量作为力的作用效应大小的量。

二、判断题1(×)人体的重心位置是不会随人体姿态的改变而改变的。

2(√)跳远的总体成绩目标是使人体获得最大水平距离。

3(×)运动技术诊断只能是由运动生物力学工作者借助专用仪器进行的一项工作。

4(√)物体的质量越大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

5(√)在支撑面不变的情况下,人体重心位置越低,稳定度越大。

6(√)运动员跑步时,曲腿曲臂摆动是为了减小腿和臂的转动惯量,从而增加摆腿摆臂的速度。

7(√)铁饼飞行中空气升力的作用是延长了铁饼飞行的时间。

8()同一物体不论在什么地方其质量都是一样的。

9(×)在游泳的三种划水路线(直线型、问号型、S型)中,S型划水由于划水路线最长,所以是三种划水路线中最差的。

10(×)团身后空翻由于转动半径比直体后空翻小,所以做起来更加困难。

11(×)在体育运动中,人体重心位置是一个固定的点,可以通过测量而确定。

12(×)当运动员跑步的速度加大时,则他的惯性也随之加大。

13(√)落地缓冲的保护作用是为了减少冲力。

14(×)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应该尽量减小摩擦力。

15(√)最佳运动技术是因人而异的。

16(√)影响跑步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步频和步长。

17(×)运动技术诊断只能是由运动生物力学工作者借助专用仪器进行的一项工作。

18(√)物体作同一运动时、选取不同的参照观察系观察到运动的状态是不同的19(×)完成缓冲动作时股四头肌做向心收缩。

20(√)铁饼飞行中空气升力的作用是延长了铁饼飞行的时间。

21(×)在跑步的支撑阶段,使人体质心在水平方向产生加速度的力是地面的支撑力和重力。

22(√)跳远运动员踏跳动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垂直方向上使运动状态产生变化。

23(×)运动员在跳高腾空后,只要采取正确姿势就可以增大重心高度,以便更好的越过横杆。

24(对)运动员往前跑,脚底磨擦力方向也应是向前的,才能更好的推动人体向前运动。

25(×)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应该尽量减小摩擦力。

26(√)原地纵跳中,下蹲时会出现超重现象。

27(×)当运动员跑进的速度加大时,则他的惯性也随之加大。

28(√)比较肥胖的人显得笨,是因为其质量大,不易改变自身惯性状态。

29(√)落地缓冲的保护作用是为了减小冲量。

30(×)人体在空中可以通过向下摆臂来延长滞空时间。

31(×)人体腾空时,上肢、下肢等各环节的相对运动可以改变人体总重心的抛物线轨迹。

32(×)物体作线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必然是一直线。

33(×)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34(×)跨栏时摆动腿的运动形式属于平面运动。

35(×)一物体具有加速度,而此时其速度为零是不可能的。

36(√)加速度为正,速度数值增大;加速度为负,速度数值便减少。

37(×)抛射体运动到轨迹的最高处时,其加速度为零。

38(×)人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39(×)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时速度很大,此时其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40(√)运动员投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的幅度不变时,用力时间越短,标枪出手的速度越大。

三、选择题1(D)关于人体动量矩守恒的话题,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体在水面上做旋转运动,是动量矩守恒的现象。

B.人体走路时手与脚配合摆动的姿势是属于动量矩守恒的情况。

C.体操运动中的单杠大回环动作是属于动量矩守恒现象之一。

D.在体育运动中,人体只要腾空,肯定就是动量矩守恒。

2(C)对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的论述中,以下哪种是错误的。

A.多个关节进行运动时,总是表现出大关节先产生运动,小关节后产生运动。

B.由于大关节处配备的是大肌肉群,因此能率先克服阻力产生运动。

C.关节活动顺序性是由于人体有意识控制肌肉发力产生的现象。

D.人们认识到关节活动的顺序性原理,可以在体育训练中有意识的利用这个规律。

3(B)以下关于冲量矩和动量矩的谈论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冲量矩是影响物体转动量变化大小的根本原因。

B.动量矩和动量都是表示物体运动量大小的量,在实际使用时二者可以互相转换。

C.当冲量矩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转动量大小不变。

D.物体所受冲量矩的大小和物体动量矩的改变量肯定是相等的。

4(B)动作技术阶段的划分可以根据动作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划分依据,以下哪一种肯定不能做为划分依据。

A.肌肉的工作形式。

B.动作的幅度。

C.动作的作用力性质。

D.动作的方向或动作所要完成的任务。

5(C)关于马格努斯效应,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