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3年南京大学法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完整)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立法体制2、法的实现3、法的历史类型4、特别法5、法的概括性6、法律文化的结构7、法系二、论述题(每题12分,共72分)1、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2、划分法的部门应注意哪几个问题3、简述法的自由价值4、是书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5、原始习惯转变为法有哪几种主要方式或途径6、简要说明法律意识的分类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法律草案2、无效解释3、法的价值4、法的继承5、法律文化6、不成文法7、强行性规范二、论述题(每题12分,共72分)1、简述法的使用的特征2、试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3、什么是法的强制作用,它通常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4、试述关于法的起源的不同学说5、简述大陆法系的形成.法律分类.法源及其特征6、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法的起源2、成文法3、职业法律意识4、法的实现5、部门法体系6、法律责任7、立法原则二、问答题(每题12分,共72分)1、略论法的正义价值观。
2、试述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规则。
3、试说明“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中的“法律”和“事实”的含义。
4、简述法律文化的结构。
5、为什么说法是规定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6、略论法述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法的渊源2、一般法3、法的预测作用4、立法程序5、法的规范性6、法的移植7、授权性规范二、论述题(每题12分,共72分)1、简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2、略论法的秩序价值。
3、简述法的分类。
4、简述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式。
5、谈谈你如何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理解。
6、试述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认定。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法治2、法律文化3、权义复合规则4、现代型法律意识5、法律推理6、法律责任7、授权立法二、论述题(每题12分,共72分)1、试论法的移植。
2、简论判例法对成文法的意义。
3、简述法的规范性特征。
4、试论法的规范性特征。
5、试分析法律解释的特征。
6、试论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法律文化2、法的强制作用3、法律规范4、法的意志5、法律效果6、法律执行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创制过程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问题?2、略论现代法治国的的特征。
3、大陆法系特征概述。
4、简述权利与义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5、试从成文法的特点来理解法律结实的必要性。
6、如何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原始习惯2、法的渊源3、法律义务4、法律案的表决5、法律部门6、法律效益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辨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3、略论法律与自由。
4、试述法律事实与一般事实的区别及其意义。
5、试述法律适用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6、试述影响法律效力发生实效的相关因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派生性法律关系2、外部法律监督3、法律方法4、构成性规则5、权义符合规则6、法的效力来源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是社会性和民主性的同意?2、要建设法治国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法制改革?3、中西法律文化主要存在哪些差异?4、试述司法、司法权、司法制度三者间的关系。
5、试述执法的正当程序原则。
6、试述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价值分析方法2、法律行为3、法律继承4、立法解释5、法的预测作用6、司法体系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权利和义务关系评析。
2、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谈谈你对法律责任本质的理解。
3、结合法律移植否定论和肯定论理论,谈谈为什么法律移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4、试述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
5、试述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6、试述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法的实效2、法律移植3、实证分析方法4、司法体系5、法律职业6、法的预测作用二、问答题(每题20分)1、试论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不足。
2、试论法律在起源上与宗教规范的关系。
3、试论法不搠及既往作为法治原则的意义。
4、试论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及其国情依据。
5、试述法律监督的构成。
6、评述法律全球化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法系2、判例法3、法律位阶4、立法体制5、司法解释6、法律文化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试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2、试述法律行为的结构。
3、试述法的规范性特点及意义。
4、试述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
5、试述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6、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试述其法理意蕴。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共30分)1、法律概念2、法律关系3、法的形成4、执法体系5、法治6、法的历史解释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试述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2、举例分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及其意义。
3、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的原则。
4、结合中国实际,阐述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原则。
5、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意蕴。
“法律所尊重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神圣的。
如果出于权宜之计的考虑,即使是为了公众的便利,突破了法律的防线,我们将不再有任何确定的东西。
仅仅是因为出于改革的时代就以其为理由牺牲法律原则是不值得的。
”——[英]柏克:《自由与传统》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实证分析方法2、法律原则3、权利4、狭义的执法5、法的体系解释6、人权的法律化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试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
2、结合相关实例,试述法律责任的理论根据。
3、试述自然法学家对于“法”的定义。
4、试述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
5、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6、阅读下列名言,解释其中的法理意蕴“无论是谁作出的判决,如果他没有让其中一方当事人陈述自己的意见,哪怕判决事实上是正义的,他的行为也并非正当。
”——【古罗马】塞内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构成性规则2、法律权利3、判例法4、法律文化5、法律论证的外部证成6、立法体制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试述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法。
2、试述法的秩序价值。
3、试评:权利的“法无授权即无权”。
4、试述法律实施监督的功能。
5、如何理解,“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
6、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学蕴含。
“一部分人不可能服从或无法依循的法律是无效,并不算是法律因为人们不可能服从前后矛盾的规则或依其行事”——沃恩法官摘自富勒《法律的道德性》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衡平法2、法律原则3、法律行为4、历史解释5、类比推理6、法的继承性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论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2、试论述法的效力范围。
3、法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
4、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谈谈你对将“见死不救”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看法。
5、论述法律权利的特点。
6、简述“争议不仅应当被实现,而且应当以可看见的方式被实现。
”这句话所蕴含的法理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法的一般作用2、法的溯及力3、法律部门4、立法解释5、执法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法律原则适用的特点和条件。
2、权利义务是法律的核心的原因。
3、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4、举例说明法律价值冲突与解决原则。
5、法律确保自由的原则。
6、分析"在一个法律体系中,法律能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服从是最主要的,而强制性的手段只能是次要或辅助的。
”(亚里士多德)中所蕴含的法理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