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六 ds区金属(铜、银、锌)

实验六 ds区金属(铜、银、锌)

实验六ds区金属(铜、银、锌、镉)
实验摘要:
本实验用铜、锌、镉的硫酸盐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备对应的氢氧化物,再分别和稀盐酸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来探究铜、锌、镉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用硝酸银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备氧化银,再分别和稀硝酸和过量氨水反应来探究氧化银的酸碱性。

用锌、镉的硫酸盐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再分别和稀盐酸和王水反应,以此探究其硫化物的溶解性。

用硫酸铜、硝酸银、硫酸锌溶液分别和氨水反应,直至氨水过量,通过观察沉淀的变化熟悉铜、银、锌的配位能力。

通过氧化亚铜、氯化亚铜、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实验来掌握铜离子和亚铜离子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实验初步得出结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锌显两性,氢氧化铬和氧化银显碱性;硫化物大都难溶于水;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课形成氨的配合物。

关键词:
ds区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硫化物酸碱性溶解性氨合物氧化还原性
实验用品:
试管离心试管烧杯离心机PH试纸玻璃棒
实验内容:
1. 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3.锌、镉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分别往硫酸锌、硫酸铬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将沉淀离心分离,洗涤,分成三份,再分别加入稀盐酸、浓盐酸、王水,水浴加热,观察沉淀的溶解情况。

4. 铜、银、锌的氨配合物
分别往硫酸铜、硝酸银、硫酸锌溶液中加入氨水,观察沉淀的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观
5.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6.氯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7.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结果及讨论:
氢氧化锌、氢氧化铜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配离子,氢氧化铬的碱性比强氧化锌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氢氧化银沉淀极不稳定,易脱水生成碱性氧化银。

ds区金属硫化物都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酸,都能溶于王水。

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都可生成氨配合物。

亚铜离子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易歧化为铜离子和铜。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实验》[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4-166
[2]孙一平,朱锡海《十二烷基硫酸钠气浮氢氧化铬沉淀的机理》[J],《水技术处理》,199301期,38-42
[3]罗耀宗《铜氨络离子废水的处理》[J],《甘肃环境研究与检测》,1997年第10卷第二期,34-35
[4]舒余德《电解法制取氧化亚铜的研究》[J],《沈阳化工》,1994年03期,20-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