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组站自动化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冲击着世界 各个角落,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正在发生着一场以全路运输管 理计算机化为主要特征的深刻变革。
实现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编组站作业自 动化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 它可以加快推峰速度,提高驼峰溜放车辆的安 全连挂率,减少调机下峰整理次数,以显著提 高编组站解体能力。
➢ 加强作业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全面地提 高作业效率,加快货车周转,减少作业和人身 事故,以保证安全。
➢ 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以实现 文明生产。
二、我国编组站现状:
全路现有编组站46个,从实现作业自动化程度来看可 以分为三类: 1、已采用编组站信息处理系统(YIS)以及过程控制 系统(PCS)的编组站; 2、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或控制部分作业的编组站; 3、完全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全部作业的编组站。
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网络上的关键节点,是 制造列车的工厂,铁路列车在编组站的停留时 间占车辆周转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
编组站工作是由不同部门,多项工种联劳 协作来完成的。各级指挥人员既要进行频繁的 计划、组织与协调工作,又要及时、准确地发 布指挥命令;既要进行浩繁的信息处理工作, 又要考虑动态变化的环境影响和各种随机要素 的干扰,因此,系统的复杂性已经超过了人工 能够掌握和控制的限度。
自 动 传 送 列 车 出 发 确 报
货 车 出 发 统 计
自 动 控 制 列 车 出 发 进 路
按 出 发 列 车 抹 消 货 车 信 息
作业控制自动化系统
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
编
编
制
制
车
货
站
车
作
统
业
计
计
报
划
表
图1-1-1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系统
(一)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 整个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列车
三、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到构成达 场
调车场
出发场
输 入 到 达 列 车 确 报 信 息
编 印 到 达 列 车 编 组 顺 序 表
自 动 控 制 列 车 到 达 进 路
自 动 校 核 到 达 列 车 车 号
货 车 到 达 统 计
编 制 解 体 作 业 钩 计 划
自 动 控 制 调 车 作 业 进 路
无 线 遥 控 调 机 推 峰 作 业
到达前由计算机网络将到达列车确报送入信息处 理系统。信息处理计算机将确报翻译。划号打印 成编组顺序表送给调度指挥人员,并预先编制列 车解体作业钩计划;列车到达时,过程控制系统, 根据列车到达计划和控制表,自动排列列车到达 进路;列车到达后,向系统报告到达时刻,然后 核对到达车辆是否与确报一致,并根据核对结果 修改系统存储的确报信息。根据实际的到达列车 信息修改预先编制的解体作业钩计划,并将钩计 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
自 动 控 制 驼 峰 溜 放 进 路
自 动 控 制 车 溜 放 间 隔
自 动 控 制 车 组 连 挂 速 度
按 解 体 计 划 移 动 货 车 信 息
编 制 编 组 作 业 钩 计 划
自 动 控 制 调 车 作 业 进 路
按 编 组 计 划 移 动 货 车 信 息
编 印 出 发 列 出 编 组 顺 序 表
编组站工作自动化
交通运输学院 主讲人:彭其渊 教授
本课程主要内容
❖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概述 ❖ 编组站系统模型 ❖ 编组站信息系统设计 ❖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 ❖ 调车作业信息处理 ❖ 编组站调度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构成 一、编组站自动化系统(YACS)的作用
9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 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现代化管理的 客观需要,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而且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能创造价值的企业 资源,信息已成为影响生产力、竞争力和社会经 济的重要因素。铁路交通运输生产能力,安全和 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 用。铁路运输系统具有广域性、分散性、连续性 和管理的集中性、实时性等特点。只有依靠信息 的正确、完整、及时,才能保证这个铁路运输系 统的协调、高效和安全。
编组站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传统手工阶段 编组站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营管理工作全部或主要用手工
操作来完成。 2、初步现代化阶段
编组站的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营管理工作基本使用计算机 来辅助,初步现代化编组站应具有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 (YIS)和过程控制系 统(PCS)。 3、现代化阶段编组站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营管理工作主要 使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使编组站的行车工作、调车工作、 计划指挥及统计分析等综合地实现自动控制和实时处理, 以代替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繁重体力劳动和繁琐脑力劳动。 现代化编组站应具有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YIS),过程 控制系统(PCS),调度监督系统(CTC),车辆跟踪系统 (RCT),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
过去,由于设备、技术落后,运营管理沿袭传 统的方式,作业效率低,加之“大动脉”长期处于 超负荷状态,站内作业全靠手工来完成,对浩繁的 信息处理,瞬间的动态变化和各种随机因素的调整, 全靠人脑掌握和控制,致使编组站工作人员过分地 消耗脑力和体力,造成编组站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 位。
随着改革开发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运量日 益增大,编组站的作业量也相应地逐年递增,仅从 设备和旧的作业方式上挖潜,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而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设 备、运用新的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方式来提高作业 效率和编组站的综合运输能力,广泛地采用货车管 理信息系统及编组站自动化系统,是彻底摆脱编组 站工作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之一。
过程控制系统安构计划控制驼峰进行解体作业 (包括调车进路和溜放进路的自动控制,无线遥 控推峰,溜放车组的间隔控制及车辆与股道车辆 的连挂控制),并将解体作业结束信息返回给信 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根据控制系统返回的 信息移动存储器中的货车信息实现站内货车追踪 管理;根据调车股道车辆集结情况编制编组作业 钩计划,将该计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 系统按计划排列编组作业进路,完成列车编组工 作并将信息返回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按实际执行的编组作业钩计划移动存储器中的车 辆信息并编制出发列车编组顺序表;过程控制系 统按发车计划排列发车进路,新编列车按运行图 规定时刻出发;向信息处理系统输入列车出发时 刻,自动向前方编组站发出确报信息;将出发列 车信息从实时存储信息中移入批处理存区;系统 将根据积累的资料编制车站货车统计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