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具体配置及参数一、低氧工作站:1.★箱体材料:箱体采用材料须经退火处理的聚丙烯酸(亚克力),厚道≥10mm;2.★可容纳≥900个90mm的平皿,培养区域不小于210升;3.★内置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腔体内达到一级净化标准(ISO 14644-1Class 3);4.★操作界面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可设置五个不同级别的用户密码及工程师代码,触屏上清晰显示警报和状态信息5.转移闸容积不小于12升,采用N2吹洗,可容纳至少40块培养皿,在60秒内顺利完成将样品或设备转出或转进工作站内;6.转移闸供气:氮气吹洗,60秒内完成;7.★具有转移闸智能保护功能:在转移闸内部不完成氮气气体吹洗的情况下,无法打开内部自动门。
在内门打开的时候,外部转移闸的门也无法打开8.氧气控制范围及精度:0.1%-20%, 精度0.1%;9.★氧气探头使用寿命至少2年。
氧气探头经AD转换,将0%及20.9%两点的电化学信号强弱用直观的数字显示,探头性能及寿命情况由数字显示;10.氧气探头校正:直接用压缩空气和纯氮气校正;11.配置红外二氧化碳控制模块,二氧化碳控制范围0.1%--15%,显示精度0.1%,探头控制精度±0.02%+2%读数值;12.温度控制范围:高于环境温度5℃至45℃,腔体内温度均一性±0.6℃,显示精度0.1℃,控制精度0.1℃;13.双灯管带通风降温装置的荧光照明系统,带最长240分钟延时关闭功能;14.★仪器内置降低湿度控制单元,采用Peltier半导体冷凝器降低湿度;15.标配舷舱式袖套,舷舱内由无线脚踏开关控制抽真空及充氮气;16.配置裸手操作装置;17.配置内置双电源插座;18.配置可移动前面板,19.配置数据记录模块,记录氧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可直观在屏幕上查看数据曲线;20.须具备以下可通过后期升级实现功能扩展:1). 主动增湿系统:水滴泵至105度加热板产生湿蒸汽,并自动喷入腔体内,可控制相对湿度最高达到90%,2). 真空吸液口:配合外置真空泵,用于细胞培养过程换培养基时使用,科研人员无需取出细胞培养瓶即可在工作站内更换培养液详细配置:1. 低氧细胞工作站(标配可移动前面板),1台;2. 氮气减压阀,1个3. 氢气减压阀,1个4. 空气减压阀,1个5. 二氧化碳气减压阀,1个6.内置氧气探头,1个7. 内置红外二氧化碳探头,1个8. 蒸发除湿器,1个9. HEPA过滤系统,1套10. 内置双电源插座,1 套11. 自动袖套充气系统,1个12. 袖套,1副13. 手套固定O型圈,2个14. 手腕密封圈,1个15. 气管连接工具,1套16. 滑石粉,1份二、小动物荧光发光三维成像系统:主要供能及应用领域1、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1)具备生物发光及荧光二维成像功能;2)具备可提供深度、浓度信息的生物发光及荧光三维成像功能;3)具备基于切伦科夫辐射原理的放射性同位素成像功能;4)数据可与CT、MRI、PET/SPECT等其他分子影像系统联用。
2、系统可应用领域:神经疾病、癌症、干细胞、感染、炎症、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等多种疾病分子机理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研究,并可提供相应技术方案及配套试剂。
主要技术参数1、成像主机*1.1、采用背照射、背部薄化科学一级CCD。
1.2、CCD采用电制冷方式,工作温度需达到绝对-90℃,温度可视化。
1.3、CCD尺寸不小于2.6×2.6 cm;CCD有效像素数量不少于800万像素;CCD量子效率大于80%;CCD读数噪音不高于3个电子(bin=1,2,4)。
1.4、采用定焦镜头,最大光圈可达f/1,可自动聚焦。
*1.5、成像视野范围可调,能够满足至少5只小鼠同时成像;荧光光源采用长寿命高效激光光源。
*1.6、同时具备荧光反射及透射扫描成像模式,能有效进行浅层及深层荧光信号的成像。
*1.7、发射滤光轮安装不得少于18个高分辨窄带发射光滤片,覆盖波段不低于490-850nm。
*1.8、具备偏振镜激光扫描器,用于动物体表三维拓扑结构的绘制。
1.9、仪器具备定时自检功能,可自动去除仪器本身产生的背景信号,仪器出厂前需经过国际标准的NIST光学校准。
2、图像获取及分析软件2.1、软件包含生物发光及荧光二维及三维图像获取及数据分析模块;具有完成生物发光及荧光二维成像、光谱分离、三维成像的智能向导功能,可简单快速的进行以上操作。
2.2、具备荧光光谱分离算法,可进行背景光去除及多探针成像分析所需的纯光谱信息提取、多光谱分离、信号光谱特征分类、图像叠加等操作。
2.3、定量标准以动物体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弧度发出的光子数作为定量单位,确保在不同成像参数获得的结果一致。
2.4、具备圆形、矩形、轮廓线、不同规格微孔板等多种ROI圈选模式,用于信号的定量分析。
*2.5、具备生物发光及荧光三维结果定量方法,能给出光学信号在体内的深度、发光体积、定位、三维发光强度等三维定量信息,并结合细胞或荧光探针的体外微孔板成像结果,给出体内发光细胞的数量或荧光探针的浓度信息。
2.6、可输出或载入DICOM影像格式,具备完成多模式影像融合的功能,能实现三维光学影像与CT、PET、SPECT及MRI等影像结果的融合叠加。
3、附件组件3.1 配备与Bruker MRI 7T联用所需的小鼠成像转移适配器组件。
3.2配备与Siemens Inveon联用所需的小鼠成像转移适配器组件。
3.3配备大鼠气体麻醉接口。
4、小动物气体麻醉系统4.1、气体麻醉系统的蒸发罐、真空泵、流量控制、尾气吸收等装置均集成化;4.2、具备预麻醉盒,用于小鼠成像麻醉前的预麻醉;麻醉系统同时连接于预麻醉盒及成像主;可同时麻醉5只以上小鼠。
5、技术能力5.1、为保障发表文章的严谨性,需保障我校科研人员在使用该仪器时在生物发光及荧光蛋白活体成像领域不侵犯第三方的技术专利。
5.2、用以此技术发表过高水平的文章,提供在Nature、Sciences、Cell上发表的超过200篇文章供参考(提供文献名单)。
5.3、原厂具有生物发光细胞株及载体40种以上,小动物荧光试剂40种以上(包括酶激活类、靶向类、血管及生理学成像类、荧光染料及纳米颗粒类),且需要提供具体清单。
6、电脑工作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或以上;核心处理器:Quad Core 2.8 GHz或以上;内存:12 GB, 1333MHz DDR3,SDRAM或以上;显卡:2GB NVIDIA Quadro 4000 with 256 CUDA Cores或以上;硬盘:1 TB SATA 7200 RPM或以上;显示器:20”flat panel monitor或以上;标配网卡及CD/DVD 刻录光驱;标配USB 2.0接口。
详细配置:1、小动物荧光发光三维成像主机一套(包含成像主机一台,图像获取软件一个,不少于4个数据分析软件以及数据采集及分析工作站一台)2、小动物气体麻醉装置一台3、与Bruker MRI联用所需小鼠成像转移适配器组件一套4、与Siemens Inveon Mico-CT联用所需小鼠成像转移适配器组件一套大鼠气体麻醉接口一个三、双转盘活细胞共聚焦实时成像分析系统:1、高速共聚焦扫描单元*1.1微透镜双转盘扫描,针孔直径50 μm,固定转盘转速5000rpm,扫描帧速≥1000 fps;1.2提供多路激光接口,内置不少于三组发射光全反射镜二色分光镜切换,提供多模式升级空间,端口切换皆能由软件电动控制;*2、多光谱分析探测系统具备多光谱探测器,利用液晶可调谐滤光系统(可见光范围的明场及荧光检测),步进1nm,采集每个像素点的光谱数据曲线,“纯光谱计算技术”和光谱学、成熟的算法完全扣除背景荧光的干扰,并可对同一样本的9种的荧光标记和10种明场标记进行检测、分离及定量,能够扣除自发荧光,去除信号间断串色干扰,提高信噪比。
3、高灵敏度CCD探测器(EMCCD)3.1探测头类型:真空封装气/水冷式探测头EMCCD;单位像素面积≥16 µm×16µm;有效成像面积≥8 mm×8 mm;最大读出速率≥60fps @ 512×512;*3.2最大电子倍增增益≥1200倍;3.3、光电转换量子效率:> 90%;4、激光耦合单元4.1包含405、488、561、640nm固态激光器,光束出口功率≥50mW;4.2激光控制:每个激光器均由独立的驱动电路或声光控制器(AOTF)单独控制,确保光路输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输出功率0~100%连续可调;4.3提供三路激光输出端口,分别导向至共聚焦扫描单元、FRAP模块和TIRF模块;激光输出在端口间的切换为软件控制;5、同步控制系统5.1主要同步部件:共聚焦扫描单元,CCD,明场光闸,激光切换,高速压电陶瓷Z轴扫描平台,电动X-Y载物台和激光诱导动力学模块;*5.2同步方式:以智能光闸方式实现EMCCD曝光与转盘转速的自动同步化,转盘转速维持5000rpm最高速运转;5.3光闸模式优化:软件提供最大速度、最大样品保护和两相平衡三种光闸管理模式;在样品保护模式下,确保激光照射样本只在CCD采集图像时进行,CCD传输数据时激光闸口关闭,减少光漂白和光毒性的影响;6、全电动倒置荧光显微装置6.1具有DIC、荧光功能,电动滤色块、电动聚光镜、电动物镜转轮;100%目镜/左侧/右侧光路分光,左、右及目镜光路间全电动切换;6.2显微镜透射LED冷光源;荧光滤块:蓝紫,蓝色,绿色;6.4物镜:10×,20×,40×,Plan Apo DIC;60×oil Plan Apo DIC6.5硬件防漂移系统,和共聚焦系统配合使用以有效解决系统长时间工作时载物台的漂移问题;7、显微镜适用电动X-Y载物台7.1步进精度<0.05μm,往复精度<0.1μm;7.2 行程114mm×75mm,最大移动速度60mm/s;具备智能扫描技术(IST)确保定位准确可靠;8、及高速压电陶瓷Z轴马达8.1载物台型高速/高精度压电陶瓷Piezo Z-stage;8.2往复精度误差:<0.5%行程;Z轴任意两点间移动速度<20 ms;负载:≥500g;9、显微镜适用细胞培养装置:恒温培养室:系统工作时提供事宜的细胞培养环境,与NanoZ匹配;10、防震台:自动水平,自动充气,执行元件采用德国FEFTO静音空气压缩机气源,噪声低;11、图像采集工作站11.164位Windows XP/Windows 7操作系统;双CPU:Intel Xeon X5550 –2.66GHz×811.2 显卡:显存≥1GB;硬盘:支持双硬盘同时高速读写,2X500GB (7,200 rpm) SATA II hard drive,SATA RAID 0 (2 hard drives);内存:32 GB,30′′宽屏液晶显示器,分辨率可达2560×1600;12、采集控制软件*12.1 具备3D Stitch拼图功能,可采集长时程多视野3D拼接图像;*12.2 具备高级Rules逻辑程序编辑功能,软件可响应时间、设备参数或键盘快捷键变化等触发条件,自动调整采集方案或执行暂停、恢复及终止采集程序命令;12.3 提供“样品保护”模式和“采集速率”模式,提高采集方案可控性;具备参考通道(Reference Channel)功能,可对荧光通道进行3D层切的同时,仅采集单层明场通道图像;*12.4 图像采集结果以Library数据集的形式存储,可直接在此Library中构建三维图像和进行三维定量分析,以此实现采集和专业分析间的无缝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