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固态发酵技术-2原料预处理

2固态发酵技术-2原料预处理


• 孔隙率ε:颗粒间空隙的体积与物料层体 积之比,即:
V颗粒 V空隙 e= = 1V物料层 V物料层
2.1.3 原料预处理的方式
• 固态发酵的原料大多是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 原料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颗粒状(如谷物类)、 块状、粉状。秸杆或稻草等原料更无法直接被微 生物利用。 • 在蒸煮或发酵前,原料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 原料预处理的主要单元操作: • 筛选除杂、精白、清洗、浸泡、磨粉、制坏、切 块、润湿等。
物料的水分含量
• 水分含量的基准:干基; 湿基。
• 谷物类原料的水分含量在12.5-14.5%之间。 • 而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水分一般在50%左右,故原料 中的水分是不可忽略不计的。配料前掌握物料本 身的含水量对于决定加水量是至关重要的。 • 物料的转化率是以干物质计算的。如果原料水分 过高,则降低生产转化率。
2.1.2 固态物料的物性参数
• • • • 物料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水分含量、 密度和孔隙率、 比热容等。
物料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 由于物料颗粒内氧的限制及营养物质的扩散的限制,微生 物很难利用颗粒内部的营养成分。 • 物料颗粒的大小及形状影响到微生物对其营养成分的利用。 • 从颗粒表面到颗粒中心的距离来看,球形颗粒的距离最长, 故对于微生物来说,可用于生长的表面积最小,可以利用 的营养物质也最少。 • 偏平的或细长的物料颗粒则比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2.2 原料蒸煮、膨化、及焙炒
• 2.2.1 原料的熟化方式 • 原料熟化处理的目的: • (1)使原料在高温下蒸熟或炒熟,使蛋白 质变性,淀粉糊化,纤维素软化并破坏其 晶体结构; • (2)对原料进行杀菌处理 • (灭菌温度高和时间长,往往不彻底)
• 在固态发酵行业原料熟化方式: • 蒸煮法、膨化法、焙炒法。 • 在操作上,分为: • 间歇式一次、间歇式多次和连续式。 • 根据蒸煮锅的压力的大小,分为: • 常压蒸煮、高压蒸煮。
• • • • • • • • 人工输送 货梯提升人工倒入 流槽输送 螺旋机输送 气力输送 周转箱输送 抓斗输送 机械传送带装置输送
m物料层 V物料层
• 物料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物料与水的密 度不同,故容积密度与物料的水分含量有 一定的关系。 • 陈坤杰[1]等得出了大麦颗粒密度随含水率 变化的数学模型为:这表明大麦颗粒密度 和含水率呈线性变化关系。含水率越大, 密度越小。 • ρs= -7.296Md + 1395.1 • Md—大麦湿基含水率,%
• 含纤维素原料的处理法: • 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氨化汽爆法、生 物处理法、蒸汽爆破法。
2.3 固态物料的输送
• 2.3.1 固态物料输送的特点 • 液态发酵液,几乎都可采用管道用泵输送。 固态发酵生产的原料及半成品呈固态,物 料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的物料得采用不 同的输送方式和输送设备。因此,固态物 料的输送比液态物料的输送技术难度更大。
• 颗粒大小的不均匀性对发酵的影响很显著。 • 因为小颗粒的物料可能会“藏”于大颗粒之间的 空隙中。这对于通风及微生物的生长都会产生影 响。 • 在固态发酵过程中,物料颗粒体积会发生变化。 变化过程一般是由小变大,再变小。由小变大, 是因为微生物生长于物料颗粒表面,使其表观体 积变大。随着基质的消耗,物料颗粒越来越小。
• 半纤维素或纤维素为主的原料:如谷糠、各种秸 杆、稻草、芒杆、木屑。可用于饲料、食用菌或 燃料乙醇的生产,也可作为其它发酵物料中的填 充物。 • 食品和发酵工业的副产物:啤酒糟、白酒糟、黄 酒糟、酱油糟、柠檬酸等副产物。通过固态发酵, 提高其营养价值或改善其适口性,主要用作饲料。 • 废弃物:城市餐余废弃物、废旧报纸、造纸厂纤 维废渣、禽畜类排泄物、沼气发酵残渣等,含有 大量的有机物,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也可通 过固态发酵使之无害化或资源化。
第2章 固态发酵原料 预处理技术
固态物料,水分含量低的后果: 流动性差,物质传递及热量传递性能差,
2.1 发酵原料及预处理
• 2.1.1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主要原料 • 食品类的固态发酵产品,大多以谷物,豆 类为原料。 • 谷物类原料:小麦、稻米、小米、玉米、 高粱等及其粉制品; • 蛋白质为主的原料:大豆、豌豆、豆粕、 麩皮、
r 颗粒
(m总 -m容器 )-m水 m颗粒 = = m水 V颗粒 V总 r水
物料的容积密度
• 容积密度是将物料装入已知容积的容器内, 测量装入容器内的物料质量,然后根据容 器的容积和物质质量求出的密度。固态发 酵反应器内的物料层的密度即属于容积密 度的概念。 • 物料层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r 物料层 =
传统甑桶

蒸饭机

蒸馏和蒸煮锅

NK式蒸煮锅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温流化装置示意图

高压蒸汽灭菌锅(柜)
连续蒸煮机

2.2.6 原料的物理及化学处理法
• 纤维素类的物质,如玉米秸秆,其中纤维素和半 纤维素被木质素包裹,而且半纤维素部分和木质 素结合,纤维素本身具有结晶体结构,生物酶处 理十分困难,必须经过预处理,使纤维素、半纤 维素和木质素分离。
密度和孔隙率
• 固态物料,传统意义上的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 内所具有的质量。 • 表示固体密度的指标: • 颗粒密度、容积密度、孔隙率。
• 这些衡量颗粒状固态物料的重要参数对于各种容 器的设备的设计、装料量的确定、通风量或通风 速度等的计算都非常有用。比如,确定反应器容 积时,应以容积密度为依据。
物料的颗粒密度
• 物料的颗粒密度(kg/m3)是根据物料的实 际体积(包括物料内部空洞的体积,但不 包括颗粒间隙的空间体积)和质量求出的 密度。
• 颗粒密度实验测定方法: • 在一个已知容积的量器内,加入物料颗粒,然后加 入水,使水的位置正在与物料颗粒的位置持平。分 别测定总的质量、容器的质量和水的质量,量取总 的体积(即物料颗粒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根 据下式计算物料颗粒密度。
• 待输送物料的种类:从形态上来分有粉状 物料、颗粒状物料、团状和块状物料,还 有半固态物料。 • 根据物料的加工状态,分为生料、润水料、 熟料、高温状态的物料; • 在输送过程中,有的物料无需考虑无菌措 施,有的则必须考虑其在输送过程中不得 染菌或尽可能减少染菌的机会。
2.3.2固态物料的输送相关的设备及 设施
相关主题